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堂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来源 :学术理论与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bcni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十几年来的体育工作实践中,我深深的体会到,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更是德育培养的过程,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小学生喜欢体育课,这就为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天然的条件。那么就如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法,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在课堂常规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时,体育教师要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情况和不同要求,采用说服法、榜样法、评比法、奖惩法等不同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2)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时,应充分反映体育教学的特点,防止把体育课堂教学,变成单纯的思想品德教育课。因此教师必须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体育教材的特点,进行德育教育。
  (3)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一切活动均应通过教师作用于学生这一主体。如何把教育、体育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关键在于教师。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体育教师最基本的师德规范。
  二、在体育游戏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在娱乐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大家都知道小学生喜欢体育,更喜欢体育游戏,体育游戏有着很好的教育内容。在竞争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小学生喜欢游戏,更多的喜欢竞争类的游戏,在比赛中我们要教育学生团结一致,要有胜不骄,败不馁的思想品质。如结合教材,学生在做《迎面接力》的游戏时,有些学生跑得快,有些学生跑得慢,或者棒没有交好掉在地上,结果输掉了,这时埋怨声便来了:“你怎么跑得那么慢,都是你跑得那么慢才输了,都是你没把棒交好掉在地上,让我们输了”在这埋怨声中,那些跑得慢的学生,或者棒没交好的学生便委屈的哭了,这时教师要对那些提出批评的学生给予指正,对跑得慢,棒没交好的学生给予鼓励和信心。让学生知道,通过努力,别人能做的自己也一定行。通过这类游戏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
  2、对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学生喜欢体育,在体育游戏中难免会发生动作之类的错误,这时教师应抓住机会,及时指导和纠正。在游戏中会出现个别学生动作问题,这时老师应该详细讲解,多做示范;而不能因此而停止练习,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知道学生在学习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做游戏也一样,从不会到会,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预想不到的问题。有成功,有失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以平常心对待,当学生成功时要及时给予赞赏,失败时要及时找原因,并给予鼓励。使学生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
  三、结合教学活动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
  1、体育教学是在教师组织和纪律的约束下进行的活动,各种体育项目活动中,有的要求快速,有的要求持久,需要集体配合。个人项目的成绩会影响集体的成绩,教师善于启发和引导,帮助和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思想品质以及团结奋斗的集体主义精神。体育有一个强竞争性的特点,只要是比赛都要争第一,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因而在各种球类、拔河和接力等项目教学时,教师应在讲授技战术配合的同时,向学生强调集体配合的重要性,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2、根据教材的性质和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它可以通过典型人物或典型事例生动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田径课的教学中向学生讲述中国运动员刘翔如何刻苦训练,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爱国意识。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在人生的旅途上必须具备这些优良的意志和品格,才能勇往直前,不断进步。
  3、在课堂管理细节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上课前领取体育器材或课后回收体育器材,是引导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大好时机。例如,老师叫学生们拿体操垫、计分牌、木马时,要求学生不许拖、拉;领取球类项目不能用脚踢、不能扔等等,如果发现有不爱护公物的现象教师要及时制止并进行教育,对于那些热心协助老师和爱护公物的学生应给予当众表扬。这样,既保护学校体育器材,也促使学生们养成了热爱劳动和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总之,课程改革的今天,我力求在探索、创新、改革中不断前进。本着学校体育对一个人的思想品质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体育教师要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出发,有目的地渗透德育教育,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的思想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是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学科,但教材的叙述一般比较枯涩,这给学生学习数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然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没有积极性。本文从教学情境出发,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从而不知不觉地学习知识,又培养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关键词:教学情境;教师;调动;积极性    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最大区别就是不仅课程体系有了巨大调整,而且反映出教育思想的革命性变化:即通过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使学校教学工作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一是注意培养学生的素质,如培养专门知识技能,培养能有效地表达自我和自我延伸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由与责任的意识和能力。二是提升教师的新理念。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增强合作意识,如教师之间的合作、师生之间的合作
期刊
摘 要:自主学习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之一。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探索科学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探究;创造品质;教学策略;教学方式    自主学习又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当前社会需求和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特点,运用教育心理学构建主义等原理谈谈自己认为英语教学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教育心理学;构建主义    一个英语教师除了需要研究英语语言及语用知识,英语发展史、英语国家的文化和风土人情、所教学生及英语教学具体方法外,还应该研究教育学、心理学、心理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社会语言学、哲学等。因为语言学知识是融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
期刊
班级作为学校的基本建制,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健康全面的发展,对完成教育和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初中学生,面临着从完全被管理到逐渐自我管理的转折阶段。在多年的初中班主任工作实践中,笔者对初中年级的班级管理方法,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现将教学中的经验与做法进行总结,希望与各位同仁进行探讨与交流。  一、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班主任的素
期刊
摘 要: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本文依据初一学生的期末成绩及问卷调查资料,采用统计学的描述统计分析,因子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等,进行了一项实证调查研究,并对英语教师教学的启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村;初一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影响因素    引言:  学习兴趣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在20世纪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家赫尔巴特把发展广泛的兴趣视为教育的主
期刊
摘 要:生命教育就是关于生命的教育,是旨在帮助人认识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尊重生命、升华生命的一种教育活动。目前,作为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已受到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但也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功利性等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基本现状的分析,提出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生命教育;基本现状;实施策略    2004
期刊
开展课外阅读是素质教育下开放式大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切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外阅读,学生还可以间接地向社会、向自然、向生活、向实践学习,对他人的经验教训进行反复体味、咀嚼,从中不断发现、感悟,完善自我。因此,课外阅读可以说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切入口,也是学生成长的“助推器”。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提高阅读的质量呢?  一、创建自主、快乐、清醒的阅读氛围  每个身心
期刊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为适应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教学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思路与方法,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支持者。近年来,我针对新课标的要求,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对探究式教学做了一些尝试。  一、精心备课,创设问题情境  良好的问题情境易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探究兴趣,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需要教师正确处理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强调地理学习评价由过去的注重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习过程,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重构作业设计,共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是当前地理新课程改革的必要举措。本文从新课程地理作业的功能和设计指导原则两方面展开了论述,为广大地理教师提供了地理作业设计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作业设计;原则     新课程改革强调地理学习评价由过去的注重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