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科为支撑、以项目为载体培育高级职业农民模式

来源 :成人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lxqfeng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施的新生代高级职业农民培育项目,在陕西省农业厅项目组扶持和全程监督指导下,发挥学校学科优势,组织学生申报农业创新创业项目,制定培训方案,形成了以学科为支撑、以项目为载体的新生代高级职业农民培育新模式。该模式实现了在职业农民培育方面的高校与政府对接,大学学科教育与创新创业项目结合,与教育部召开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改革动员会议精神密切结合,达到了高校发展转型的目的,成为农业院校创新创业教学改革的成功案例。
  【关键词】农民教育;培育;高级职业农民
  【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16)04007303
  【收稿日期】20151126
  【作者简介】刘德敏(1962—),男,西安人,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农民教育研究和培训;王雄(1969—),男,陕西宝鸡人,博士,成人教育学院院长,研究方向为干部教育培训;张岳(1976—),男,山东菏泽人,硕士,成人教育学院党政综合办公室主任,村官培训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为干部教育培训。
  一、模式背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面对国家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宏观形势,为解决“三农”问题学校不断探索农业大学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途径,把农村干部培训和职业农民培育作为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抓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把农村干部培训和职业农民培育作为高校服务社会的一面旗帜,形成了高级职业农民培育的有效模式——以学科为支撑、以项目为载体在在校本科生、研究生中培育现代高级职业农民。
  二、模式的主要内涵和特色
  1主要内涵
  由陕西省农业厅项目发包,杨凌示范区农业局督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承办,组织新生代职业农民培育。省市出台了详细的项目管理办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发了具体的培育方案,建立了一系列模式运行的规章制度。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在在校大学生研究生中遴选培育对象,要求作为培训对象的学生,具有创业思想和理念,带着自己的农业创业项目成为新生代职业农民培育对象,每个学生项目都有专业教师指导,指导教师由副教授级以上人员担任。学生项目成员要求把握专业结构、性别结构等。学校利用国家培训基地这一平台,对遴选出的培训对象按照项目开设相应的专题进行专业性培训;结合培训课程需要组织实习实训和现场教学;组织与课题相关的专家对学生创业项目进行跟踪服务,帮助他们创新创业,最终将他们培育成为现代高级职业农民。
  2主要特色
  (1)以政府为主导。该项目在政府的资金扶持和全程监控下进行,使职业农民培育目标能够符合生产实际需要,符合国家政策需要,能够保证职业农民认证的标准化程度。
  (2)以学科为支撑。该项目利用农业高等学校丰富的教育资源和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知识基础,极大地节约了新生代高级职业农民培育理论知识的培训时间和培训成本,有利于加快职业农民培育进程,促进了大学生创业、就业,可谓一举两得,事半功倍。
  (3)以项目为载体。项目利用学生自主的创新创业意愿,支持他们自己申报的创新创业项目,因势利导培育新生代高级职业农民,避免了传统教育在“实验室中”培养人才的旧模式;同时以项目为载体,也体现了个性化教育的新思维。
  三、模式的主要做法
  1成立领导小组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成教学院、校科技推广处、团委、就业指导中、财务处负责人组成。办公室设在成教学院,主要负责制定实施方案、开展需求调研、制定培育方案、组织理论教学、生产实践教学、开展帮扶指导、建立学员档案、项目总结、项目经费管理等工作。
  按照省农业厅提出的培育需求,组建专家教授、培训管理人员、政府领导三结合的调研组,围绕当代大学生农业创业培育的发展路径、推进模式、教育培训需求等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摸清培训需求,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项目开展做好基础性工作。
  2014年9月12日,我校组织召开了农林高校新生代高级职业农民培育研讨会。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西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的30余名继续教育学院负责人及专家学者参加研讨。通过研讨会,探讨了新生代职业农民的概念、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学分制、如何与市场对接等内容。确定了我校新生代高级职业农民培育的方法体系,为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实质性开展奠定理论基础。
  2制订实施方案
  根据我校实际及在校大学生的特点,科学制定了陕西省新生代高级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首届大学生现代农业创业拓展项目)实施方案。比如,将学生的创业活动计入课外8学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和示范区的地域优势,设置理论教学、现场教学,研讨交流、经验分享的“四元一体”的教学模式。方案根据学生理论知识储备充足的实际,在教学内容方面,主要开设拓展性教育,邀请国内外知名人士做专题讲座,邀请创新创业成功人士现身说法;在教学环节方面特别强调了实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达到了1∶2;按照大学生学习能力,安排了大量的自学内容,配备专门的培训教材和参考书籍,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成为模式实施的一大亮点。
  3遴选培育对象
  培训对象采取自愿报名、学院推荐、择优选拔的形式遴选,确定了200名培育对象(三年级大学生或一年级研究生)。培育对象按照团队申请创新创业农业项目自由组合,并按项目分组,每个创业团队申请一个项目,每位学生只能主持一个项目,最多参与两个项目。项目经指导教师指导、审批,学院组织专家审核,方可进入陕西省高级职业农民培育对象,进行信息录入。
  4确定农业创业项目
  农业创业项目按照培训对象申报,学院组织审核。审核标准是:项目要紧密结合农业产业发展实际;项目要有明确的创新意识;项目成员要有能够完成项目实施的知识结构;项目要有可行性论证。经过审核,确定了“室内创意绿植设计”等41个项目得到了启动性支持。为了鼓励学生创业,我们确定对20个重点项目采取“以奖代补”的措施,加大帮扶力度,进行重点扶持。   5理论教学
  按照学生对培训的需求对原有的教学方案进行了及时调整,组织安排理论教学。到目前为止已经安排了16个专题讲座。主讲人分别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征兵教授、秦粤丰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振鹏先生、青团网创始人拓庆阳先生、杨凌趣成长教育培训公司负责人何金龙先生、杨凌商瑞网络有限公司负责人刘舒曦先生、杨凌华逸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谭涛涛先生、杨凌风尚传媒公司总经理黄小星先生等,分别从市场营销原理、小微企业管理实务、融资理财实务、创业与创新实务、创意农业、数字农业、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业政策法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务、现代农业知识、现代种植技术、现代养殖技术、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等方面,进行了专题培训。
  6实践环节
  由于大学生高级职业农民培育项目的特殊性,暑假期间,我们开展了创业设计大赛。7—10月组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首届大学生现代农业创业设计大赛,遴选需要重点扶持的创新项目和创新团队。7—12月组织学员在现代农业科技实训基地、农业龙头企业、现代农业园区等实训基地参加生产实践活动,学习掌握从事专业化、规模化农业生产经营、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创业的技能和本领。
  四、模式实施效果
  1增强了农业院校大学生献身农业的使命感和自豪感
  该项目作为学生创新创业的“孵化器”,让他们在政府资金帮扶下,在专业导师指引下,在项目团队成员相互鼓励下,加深了对农业行业的理解,增进了对农业的感情,认识到了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明确了农业专业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使学生们普遍为自己能够成为新生代高级职业农民感到骄傲和自豪。该项目改变了农业大学生不爱农业的困局。
  2为农业大学乃至整个大学教育的发展转型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模板
  我校目前正在进行的这种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实现了在职业农民培育方面政府与高校的实质性融合,实现了科班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探索了研究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途径,创新了新生代高级职业农民培育的新模式。模式的实施符合教育部2015年6月2日召开的创新创业改革动员会议上袁贵仁部长的讲话精神,模式的优势与改革试点院校的改革经验有异曲同工之效,体现出了农业大学服务农业的社会功能。同时,也开创了政府与高校携手培育高级职业农民的新途径。模式中的培育方案、管理办法、教学思路等从思维模式和实践操作上提供了可供复制的经验。
  3为职业农民队伍提供了新鲜血液
  该项目培育的新生代高级职业农民具有本科生、研究生系统的农业理论知识,能够掌握农业科学高端前沿发展动态;经过职业农民培育项目的系统培育,通过创业创新项目实习实训和工作岗位锻炼,他们的专业技能普遍提高,管理能力、团队精神、市场意识、品牌意识普遍增强。因此,我们培育的新生代高级职业农民队伍无论是从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技能体系,还是从“爱农”思想意识、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等各个方面都将成为职业农民队伍中最有实力的生力军。随着他们创业项目的实施,必将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由于高等学校教育的特殊性,该项目仍在进行之中,但可预期的效果表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学科为支撑、以项目为载体,在在校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中培育新生代高级职业农民的这一模式,必将取得理论和实践双丰收,对于陕西省职业农民培育将做出超出预期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朱晓辉.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培训的有效途径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2]朱雄才.试析高职教育政校企合作开展农民培训的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8).
  [3]贺茂佑.高职院校参与新型农民培育的作用与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1.
  [4]刘红侠,冯佰利.高等农业院校在新型农民培育中的地位的作用[J].河北农业科学,2009,(11).
  [5]杨文静,苟颖萍.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培育问题[J].继续教育研究,2012,(1).
  [6]河南省夏邑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明确工作思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J].农民科技培训,2014,(4):27.
  [7]倪慧,万宝方,龚存明,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国际经验及中国实践研究[J].世界农业,2013,(3):134—137.
  (编辑/赵晓东)
其他文献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先生的这番话,我们很容易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就无从说起了。那作为班主任,就更要做一个有心人,时刻去观察学生,关心学生,与他们建立深厚的友谊,达到心灵的沟通。这时,你会感到特别的愉快。这愉快的感受来自学生带给你的感动,它如蒙蒙细雨,湿漉漉地滋润种子的梦境;如融融春意,暖洋洋地慰藉着心灵。作为多年
【摘 要】在农村社区教育信息化建设调研的基础上,从城乡统筹下农村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分析山东省农村社区教育信息化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需求,提出农村社区教育信息化体系建设的技术模式、组织模式与运行模式,以此推动农村社区教育与城乡社区教育协同发展,以期为山东省乃至全国农村社区教育信息化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社区教育;农村社区教育;社区教育信息化;城乡统筹  【中图分类号】G77 【文
【摘 要】运用文献计量分析软件CiteSpace,对2006—2015年间刊载于CNKI数据库以“成人教育”为篇名的1 945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绘制知识图谱,发现了我国近十年成人教育研究的热点主题:在理念层面为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和谐社会;在实施内容层面为成人高等教育、高校成人教育、成人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在对象层面为农村成人教育;在活动层面为教学质量、教学模式。其中,高校成人
摘要:系部建设是学院发展的基石,将战略管理思想引入系部建设,能使系部站在战略发展和战略规划的高度来对系部建设运筹帷幄,从而实现系部建设目标的高效率化。本文阐述了战略及战略管理思想的内涵、系部战略管理及模型,重点介绍了战略管理思想在系部建设中的具体应用及对策,特别是怎样运用SWORT分析方法进行系部建设战略管理与规划。  
【摘要】依据教育部针对全日制本科生提出的有关高等工程教育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发展要求,文章从继续教育的社会需求和教育功能的角度分析,创新性地提出了继续教育“卓越计划”的主张,认为在继续教育领域中实施“卓越计划”是必要的,是有条件的,是可行的。文中指出,要通过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方式、转变师资队伍和转变教学手段,实现继续教育中的“卓越计划”的发展。  【关键词】继续教育;卓越计划;路径  【中图
最近,又有人对上学、求知的结果赶到困惑了:花高价买学区房不一定能让子女一直学到获得博士学位,即便是有了博士学位,很可能照样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没有成就感和幸福感,照样买不起学区房……于是,质疑油然而生:知识是不是可以改变命运?  我们知道,“知识改变命运”是一个哲学命题,不完全是科学命题。前者的意思是,有知识的人较之无知识的人可以活得更理智、更自由,能更好地把握人生中出现的各种机遇;而后者则强调有了
导演:黄建勋、何丽萍 编剧:陈惠妍 主演:安以轩饰邵春华、冯绍峰饰杨永、杨怡饰万贵妃、谭耀文饰汪直、蒋毅饰明宪宗、吕一饰邵清姿、刘娜萍饰凌七巧、何赛飞饰周太后、陈莎莉饰钱太后、刘庭羽饰柏含香、李颖饰凌司正、陆昱霖饰袁放、岳跃利饰周尚书、安钧璨饰小太监、朱亚英饰司乐、黄子文饰吴皇后、袁心冉饰王皇后、王建新饰五皇叔    当观众经历过《宫》和《步步惊心》的“清穿式”洗礼后,仿佛已经对中国封建制度统治下
湖南省怀化市第四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始建于1981年,1988年改制为初级中学,1991年授牌为“城镇重点初级中学”。现有教学班级91个,在籍学生4968人,在职教职工372人,研究生学历16人,学历合格率100%。我校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优化教育过程,培养素质特长,促进全面发展”的教育原则,把“发展全面、特长突出、个性鲜明”作为学生培养目标。  近年来,我校以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为立足点,
摘要:课堂教学的现状是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弱化了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从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入手,在课堂教学中展开思维训练,增强能力培养的意识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能力培养从运算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判断能力、迁移能力、阅读分析能力六个方面展开。  关键词:思维;训练;能力培养  一、对课堂教学现状的一些思考  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仅是自己的良心过得去,不仅仅是讲全讲透,不仅仅是勤勉尽责就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