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d84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是每位一线教师需要长期探讨的课题。化学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总结、化学实验与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
  关键词:阅读;归纳总结;化学实验与探究;学习能力
  考试大纲明确提出了化学学科考查的能力要求: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化学学科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的学习能力、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高考化学试题对化学学习能力和化学学科素养的要求和考查逐年在提高,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学好化学,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化学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总结、化学实验与探究的能力,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 阅读能力的培养。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是化学的基础,很多学生平时学习中对化学基本概念不重视导致考试时基本分都不能拿到手。在平常的学习中,教材的知识体系常常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概念一个一个地形成,理论知识和其他知识相互穿插。教师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让学生阅读时要做到:
  (1) 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着重读。因为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中的重点词句,揭示了事物的本质,或指出了事物变化的范围或条件,或反映出了这一事物与那一事物的区别和联系。如同位素的定义中就包含“质子数相同”“质量数(或中子数)不同”“不同核素”等关键词;再如电解质的定义中,关键词语:“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导电”“化合物”等,三者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称为电解质。
  (2) 易混淆的概念对比读。有些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阅读时可指导学生对比将它们区别开来。
  如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的概念中可做如下对比:
  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
  研究对象:核素单质化合物
  相同:质子数相同、同种元素同种元素组成分子式相同
  不同:质量数不同、不同核素不同单质结构不同
  (3) 较难的概念要反复读。概念中的重点和难点要引导学生反复读,直到理解为止。既要读懂新内容,又要联系旧知识,以加强理解。
  (4) 参考资料选择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纷繁多杂的参考资料中选择一些有意义、有质量的部分来阅读,这不仅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有利于提高学生自学的兴趣。
  2. 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化学知识多而杂,知识点零碎,很多人将化学称为理科中的文科。化学学科的这种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化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种能力的培养绝非朝夕之功,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学会总结。总结的内容和方法也多种多样,在学完一个专题或某一单元后,老师要指导学生根据教材中的“整理与归纳”和“回顾与总结”进行归纳与总结,并让学生写出知识要点或知识小结。
  如高中化学反应非常多,特别是与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的用量有关而导致发生不同的反应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也要适时的指导学生总结。例如与反应物的用量有关而导致发生不同的反应可按如下归纳:酸性氧化物与碱溶液的反应、酸式盐与碱的反应、FeBr2与Cl2的反应、Na2CO3溶液与酸溶液的反应、Fe与稀硝酸反应、NaAlO2溶液与酸溶液的反应、AlCl3溶液与强碱溶液反应、KAl(SO4)2溶液和Ba(OH)2溶液反应等等。
  3. 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在平时的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掌握常见的实验仪器和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要贯穿于平时的教学中,首先教师课堂上的演示实验操作要规范,通过教师规范的演示,不仅能让学生快速领会所学知识,并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同时能真正对学生起到言传身教的效果;其次学生的课堂实验中教师要勤于观察学生的操作,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指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进行积极地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实验探究兴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在演示实验和指导学生实验中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实验仪器和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
  想要完成好实验综合题,不仅要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而且要理解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及要求,会观察、分析和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数据,并得出合理的实验结论。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分析经典实验,如气体的制取与性质实验、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物质的检验与鉴别、物质的制备或有机物的合成等等,让学生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下逐渐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积极主动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如学完铝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后,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实验室中要制取Al(OH)3有几种不同的方案?根据问题提出设计方案,并根据自己的方案进行自主探究,从而获得结论。再如学习了NaHCO3的性质后学生在实验中惊奇地发现NaH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也能产生沉淀,但NaHCO3溶液与BaCl2溶液并不会发生复分解反应,这时教师应及时鼓励学生针对这一异常现象进行探究:沉淀的成分是什么?产生沉淀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因为NaHCO3溶液不纯含有Na2CO3?通过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引导,并尽可能地将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改成学生自主探究,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化学教学中,只有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总结、化学实验與探究的能力,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万欣,王玮.浅谈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三个途径[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999(1~2):56-57.
  作者简介:
  沈锡亮,福建省漳州市,诏安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本研究采用水热法合成了花状的Bi2MoO6光催化剂,并与无模板剂合成的Bi2MoO6光催化剂作对比,进行了一系列的结构和性能表征,并以罗丹明B溶液为降解物对其光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钼酸铋;光催化剂;CTAB;罗丹明B  一、 前言  近几年来,研究较为成熟的光催化剂为TiO2,在降解多种有机物方面,TiO2表现出好的紫外光光催化活性,本研究采用水热法合成了花状的Bi2MoO6光催
摘要:化学属于高中的必学课程,该门课程对学生的升学与发展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化学课程的逻辑性相对较强,且需要进行相应的化学实验。为提高高中化学实验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可采用问题式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深化学生学习的深度与广度,最终提高教学的整體效果。  关键词:高中化学;问题式教学;化学教师  实验属于化学教学的一部分,化学教学的存在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理清教材内容,并加深对教材内容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学校都已将计算机引进课堂教学。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增加课堂的信息量,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的结构。多媒体运用到初中化学课堂上,可以展现化学的基础知识,模拟一些粒子运动,演示一些有危险性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化学;有效运用  信息时代的社会环境下,现代化的电教手段已经广泛
摘要:高中生物教学中,在新课程改革持续深化下,传统教学方法局限性较大,教学效率偏低,迫切的需要进一步创新和改革。在高中生物曲线图形习题解答中,图形解题难度较高,以往强制性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自主解题能力的培养,迫切的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就高中生物曲线图形习题解答展开探究,结合实践教学经验,提出合理的对策予以实践。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物素养;曲线图形;习题解答  新时期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更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