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广播媒体的媒介融合发展路径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ng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高校校园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属广播媒体长期以来在宣传党团思想、传递新闻信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上体现了巨大的作用和价值。然而随着媒介革新速度的加快,新媒体的不断革新和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冲击着传统校媒的发展。本文以北京交通大学广播台为个案,探究全媒体时代传统高校广播媒体在媒介融合方面的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媒介融合 校园广播 新媒体
  高校校属广播台作为校园主流媒体之一,长期以来对校园的信息传播和文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校园广播媒体的模式陈旧化、信息源过窄、接收渠道单一、互动交流困难等固有问题直接限制了其传播效果与发展路径;不仅如此,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革新和社会化媒体的普及,传统的一对多的单信源广播传播模式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当代青年学生群体的需求偏好,高校广播媒体的受众群体正在日益锐减——正如李德龙所指出,由于高校校园广播受到内外多方因素的制约,传受互动效果弱、行为互动与心理互动的差异明显,显然无法满足新环境下传受双方需求①。然而在新媒体大行其道的今天,作为高效广播媒体的代表,北京交通大学广播台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媒介融合”之路,不仅深化了与受众的互动关系,更有机结合了多种媒体,以一种媒体融合时代“先行者”的姿态为其他高校的广播媒体开辟出了值得借鉴的发展路径。
  一、与传统校园媒体有机整合,资源互补,平台多维
  由于资金、设备、规模的客观限制,大多数的校园广播媒体都采取“党委领导、学生承办”的方式运行——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信息源过窄、传播覆盖不全面的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立足校园主流媒体定位、与传统校媒有机整合便成为了高校广播台革新与发展的第一步。毋庸置疑,校园广播与校报、校电视台并称校园的三大主流媒体,其信息的来源及内容各有千秋,可以形成良好的互补:
  一方面,高校广播台可以做到与校报、校电视台形成“新闻信息资源共享”,通过同对新闻的统一采编形成信息源共享,不仅降低了各自的成本,更极大地弥补了校园广播媒体的新闻采集手段单一的不足;另一方面,校园广播可以与校报和电视台进行业务探讨、人员交流等多种合作形式,提高各自的业务水平。此外,北京交通大学广播台还积极探索与出版媒介的有机整合,与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合作出版《北京交通大学广播台编辑播音手册》,将广播节目制作方法、节目年鉴、编辑、写作、播音技巧等内容全面整合,面向全校师生发行,将面向组织机构内部的群体传播与面向全校受众的大众传播有机整合,对自身形象的宣传和内容的多维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与网络平台信息对接,打通渠道,立体传播
  目前,高校校园广播主要采用固定终端设备播放,极少有高校有条件实现移动设备播放功能,因此,高校广播媒体的播放受到了时间与空间的二维限制:固定的播放设备终端限制了其传播范围的广度,而播出时间的局限性又从另一方面限制了受众收听的自由度。以北京交通大学广播台为例,播出终端仅能覆盖校园面积的50%左右,而不灵活的播出时间又极大地限制了节目的到达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交大广播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网络平台的信息共享,并通过网络的开放性提高节目的到达率和受众收听的自由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与网络平台对接的不断尝试中,北京交通大学广播台将重点放在了三大主流平台:第一,校园网站。校园网是集信息服务、网络教学、网络办公、资源共享等数字化服务于一体的新型网络技术,是实现高校各项服务管理教学的物质基础②。校园网已逐步发展成为学校与师生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其正规性和权威性使得校园网成为师生依赖和信任的信息渠道,登陆校园网了解校园信息成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交大广播与校园网实现平台对接,在校园网上放置每日的广播节目,方便节目的收听与回放,并获得了稳定的学生受众群。第二,校园论坛。随着Web3.0时代的到来,高校论坛已经逐渐成为活跃的公共话语空间,校内外的大事件通过BBS(论坛)这个平台在短时间内就会得到传递③。由于论坛具有很大的平等性、开放新、包容性,高校论坛成为学生表达思想的重要渠道,又由于其区域性,即使用者都集中在一所大学中,高校学生容易就与其密切相关的校园生活进行讨论。④因此,校园广播与校园论坛的对接能够直接影响到其最重要的受众群体,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在高校论坛中设立广播音频区和讨论区,将消弭广播台与受众之间的沟通屏障,使受众能够直接收听广播节目并表达自己的想法,收到节目制作方的回复等,打通沟通渠道并激励受众的收听,扩大受众范围。第三,公共音视频平台。公共音视频网站随着自身的发展已逐渐获得稳定的受众群,如豆瓣电台等网站已积累了数量庞大的喜爱广播的受众,将校园广播与公共音视频平台对接,将获得稳定而广泛的受众群,方便校园广播节目更广的对外传播及校级节目交流。
  三、积极利用社会化媒体,构建形象,整合推广
  如果说传统的网络平台实现了节目整体的平台拓展,打通了节目播出的网络渠道,那么对社交网络的积极运用与探索无疑能够促进广播台形象的建构以及整体推广,并实现与受众的积极互动。
  随着社交媒体的日益普及,人们开始习惯并依赖社交网络平台进行信息交流。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公共机构开始建立社交网络公共账号,并通过将法人账号“拟人化”来拉近与受众的心理距离,并维持良好的受众关系。通过设立人人主页,官方微博,以及官方微信平台,校园广播不仅能够通过官方信息平台第一时间发布广播信息,并且能够收到校园师生的信息反馈,完善媒体及受众的信息反馈机制。北京交通大学广播台积极实践社会化网络的官方账号运营,利用人人机构主页“北京交通大学广播台”及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平台的官微“@北京交通大学广播台”发布每日的节目预告及当日的节目音频,获得了较大的校园信息关注度,并积极构建了高校广播台的公众形象。
  四、校园广播3.0时代:个性收听,自主订制
  不可否认的是,由网络平台整合代替单一的传统的硬件播出机制,实现了校园广播2.0时代的重要革新;而随着微信公共平台、移动智能设备应用(APP)等领域的进一步普及与优化,校园广播真正迎来了3.0时代——用户能够实现个性化收听、自主式订制以及智能化推送,校园广播的传统模式也有了质的革新。   首先,微信公共平台的实践真正实现了个性收听与自主订制。通过运营微信公共平台,校园广播台能够向受众提供详细的节目列表与信息,同时,为满足分众时代的个性需求,整体的广播节目分割成3-7分钟的“微广播”形式供听众自主选择,充分满足了受众的“碎片化”需求;微信平台还能提供天气预报,教室查询,人机互动聊天,文娱信息查询等附加功能,堪称真正意义上的“富媒体”。其次,许多高校媒体已经联合智能移动设备应用商,订制了个性化的智能应用(APP),结合4G网络时代的便捷性,实现了校园广播节目的定向智能推送。例如,北京交通大学广播台已与“优听Radio”智能移动设备应用进行合作,在专业的广播类APP中设立自身的节目板块,通过其对交大广播节目的推荐,将校园广播推向更多的受众。听众可通过登录手机APP,收听根据自己喜好定制的广播节目,搜索希望收听的节目类型,或在节目推荐中进行筛选,真正贴近智能终端客户的需求。
  结语
  随着媒介革新速度的加快、新媒体的出现和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校园广播的全媒体融合已呈刻不容缓之势。在这种迫切要求下,北京交通大学广播台为高校广播机构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媒介融合发展之路:将校园广播与传统校园媒体进行资源整合从而实现多维传播;与网络平台实现信息对接,打通校园广播与受众的信息沟通反馈渠道,立体化传播网络平台;积极利用社会化媒体的优势,构建校园广播新形象,整合推广;通过智能终端开发实现校园广播的个性化收听,自主定制……这些探索将是未来高校广播在媒介融合时代重要的发展途径。然而,校园媒体在新环境下的最优发展路径是什么,又将如何在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面前寻找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仍然需要更多的校园媒体积极、大胆的尝试与探索。□
  参考文献
  ①李德龙,《高校校园广播传受互动性浅析》[J].《新闻知识》,2007(9)
  ②袁泉,《高校校园网建设与发展状况的思考》[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12)
  ③武超群、邓煜平,《高校网络舆论领袖的影响力传播研究》[J].《现代视听》,2012(1)
  ④林牧、顾萱,《2011年高校论坛 (BBS)研究综述》[J].《新闻世界》,2012(3)
  (作者:王海,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孙穆田,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
  责编:姚少宝
其他文献
【摘 要】《光明日报》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系列报道,是典型人物系列报道的一个成功案例。报道从2012年6月12日起在光明日报新闻版上推出,至9月2日止,共报道了38期42个人物,稿件总字数约十万字,荣获了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文字系列报道的一等奖。本文从典型人物系列报道策划的角度分析这组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  【关键词】最美乡村教师 中国新闻奖 典型报道 报道策划  一、“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典型人
编者按  班主任的工作方法多种多样,李镇西老师就出了一个奇招——向安徒生“求援”,让孩子们像《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小男孩一样,永远保持一颗晶莹的童心。童心代表着纯真、真诚,代表着人性中最美好的那一部分。“找回童心”,就是找回曾经丢失的美好与纯真,让孩子们以一个纯净的自己面对生活、面向未来,以轻松的步伐勇敢前进。    所谓“走进心灵”,有时候并不只是教师对个别学生的谈心;作为班主任,“走进心灵”更
灵宝市故县镇一中近年来以“优化课堂、落实常规、加强研修、培养能力”为改革目标,不断优化教育环境,强化科学管理,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学生文明素养、教师教学水平、教育教学质量日渐提高,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     ■“向心式”管理  “学校管理就像一个圆,圆心是学生,所有人都要紧紧围绕这一圆心,做到教师为学生服务,干部为师生服务,校长为大家服务,一切为了师生的最优化发展。”这就
【摘要】本文从河南交通广播《南方谈交通》栏目入手,从栏目的内容来源、主持人普遍存在的问题、收听率考核压力,以及在融媒体环境下遇到的发展阻力等方面剖析了交通广播法制类栏目的现状。在融媒体背景下,交通广播的法制类栏目应结合新媒体技术大胆创新、勇于突破,在节目内容、传播形式等方面探索新路子,同时更好地打造品牌栏目,提升影响力,服务受众。  【关键词】交通广播;法制类栏目;主持人;南方谈交通  随着我国汽
【摘 要】今年的“小便门”事件在网络媒体的推波助澜下,不断升温,陷入了非理性的误区。这不得不发人深思。媒体报道新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挑选议题”的过程,本文从媒介议程设置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一事件,思考这一事件带给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小便门”事件 网络媒体 议程设置  2014年4月15日,一对大陆夫妻在香港,因小孩要方便无法及时进卫生间就在街头为孩子接小便。期间被途经者拍下,大陆夫妻要求取走拍
[摘要]本文从当下两档选秀节目《快乐男声》、《花儿朵朵》的收视现状入手,分析当下选秀节目既不叫座也不叫好、收视低迷的原因,以期国内的选秀节目能够在模仿国外节目的同时增加更多的创新元素,突破“潜规则”的瓶颈。  [关键词]电视选秀 快乐男声 非诚勿扰    《快乐男声》是湖南卫视与天娱传媒在继2009年的《快乐女声》之后于2010年推出的一档同类的选秀节目。而《花儿朵朵》则是由青海卫视与湖南经视、天
● 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  ● 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部实施新课改  ● 开展“教师培训年”活动  ●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    在最近召开的河南省2008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上,蒋笃运厅长代表教育厅作了《坚持教育科学发展,努力建设人力资源强省》的工作报告。报告回顾总结了5年来的全省教育工作,并安排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特别是2008年的工作。对于河南教育事业而言,过去5年间取得的“四大跨越”“十大
坚强的意志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条件。然而。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孩子们在不需要吃苦的环境中长大;而为了追求高分,一些学校甚至连培养孩子们意志力的重要途径——体育课也很少上……种种原因导致意志力薄弱的学生逐渐增多。他们认识到学习习的重要性,却不能持之以恒。面对他们,班主任怎么办呢?    A 胡萝卜比大棒甜  张 琳    不可否认,成长中的孩子往往会出现自我控制能力差、意志力薄弱、做事虎头蛇尾
【摘 要】流行语是社会舆情的镜像,反映了当下社会群体中流行的交际元素。相较于网络推出的类型流行语,《咬文嚼字》近八年评选出的“年度十大流行语”综合了线上、线下媒体使用频率,颇具影响力。本文从文化的视角来对这八年的社会流行语的生成因素进行探析,分析不同文化语境下的社会流行语的传播特性。  【关键词】社会流行语;文化语境;传播特性  语言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从语言传播到文字传播,这个过程促使社会群体
【摘 要】政务微博既是传递主流舆论的新阵地,也是感知民意、传递政声的有效手段,同时还是作风转变的生动窗口。近年来,安徽有关部门聚集多方资源,开设“安徽微博发布厅”,大力办好以@安徽发布为代表的系列政务微博,主动发声,创新服务,为网民提供一站式信息平台,标志着安徽政务微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集团军”作战新阶段,而这背后则是政府职能理念的转变。  【关键词】政务微博 舆论 民生  近年来,我国政务微博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