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患者综合干预疗效的研究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ua0358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观察综合干预对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效果,探讨促进糖尿病足愈合的护理措施。方法将82例糖尿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糖尿病足患者的愈合有效率达90.4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糖尿病足患者的愈合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综合干预能有效提高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的有效率。
  【关键词】糖尿病足;溃疡;局部湿敷;健康教育:护理
  糖尿病足或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患者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是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最重要原因。2008年1月~2010年12月对我院收治糖尿病足患者通过胰岛素配合象皮生肌膏综合治疗及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外科共收治符合标准患者82例。其中男46例,女36例,平均年龄(62.5±10.2)岁,糖尿病史5~23年,空腹血糖9.4~25.0mmol/L。糖尿病足分级:0~IV共5级:其中0级8例,I级15例,II级22例,III级26例,IV级11例。溃疡面积最小3cm×2cm,最大17cm×10cm,足背动脉搏动消失53例,良好29例。其中湿性坏疽38例,混合性坏疽23例,干性坏疽21例。痊愈时间最长136d,最短20d,平均44d。1型糖尿病27例,2型糖尿病55例。将82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实验组4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学历、病情及病程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将82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实验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2.1 全身治疗○1控制血糖○2抗感染治疗,○3应用抗凝药物和扩张血管药物。
  1.2.2 局部治疗 采用常规临床伤口换药,用碘伏擦洗消毒伤口,采用分次蚕食法祛除坏死组织、痂皮及不正常的肉芽组织,再用碘伏消毒创面,然后用人胰岛素10U、利凡诺和654-210毫克混合液侵湿无菌纱布,湿敷于创面,外面用无菌纱布包扎,根据创面情况1~2次/d。待创面长出红润的肉芽组织或无炎性渗出后,创面处理改为胰岛素、利凡诺和654-2分次喷洒于创面,外面用象皮生肌膏均匀覆盖创面再加凡士林纱布条覆盖外用无菌纱布包扎,1次/2d。对照组创面采用常规临床伤口换药。
  1.3 效果评价 显效:溃疡面明显缩小或溃疡面愈合;有效:创面渗出较前减少,有少许肉芽组织生长,溃疡面积较前较小;无效:创面无明显变化。
  1.4统计方法 疗效比较采用R×C列联表X2检验。
  1.5护理方法
  1.5.1心理护理 糖尿病足的患者由于病程时间长,不易愈合,严重者有截肢的可能,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5.2饮食护理 饮食教育是糖尿病治疗的基本措施。根据病情,合理控制饮食。
  1.5.3局部皮肤的护理 保持足部卫生,定时做足部检查。动态观察足部皮肤颜色、温度、湿度的变化,检查有无水肿、皮损,以及足背动脉搏动、足部皮肤感觉等情况。蚕蚀清创、换药动作应轻柔,保证引流通畅。嘱患者穿软底鞋。
  1.5.4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及掌握相关的自我保健知识对疾病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答卷等形式开展健康教育。
  2 结果:两组糖尿病足患者的疗效比较结果的印象。
  经四格表卡方检验两组糖尿病足患者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23.21.P〈0.01)实验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即综合治疗糖尿病足较常规临床换药有效。
  3 讨论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踝关节以下部位的溃疡、坏疽或感染,一旦发生坏疽,导致血糖更难控制,造成恶性循环。本治疗组对局部创面处理采用胰岛素联合利凡诺、654-2及象皮生肌膏主为主的治疗方案,取得良好的效果。根据创面的类型采用不同的换药方法在具体的治疗中是非常重要的。对小的溃疡可以彻底清创,大范围的坏死组织则要采用分次蚕食的方式进行清创。碘伏具有抗菌、人胰岛素溶液具有消肿抗炎、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创面愈合的功能。利凡诺具有较强的抗菌能力,654-2具有明显的抗胆碱作用,它能解除血管痉挛,象皮生肌膏有抑菌的作用。开展糖尿病足部護理的健康教育,可使足部溃疡以及49%~85%的截肢都可以避免。实践证明,综合疗法会缩短治疗时间。当然疾病的转归和病人的基本血液循环,营养状态,有无胰岛素抵抗也有很大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主编.内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06.
  [2] 郭娟,徐辉霞.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的分析.临床荟萃,1998,13(7):313~314.
  [3] 朱虹,沈飞霞糖尿病手坏疽一例报告[J].中国糖尿病志,2001,9(5):318.
  [4] 许曼音,陆广华,糖尿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513~519.
  [5] 王四清,宋秀玲,孙衍龙.胰岛素外敷治疗糖尿病患者软组织感染的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1996,12(3):113.
  [6] 陈秀军.糖尿病足的护理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0,17(6):16-17.
其他文献
近两年我们使用单丝聚丙烯补片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胰岛素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得到肯定,而胰岛素受体(I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在结构上具有高度同源性,它们在白血病细胞中表达增高.研究证实,胰岛素能促进
期刊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3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均为已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或CT血管成影(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确诊为动脉瘤后,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治疗动脉瘤。结果 术后严重血管痉挛致死亡患者1例,无重残,
目的 探讨近红外自发荧光(NIA)联合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检查在视网膜后极部脉络膜裂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9年2月至2014年4月在河南省立眼科医院确诊为视网膜后极部脉络膜裂伤11例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NIA和OCT检查,并统计FFA和NIA测量脉络膜裂伤程度结果.结果 8例视网膜后极部脉络膜裂伤未合并视网膜下出血患者FFA与NIA均能从平面显示脉络膜裂伤长度,两组数据
期刊
小肠不全梗阻主要是由于小肠的良恶性肿瘤、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炎性狭窄、粘连扭曲、压迫所致。由于小肠解剖学上的特点 ,疾病的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 ,目前尚无简便、有效的定
在过去的四五十年中,和其它心脏无创诊断技术相比较,心电图发展缓慢,在美国电脑报告技术的应用也许是最明显的进步,电脑自动报告却不是最佳的,需要在富有经验、经过良好心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