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素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j0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开展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时,教师应积极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侧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问题意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能力,培育学生敢于实践的优秀品质。最终,全面提高化学学科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57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核心素养并非短期内就能具备的,需要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教师要严格秉持素质教育的新理念,按照新时代国家对于青年学生的培养要求,把核心素养的培养纳入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全过程中,使全体学生都能具备过硬的核心素养,并能终身获益。
  一、激发学生化学实验的探究兴趣
  学生对于化学实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好奇心转变为学习动力,在化学实验设计中突出趣味性和探究性,将抽象的、不易理解的化学现象通过实验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例如在“微粒运动”的相关化学实验中,如何将抽象的、不可见的微粒运动通过化学实验的方式变得可观、可感、可探究,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验形式上有所创新。教师可以设计“铁树开花”实验,利用细铁丝和沾满酚酞溶液的棉球做成铁树,将其放置在一个较小的烧杯中,在烧杯内滴入氨水溶液,并且用大一些的烧杯将铁树覆盖起来,随后学生会观察到铁树上的棉球逐渐变为红色,仿佛铁树绽开了花朵。通过铁树开花实验能够使学生对氨气分子的运动原理有更直观的了解,由于氨分子与酚酞溶液相融合,从而发生了酚酞棉球变成红色的现象。这样的化学实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观察思考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的化学思维。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习惯
  在化学实验操作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亲自实践的机会,通过实践观察和发现化学知识原理,通过实验认识到化学现象的本质。例如在物质鉴别相关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为实验对象,结合教学目标设计实验内容,如“食用碱和食用盐怎样去鉴别”这一主题,学生可以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确定采取怎样的鉴别方法,如何去实施,通过哪些步骤获得实验结果。学生确定实验方案后,就可以进入自主实验环节。在学生提出的实验方案中,有利用氯化钙检测食用碱的,其原理是氯化钠不会与氯化钙产生反应,也有学生通过石灰水溶液检验食用碱的,其原理在于石灰水溶液和氯化钠不反应。在开放的实验环境下,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会进一步增加,这也是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
  三、培养学生化学实验中的问题意识
  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并通过知识探究、实验操作去解答这些问题。例如在“过氧化氢制氧”的相关实验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现象反应进行思考,进而提出疑问。例如有些学生看到制氧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白烟,并询问其化学原理是什么。学生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就说明其在实验过程中能够认真观察,而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当堂解答,也可以将其作为小组讨论话题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因为化学科学倡导质疑精神,通过质疑进一步证实,进而实现“疑而生思、思而求解”的良性循环,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以此提高初中化学实验的课堂活力。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
  当前社会,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化学教师要高度重视,通过信息技术把一些不容易操作、实验用品毒性较大的实验展示给学生,例如一氧化碳的毒性是无法让学生感知的,可以通过三维动画片展示小白鼠中毒死亡过程,让学生深刻地感知日常生活中要谨防煤气中毒的原因;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将复杂微观粒子的肉眼不可见性形象呈现出来,变静态为动态,变微观为宏观,变抽象为形象,为学生创造生动、直观、有趣的教学环境,对这一难点知识的突破也变得比较容易。如面粉的爆炸实验、钢铁生锈、中和反应的原理、浓硫酸稀释的错误操作等这些课堂上不能或不易做的实验,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模拟操作,清晰呈现,这样就能弥补传统化学实验教学的不足,提高化学实验的教学效率。
  五、不断增加实验形式的多样性
  初中化学实验形式多种多样,除了课本上的实验外,还可以开放实验室,让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实验、自主探究解决实际问题,如利用红砖粉末探究催化剂的种类;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实验室进行实验,如学了化肥后可以利用学校植物园探究化肥的作用;鼓励学生做家庭小实验,如利用鸡蛋壳和醋探究鸡蛋壳的成分,用铅笔芯探究物质的导电性、家庭中纯碱和醋探究实验、利用pH试纸对果汁、牛奶、橘子等进行酸碱度的检验。让他们体会到化学源于生活,化学服务于生活,通过感受化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化学的热爱。
  初中化学教师要积极对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热爱和重视,创设各种情境、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动脑动手,乐于探究、主动探究,通过实验学习化学知识,通过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最终实现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吕敏.浅析在初中化學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8(12).
  [2]潘凤娟.基于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J].才智,2018(8).
其他文献
摘要:在生物教学中围绕课改新理念,深入开展生物实验改革,切实提高生物实验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生物学的初步研究能力。长期以来实验和其他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困扰我国生物学教学。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和能力培养是高中生物学教学的一大弊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才能最终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管理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
期刊
摘要:数学学科的深刻性、抽象性以及复杂性等根本特性,决定了学习获取的进程必然充满动手操作、思维分析等探究实践活动。学生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客观存在体,具有能动的内在特性,教师应该予以充分发挥和有效运用。本文作者结合新课改教学要求以及学生学习实际,从学生主体学习情感培养、实践探究能力训练以及教师指点功效发挥等方面,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活动开展做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究活动;
期刊
摘要:初中历史在初中众多学科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需要认真了解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流程,及时发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并采取科学的完善对策,希望能够有效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提升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82  最近几年,素质教育工作得到了有效的落实,我国新课程改革工作也得到了人们的重点关注,不少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思想受到了较大的发
期刊
摘要:培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当前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最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师应该在以往知识基础上引导学生选择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并进行独立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生的小学语文学习生涯起着关键作用,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效率。文章中简要描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教育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策略,希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
期刊
摘要:概念是思维的基本方式。数学概念能够有效地揭示数学本质,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数学概念对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理解数学知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加强概念教学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本质属性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90  概念的确定性,使得概念本身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概念的内涵和
期刊
摘要: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文科课程,是对学生公民教育的重要载体。面对新课改提出的要求,由于历史与社会学科自身的教育特性,需要与时俱进,推动教学模式创新,以便于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增长见闻,养成环境意识和国家认同意识,对于后续学习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本文就新课改下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模式创新展开探究,推动教学途径创新,提升教育教学成效。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小學数学概念作为小学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打开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在合理运用概念教学的同时,应该对其基本要求详细了解,以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类型的方法来使概念教学在小学数学中发挥最高效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方法形式和类别上的研究,希望能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所贡献。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图画式;定义式;描述式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期刊
摘要: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音乐作为初中课程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具有艺术性、知识性的显着特点,更具有美育等育人价值。我们作为初中音乐教师,应该关注人的教育,关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让音乐的育人价值真正得以体现。本文笔者就从自身教学经验出发,探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
期刊
摘要:课堂提问是英语课堂中一种最常用的师生互动形式。它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望,发展思维,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中学英语;课堂提问;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96  研究中学英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以促进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期刊
摘要:中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基地,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不能够实现高效教学,反而还存在许多的教学问题,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低下。有的学生忽视对文化课程的学习,有的学生课堂参与度低,缺乏对知识的探索等,这些都会限制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本文在进行研究时就以中职语文教学为例进行分析,探讨中职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中职院校;语文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