如何在小学英语听力中开展互动法教学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2006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英语听力中开展互动法教学,是教学模式的创新,也符合现代教学需要。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正确认识“互动法”教学,抓准其实施步骤,把握其注意事项,以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英语听力 互动法教学 实施步骤
  
  小学英语是学生学习词汇、语法及会话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时期。但是这一阶段,学生处在机械记忆时期,学得快也忘得快,语言交际能力不强。而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在语言交际活动过程中,“听”又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但是一种言语能力,还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听力教学,加强学生对听力理解。而在英语教学中开展“互动法”教学则能实现英语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有效性。
  一、抓准互动法教学实施步骤,提高听力教学有效性
  (一)把握听前(pre-listening)准备,营造良好听力气氛
  在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音语调的基础阶段。为了提高学生的听力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则应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听力氛围,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重视课堂教学的听前准备环节,了解学生已有听力水平,并选取出合适的英语听力素材,围绕教材要求挑选出具有一定交际性且通俗易懂的、具备一定趣味性、知识性的英语听力素材。这样不但能够训练、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而且能够促进知识的丰富积累。其次,教师还应充分运用不同教学媒体组织教学,如投影、图片、实物、视频、录像等,使教学更为直观形象,富有生机与活力,从而全面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意识,加深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同样,教师也应充分熟悉所听素材,准确掌握需解决的问题,对材料中的背景知识或某些生词可选择性的去提示或解释,并对各教学环节应有事先安排。此外,教师还可按听力内容设计热身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如听力材料前,组织学生分组讨论(group work)等活动,让学生可以先熟悉材料,然后进入听前心理准备状态,从而更好地融入听力训练中。
  (二)注重听中(while-listening)开展环节,强化听力训练
  这一环节是英语听力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这一环节时,教师应精心地设计简明又体现听力素材主体内容的问题,让学生于问题驱使下开展听力训练。在听完材料后,由记忆中获取材料大概信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习惯,以免注意力平均分配,而能够捕捉文中关键词,抓住内容主线及分辨关键信息。在学生录音材料听完后,老师可利用事先所设计的问题,提问各层次的同学,以及时获得课堂教学反馈。其次,在此过程中,教师还需培养学生将听说有机结合起来,由说促听,由听带说。例如:教学3A Unit5 Let’s eat时,教师可利用课文进行听力训练。教师创设一个在麦当劳的情景,学生可以点自己所喜爱的食物,用 “I like”“Have some”等所学知识进行情景小对话。这样,让学生不但展开听力训练,还有利于口语表达。
  (三)注重听后(post-listening)验收、提高的教学环节
  听是信息接受、信息理解的一种有效手段。若具备一定知识输入量,那么学生的听力则会有所提高。因而,在小学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需结合学生实际,开展多种学习活动,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使其结合语言输入、语言吸收与输出。
  第一,角色表演。善用听力材料中的情景来创设多种语言交际活动,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英语知识,轻松、愉快地学习听力,提高英语交际、应用能力。例如:教学完6AUnit 2:Where’s the science museum?后,可选取相关听力材料展开听力训练,指导学生以角色表演这一方式来展示听力,验收听力效果,促进听力教学效果的提升。
  第二,分组讨论。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所听材料来讲讲自己的看法,锻炼学生的表达、交流合作能力。如听与“birthday”有关材料时,老师可引导学生以所学词汇谈谈自己对birthday的看法,以促进口语与听力的全面进步。
  二、小学英语听力教学中“互动法”教学注意事项
  (一)指导学生形成良好听力习惯
  目前,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愈来愈早。但是,不少学生因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感觉英语学习太难、太枯燥,导致厌烦、畏惧心理。因此,在小学英语学习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当然,英语听力也是如此。第一、养成听力预测习惯,指依据已知信息去判断未知信息;第二、形成听前问题浏览习惯,依据文化背景、文章环境等预对材料;第三、养成获取重要信息、关键词的习惯。在快速听力中,一些单词发音因失去爆破、连读、弱读等影响而有所变化,这时可依据语言知识选择性地听;第四,边听边记,可用简单中英文符号、单词等快速地记下如时间、数字、主题等重要信息。
  (二)对学生进行语音训练、短时记忆训练
  在小学英语听力教学中,老师还需对学生进行语音训练,尤其是发音中的同化、弱读及重音现象。一般而言,实词重读,虚词弱读。其次,加强学生的短时记忆训练。在听完录音材料后,注意引导学生回忆文章大意,将所听内容进行联系,以熟悉符号快速记录重要信息,以便记忆。如所听材料是简短故事,可按故事发生顺序,把人物与情节进行联系加以记忆。
  总之,通过“互动法”教学模式,有利于在交流中实现“教”和“学”,有助于调动学生的课堂主动性,发挥出老师的主导、指导作用,同时侧重学生的语言交际,将语言输出与输入有机结合,从而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内化,最终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周慧娟.小学英语互动式教学的实施策略.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09(08).
  [2]徐威.互动式英语教学模式在英语听力课中的运用.科技导刊(中旬刊),2010(10).
其他文献
审美活动是一种社会的行为。审美活动中的社会影响不仅体现在欣赏者审美观念形成的历史过程中,而且也体现在每一个具体的审美进程中。社会促进是影响个体审美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而相比于社会促进,从众行为对审美主体的影响要更广泛而普遍、全面而深刻。导致审美从众的既有外部的原因,也有内部的原因。审美从众的社会心理机制是暗示和感染。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男子铁饼运动员专项力量与成绩进行分析。发现掷铁饼是以力量为基础、速度为核心的速度力量性项目,铁饼运动员速度力量的发展水平与投掷成绩密切相关。由于对掷铁饼项目特征认识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力量训练成为铁饼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专项力量 速度力量 身体素质  1.前言  铁饼属于田赛投掷项目之一,专项力量的好坏对投掷成绩有重要影响。
20世纪90年代,中国进入了传媒社会,产生了传媒文化的转型.传媒文化的转型置于整个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之中.如果说20纪90年代前的10年是转型的准备和发展期,90年代尤其是1992年后则进入显著变化期.90年代传媒文化转型表现出多种特征,技术进步、市场的建立、媒介理念的更新及体制调适,是传媒文化转型的重要因素.
地理教学中的“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没有图就没有地理学。图作为地理教学的重要工具,在地理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地理教学中要把“图”与地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就如何进
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人,鲜明的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我们尊重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使其有高尚的道德、丰富的知识、完善的人格,和欣赏美、创造
<正>爱多收,也叫丰产素,是一种由3种以上物质组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为单硝化愈创木酚钠盐。主要成分为邻硝基苯酚钠、对硝基苯酚钠和5-硝基邻甲氧基苯酚钠。商品有1.4%、1.6%
期刊
在千百年来的社会发展中,女性的身份一直是个矛盾的存在。《聊斋志异》中所映照的人文主义精神,深刻揭示了当时女性思想意识的觉醒和作者对女性思想意识转变的看法,这清晰显
与卡夫卡的邂逅是余华创作中最美的一次相逢。一方面,作为川端康成“屠刀”下的拯救者,卡夫卡给予了余华巨大的创作灵感与启迪,余华先锋时期的作品带有明显的卡夫卡式印记。
介绍了四川省茧丝绸行业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当前产学研合作运行的基本现状,包括合作需求、模式、路径、内容及特征等;同时总结了现行几种产学研合作模式的优势与不足,供今后的
东裕108是由沈阳东玉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玉米单交种,201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高产、稳产、适宜密植、品质优良、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吉林、辽宁、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