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盟办学是一个以整体提升学校发展、教育质量、教师素质为目标的校际合作模式,将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发展水平处于不同层次的学校,结为若干个教育发展联盟,通过不断实践和探索,力争实现不同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推动义务教育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均衡、优质发展。
校际联盟作为一种新的办学思路,是以带动促进各成员学校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共同提高为目的的校际合作组织。在学校联盟内,确定一所学校为龙头学校,其余学校为联盟成员学校,学校联盟各成员学校法人、校名和行政隶属关系不变,原则上保持人、财、物独立。联盟办学的做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抓实管理互通,促进共同提升
充分发挥龙头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建立联盟内学校管理互通平台,形成联盟内学校间“业务互帮、优势互补、管理互促”的工作新格局。
开展校际之间领导互研互学
学校要求各联盟校要建立定期的研讨例会制度,每学期确定1至2个主题,至少开展1至2次“学校管理专题研讨”活动。各校也可将联盟内其他学校的校长不定期邀请来参加本校年度工作计划制定、日常教育管理、教学业务研究、教师培养发展、教育评价考核等学校重要工作的研讨,或到本校指导检查学校管理工作,或开展校级领导间的交流学习和指导。
开展中层领导的互动互学
学校每学期以对岗互派和对口指导的形式,将联盟校的中层领导,如教导主任、处室主任进行挂职交流,时间大体为2个月。挂职人员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学习反思的基础上,提交一份有挂职学校内部管理、师资培训、抓质量提高、校园文化建设及学校特色发展等方面的建议和体会。
开展管理资源互通互学
各成员学校将每月工作安排,较大的活动开展及时通报,促进各方互学互进,也可以配合参与。同时,学校积极建立信息网络资源共享平台,让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总之,实行联盟办学,可以将各所学校按照充分共享、整体联动、管理一体、个性发展的原则,进一步统筹各学校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强化校际间资源的整合,促进合作交流和互动,逐步建立资源共用、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工作机制,发挥各所学校的办学优势,最大程度地实现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成果共享。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洛门镇中心小学、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滩歌中学)
校际联盟作为一种新的办学思路,是以带动促进各成员学校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共同提高为目的的校际合作组织。在学校联盟内,确定一所学校为龙头学校,其余学校为联盟成员学校,学校联盟各成员学校法人、校名和行政隶属关系不变,原则上保持人、财、物独立。联盟办学的做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抓实管理互通,促进共同提升
充分发挥龙头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建立联盟内学校管理互通平台,形成联盟内学校间“业务互帮、优势互补、管理互促”的工作新格局。
开展校际之间领导互研互学
学校要求各联盟校要建立定期的研讨例会制度,每学期确定1至2个主题,至少开展1至2次“学校管理专题研讨”活动。各校也可将联盟内其他学校的校长不定期邀请来参加本校年度工作计划制定、日常教育管理、教学业务研究、教师培养发展、教育评价考核等学校重要工作的研讨,或到本校指导检查学校管理工作,或开展校级领导间的交流学习和指导。
开展中层领导的互动互学
学校每学期以对岗互派和对口指导的形式,将联盟校的中层领导,如教导主任、处室主任进行挂职交流,时间大体为2个月。挂职人员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学习反思的基础上,提交一份有挂职学校内部管理、师资培训、抓质量提高、校园文化建设及学校特色发展等方面的建议和体会。
开展管理资源互通互学
各成员学校将每月工作安排,较大的活动开展及时通报,促进各方互学互进,也可以配合参与。同时,学校积极建立信息网络资源共享平台,让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总之,实行联盟办学,可以将各所学校按照充分共享、整体联动、管理一体、个性发展的原则,进一步统筹各学校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强化校际间资源的整合,促进合作交流和互动,逐步建立资源共用、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工作机制,发挥各所学校的办学优势,最大程度地实现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成果共享。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洛门镇中心小学、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滩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