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课教学浅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dicafra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我看了人教版一册的语文教材,感觉明快活泼、童趣十足。人教版的实验教材,在领会和物化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精神中实现了突破。它是小学语文教材坚守与突围、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冲突的产物,也是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最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的结晶。能否组织好课堂教学是能否上好一堂课的重要保证,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课堂教学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任务能否完成。那么教师在课堂上该怎样组织好学生,使其在教师的带领下有条不紊地学习呢?以下是我对一年级组织课堂教学的想法和做法。
  一、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们刚刚踏入校园进行正规化学习。先把规矩给他们定下来,赏罚要分明,利用好前半节课,后半节课可以做练习或者游戏,不要把教学内容安排过多,以免学生疲惫不堪,不仅没学到你意想中的知识,还使他们在下一节课中降低了学习积极性。老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教材入手,努力寻找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切入点。我们可以做一些小奖品,比如小红旗、小红花等鲜艳可爱的东西。上课前,可以这样说:“同学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喜欢吗?如果今天谁上课坐得最端正,发言最积极,不做小动作,不说悄悄话,老师就奖给他。比比看,今天谁能得到小红花。”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一册教材中最引人关注的是课文的童趣化趋向,注意从儿童生活出发选文,引导儿童认识周围社会和大自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读一读新教材的每一篇课文,感觉是在和一个个聪慧天真的孩子聊天。“小兔小兔轻轻跳,小狗小狗轻轻跑,要是踩疼了小草,我就不跟你们好”。这是孩子的视野,孩子的语言,孩子的想法。“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这是孩子的生活,孩子的游戏,孩子的幽默。“妈妈,这个布熊是我送您的生日礼物。您总是忘了自己的生日,今天我把生日借给您”。这是孩子的聪明,孩子的心愿,孩子的可爱。
  二、课堂形式灵活多变,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课堂形式单一,很容易造成学生身心疲劳,从而转移注意力。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要想方设法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如:课堂上的小游戏、小表演、猜谜语、小活动等这些环节都能很好地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根据每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小活动,课堂教学形式要灵活多变,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能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例如:把Y、W提前到与i、u、ü同时教学,使学生能尽早进行音节yi、wu、yu的拼读,并与极具生活气息的情境画面相配合,实现语音与生活的结合。在教材中,要求学生拼读的音节,大多不是仅仅展现拼读过程,而是以结果形式呈现,以音节的整体性体现强调拼读的意图。
  三、讲课时要使用儿童化语言和及时表扬
  一年级孩子不同于大学生,只要老师讲清要求就行,他们自制力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做事凭兴趣。比如做连线题,如果老师说让我们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学生一听肯定感兴趣。如果哪个学生找错了或还没有找到朋友,老师说:“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帮他?”学生听了觉得很亲切,他们很喜欢这种语气,老师用这种儿化的语气跟学生说话,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总之,一定要蹲下与孩子们说话。在课堂中,教师要及时表扬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学生受到感染。当学生回答正确完整,老师即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可以说“你真棒”,“你真行”,“你真了不起”,“你真聪明”,“你说得真好”,等等。为了带动其他学生,老师可以抓住时机说:“还有谁能像他那样说?”要是答错了,也要给予鼓励,如“你坐下再想想,下次你一定能行”等,也可以用“掌声”或“送小红花”等方法鼓励他们,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希望和鼓励,体会成功的喜悦,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更加坚定学习的自信和勇气。
  四、灵活多样地设计课堂练习
  新教材设计了许多向学生生活扩展和延伸的练习,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与趣味性。如《自己去吧》一课的练习是:“最近你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学会的?”使课文内容和学生生活沟通,使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地参与学习。例如,认字有这样一些练习:“我在看电视的时候认识了很多字,你呢?”“我走在大街上,特别注意街道两边的招牌,这样也能认识很多字呢!”这样的练习设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大量实践,不断扩大识字量,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语文知识能力的培养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培养。新教材在练习设计上体现了这一综合性质。例如《四季》的课后练习是:“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把你喜欢的季节画一画。”《兰兰过桥》一文后思考题:“未来的桥会是什么样呢?我们分头想一想,然后把它画下来吧!”又如《松鼠和松果》问题设计:“以后会是什么样子呢?咱们把它画出来吧!”《王二小》问题设计:“我们一起唱《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这些练习设计都是融音乐、美术于一体,注意了语文知识与美术、音乐的沟通,让语文学习变成了一种综合性学习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
  新教材的课文练习中处处为学生创设展示时空,鼓励学生随时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使学生乐学、会学,不断产生成就感。诸如“我会认”、“我会写”、“我会读”、“读读背背”、“读读说说”、“读读演演”、“读读做做”、“读读比比”、“读读记记”都是从展示角度设计的,都给予了学生展示的暗示。如《识字8》课后“我还知道别的谚语呢!”,就是一种展示活动的提示。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是语文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教师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模式,珍惜课堂的每一分钟,因材施教,充分激发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和思考热情,提高学生踊跃投身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提高教学效率,有效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其他文献
中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有一定的特殊性,中职学校班主任应立足中职学校和中职生的实际,从多方面着手,做好班主任工作。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nd secondar
在对西部地区工业城市自贡市的中小企业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小企业招人难与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提出强化实践教学,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改革方案,总结了校
俗语云:“做人看品格,作文看风格。”文字秘书人员都渴望写出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富有新意和创见的文稿,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文字秘书。而要达到这一境界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一种突出的、极为神秘的探求心理驱使我去阅读.一部名为小说却看似一点也不像小说的作品,一个个看似小说情节却似乎并非小说情节的片段,用一种近似于“拼凑”却又完整的方式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机遇与挑战并存,互联网上消极内容和信息对正在成长期的大学生的思想和
案例:今年6月某日11时许,市委常委办接到一起紧急任务,市委主要领导下午14:30将到我市某高校党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上做形势讲座。接到任务后,我立即前往该高校,准备检查一
摘 要: 对于学生个性的塑造、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而言,探究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探究能力 培养策略  对于当代人才来说,知识数量上的积累已经不再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培养主动更新知识储备的探究学习精神。根据现代教学论的观点,培养学生智能最好的方法就是组织合理、科学的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在探究过程中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穿插艺术实践性很强,需要不断地做积极有益的探索,不断地进行创新.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中,研究性学习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然而,作为一种新的尝试,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存在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