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g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阶段,物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因为其内容多与日常生活相关,家里的暖气里之所以是水,而不是其他什么液体,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最大,以及暖气对房间供暖的循环原理等,都是从物理中学习得知的。对于物理来说,兴趣教学法比任何其他科目都要重要,如果运用得当,对物理的教学效果提升来说就会是事半功倍的。
  
  兴趣教学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中学阶段的教学,倡导寓教于乐,也就是要把学习寄寓在娱乐之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知识。单调的学习让人感觉无趣,枯燥乏味,如果将学习以一种娱乐的方式来呈示,情况就会不一样了。
  该怎么培养起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呢?那就是应该理论结合实际,让学生的思维从课本中跳出来,到生活中去发现与物理有关的问题,然后回归到课本中去学习来解除疑惑,这样学生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就会慢慢地培养起来。生活中的事要比课本上的理论定律有趣得多,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因此渐渐培养起来,有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继续探讨兴趣教学法。
  兴趣教学法是让学生们带着兴趣去学习,让课本中枯燥的理论变得鲜活有吸引力。在物理课堂上,老师在每节课开课前可以抛出一个与本节课学习内容有关的生活话题。物理课要讲电路,每个家庭都用电,那么电是怎么在一个大楼里,在千家万户之间穿行的呢?教师以这样一个问题“开场”,学生即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电,天天都在用;陌生的是电到底是怎么走的,是怎么从发电厂到每户人家的,而每家又是如何控制电的使用的呢?问题抛出,学生们就会在正式开讲前在心里有了自己的见解,而对于不明白的问题在心里也画下了问号。在听课的过程中,学生们会逐个去验证自己的见解,解除自己心里的疑问,听课质量也会得到保证。
  换个角度去看待物理课,它并不是单纯的在黑板上写出一串一串的概念、定律,也不是画一黑板的电路图,而是在解惑。用这样的视角看待物理课,课堂的氛围就会不一样。开课就是满眼的概念,大片大片的电路图,看上去就会让人乏味,听课热度就会大打折扣,而事先就把学生的口味调起来,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肯定会不一样。
  
  兴趣教学与对学生心理的把握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对事物的认识和心态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思想活跃,认为自己长大了,有些叛逆。处在这一阶段的人需要正确的引导。由于学生处于这样的心理状态,兴趣教学法在物理这门科目上的实用性就会凸现出来。
  例一:学生好动,就多做实验
  做实验是件有趣的事,自己动手得到正确的结果,也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如电路的实验,自己建立一个电路,使用开关、电阻等,亲自感受一下,心里就会有一种满足感,学习的兴趣就会被点燃。
  例二:化平凡为神秘
  年轻人爱美,喜欢照镜子,但镜子的成像原理是什么,镜子有什么奥秘,如果没人问的话,那么学生可能不会去在意镜子这个非常平凡的东西。但是一旦把它当个问题提出来,学生们心里也会想:天天照的东西,怎么能不知道它是个什么样的东西呢?那么,喜欢新鲜事物的学生们就会想着去解除心里的疑惑。
  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要抓住学生的心理,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教起课来也有了方向了,贴近学生的思想,学生带着兴趣等待老师的传教,老师知道学生的兴趣,就知道了教学的方法,双方就会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隔阂,自然心思在学习上用的就多了。
  兴趣教学法就是让学生们能更好地学习,接受所学的知识,而且兴趣教学法也非常人性化。物理作为一个贴近生活的科目,兴趣教学法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换个角度看事情,事情可能就会不一样,物理的学习就是这样一件事,要是单纯把它当成一门要考试的科目,那它毫无乐趣可言,更不要提学生会对它产生兴趣了,但是换个角度来看物理,看它和生活之间的关联,你就会发现,我们每天都是在物理的氛围中生活,那么物理学习可就是其乐无穷了。素质教育是让学生们学以致用,真正的学以致用,就是学到真正的本事,生存的本事。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运用兴趣教学法,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最好办法。
其他文献
农村教育在义务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农村小学教育又是整个教育的关键和难点。要搞好农村小学教育必须注重班级管理。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而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班级与任课教师、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以及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班主任的职责不是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改变学生,而是去唤醒学生们沉睡的良知和潜在的能力。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班主任,笔者认为应做到“四多
摘要  利用平板对峙试验从170株Bt菌株中筛选获得12株对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有抑菌活性的菌株,对其中4株活性较强的菌株进行抗病相关基因分析,发现菌株中都含有几丁质酶基因,测定4AP1菌株发酵液的几丁质酶活力为672.4 U/mL。通过对4AP1菌株pH和温度敏感性的研究发现,4AP1菌株最高可耐受55℃高温及pH 12缓冲液的处理,抑菌活性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且
高考移民现象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关乎公民宪法权利的法律问题,虽然有悖于法律,但体现公民追求幸福的权利,也折射出公民宪法权利与政府政策之间的冲突。思考高考移民背后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