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态课堂的构建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love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从某种角度看就是一个微观的生态系统,如果其中的一个生态因子被破坏,将导致课堂的生态系统被破坏,出现不和谐的局面。纵观中学课堂,生态失衡现象较为普遍。笔者提出了建构生态课堂的六项基本策略。
  关键词:中学 生态课堂 失衡 建构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栖息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学依据生态主体、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等原理,研究各种现象与成因,进而掌握其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从生态学的角度透视教育,教育也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构成的生态系统。教育生态学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既看作自然的个体,又看作社会的个体。以个体发展为目标,从生态因子相互作用的关系中探究如何促进个体全面和谐地发展。作为教育生态系统的核心——课堂,我们同样可以将它作为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来考察。把教师、学生、教学环境等要素看作课堂生态系统中相互作用的生态因子,各种生态因子通过持续的交互作用,建立一种自然平衡、和谐开放的教育生态环境,让教师和学生两个生命实体在良好的环境中和谐自由地生长,从而构建彰显生命活力的生态课堂。生态课堂具有整体性、和谐性和共生性的特点,师生应遵循其规律,协同建构。
  一、中学课堂的生态失衡现象
  生态课堂作为一个微观的生态系统,如果其中的一个生态因子被破坏,将导致课堂的生态系统被破坏,出现不和谐的局面。纵观当今的中学课堂,生态失衡现象较为普遍。
  (一)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的失衡
  课堂的个体、群体生态的承受力和忍耐度是有限的,超过这个“度”,就会出现生态系统失衡,产生负面影响。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的失衡主要表现在班级规模和座位编排上。据笔者了解到许多中学班级的人数高达70人以上,教室拥挤不堪,第一排在讲台左右吃粉笔灰,最后一排贴墙而坐不知老师所云。这种情形下的班级规模,势必会让班级学生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产生巨大的压力,人多聚集的环境容易产生各种人际交往的矛盾,再加上教室内空气流动的局限性,对人体健康也是十分有害的。试想,在这样的环境中,恐怕连教师也不能全身心投入教学中吧?座位编排方式体现了生态主体在课堂生态系统中的空间位置。在当前实际课堂中,大多是排列得整整齐齐的“秧田型”的空间形态,这无形之中让师生之间的交流变得困难而单一。从师生关系看,教师易产生居高临下之感,不利于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交流频率差距较大,造成课堂上与后排学生零交流的“死角”现象。
  (二)课堂教学与生命全面发展目标的失衡
  尽管新课改一直在施行,但“高考”这根指挥棒仍然在发挥着作用。成绩、分数、名次依然是教师和学生重点关注的对象。于是课堂教学与生命全面发展的目标出现了失衡。这种失衡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上。在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由于考试作为唯一指向,于是考什么教什么。教师围绕考试题型授课,侧重介绍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解题规律,把一个个学生培养成“答题高手”。这样功利的教学内容单调、枯燥、乏味,使学生的发展仅停留在“知识教学”或“能力训练”的层面上,缺少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对真实生活的体验和对人文精神的感悟,从根本上忽视了对人的生命发展的整体关怀。在教学流程的安排上,笔者发现部分教师上课不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完全按照自己准备好的预案进行教学。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会根据自身实际或者兴趣提出独特的个人见解,而这时的置之不理或者是随意敷衍、否定,都会极大地打消学生的积极性,甚至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把宝贵的质疑精神和创造性思维扼杀在萌芽中。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受新课程理念倡导的师生互动教学方式的影响,有些教师把过去从头讲到尾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变成了现在的一节课全是“对不对”、“好不好”、“是不是”之类的问题,学生整堂课几乎都在这些毫无启发性的问题中人云亦云。这样纯粹形式上的互动肢解了教学内容的整体性,极大地降低了知识的含量,完全背离了激发情趣、培养能力的初衷。还有一些教师热衷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这本是一种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主探讨的有益模式,但如果片面追求这种形式,任何问题无论难易程度都要进行小组讨论,而且讨论的时间、要求都没有明确的规定,一切只看有没有讨论出结果,往往大部分小组成员都是在做毫无意义的看客,最后由小组内成绩最好的同学代表整个小组的意见,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仅没有起到它应有的效果,反而造成了新的教学不公平。
  (三)课堂生态主体间的失衡
  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生态系统中的两个生态主体,维持其和谐共生的平衡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但现实的中学课堂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两个生态主体间存在着失衡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师生关系不和谐和生生关系不和谐两个方面。在传统的中学课堂里,教师既是知识的中心又是权力的中心,享有绝对权威,学生则处于全面依附的地位。学生对老师总是怀有畏惧心理。一旦学生表现不佳、影响到班级评优和教师个人年终考核,学生很容易受到谴责和被贬损,这样进一步导致师生关系恶化。有的学生开始仇恨老师,甚至殴打老师。有的教师对学生没有严格要求,放松指导,师生间缺乏感情交流,师生关系冷漠。无论是主从型、对立型还是冷漠型的师生关系都将使课堂失去活力,影响教学效果,不利于师生的共同发展。生生关系的不和谐主要表现在过度竞争上。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在升学考试的指挥棒下,学校俨然成了一个无形的竞技场,校与校之间,班与班之间无不充斥着紧张的竞争气氛,各种考试排名更是让作为主体的学生之间争先恐后,你追我赶。无可否认,适度的有序的竞争确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和积极性,但学生大多把竞争理解成了相互敌视和排斥,在尽力让自己排名靠前的同时,还通过对学习资源流通的阻碍和漠视别人的求教等方式来阻止他人上升,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不正当和非理性的竞争行为,长期下去极易导致课堂群体生态失衡。这样过度的竞争造成学生心理压力增加,对他人不信任,合作意识欠缺,同学关系紧张,显然不利于学生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中学生态课堂的构建
  (一)营造和谐共生的课堂物质环境
  环境是生态学的基本概念之一。生物必须置于良好的环境中才能更好地生长。一个宽松舒适的课堂物质环境是师生得以共同成长和发展的基础。课堂物质环境主要指课堂活动空间的教室内环境,主要包括声音、光线、教室布置和座位编排。一个整洁温馨的教室必能让学生上课注意力更加集中。在座位的编排上,据调查,学生最希望的座位排列方式为马蹄型(u型)、半圆型、环型等。这样的排列形式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各个生态因子之间思想、物质、信息、能量和情感的互动。课堂环境的质量还会受到班级规模的影响。学生人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有利于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交流,使课堂教学效益和师生生命质量不断得到提升,使课堂生命力得以充分彰显。
  (二)讲授丰富而生命化的课堂教学内容
  生态课堂中的教学内容绝不是围绕为考试而教的目的选择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依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材内容的内涵和外延,并开发与本学科相关的课程资源,体现教学内容的新颖性、时代性和地方性。其次,课堂教学内容将不再局限于课本,而应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拓展和延伸,把教学内容变成连接课堂与课外的桥梁,在关注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同时,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创造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
  在生态课堂中,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不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而是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通过与过去已有经验的重新组合,形成新的认识的过程。生态课堂教学不应是预期与计划的执行过程,而应是伴随教育过程的展开而涌现出的创造性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根据学生的提问和与学生交流过程中闪现的灵感调整、更新预定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生成,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和个性化发展。
  (四)落实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几乎不再使用整堂课已教为主的讲授法,而是选择以学为主的讨论法、小组合作法和对话教学法,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形式化现象,这些教学方法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并不是方法不好,而是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问题。因此,教师应做到真正认同这些方法的好处并将它们落到实处。例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首先应选择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讨论,并留足讨论的时间,使小组内的成员都有表达观点的机会。在全班交流的时候尽量照顾到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和提高。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既要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交替使用各种教学方法,达到教学方法的最优化,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
  (五)创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生态课堂中,教师和学生是两个平等的生态要素,两者应建立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平等和谐的关系上。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心理的了解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应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关注他们的心理动态,及时地与学生交流沟通,解答他们的困惑。课堂中每个学生都有被尊重的权利,有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的自由,每一个学生也都有获得与其他学生同样参加与发展的机会。有了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基础,消除了压力、专制、戒备、对抗等不良情绪的影响,学生就会在课堂上畅所欲言,与老师坦诚地交换意见,从而使老师享受到“教学相长”的喜悦,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也会因为压力的消除变得充满活力。
  (六)创建互助、合作、竞争的生生关系
  在生态课堂中,每一个学生都是课堂中的一个重要的生态因素,以独立的个体存在,但并不孤立。他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尊重、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促进学生之间关系和谐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合作学习。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当代学习渠道的多样化,使每个学生都成为活的文化资源,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在相互支持与配合下,能够更加便捷、有效地解决问题。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妥当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以弥补由于单纯的竞争所出现的各种负面影响。
  三、结语
  总的来说,目前中学课堂的生态系统存在一定的失衡现象。要实现课堂教学生态的正常化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求教育工作者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特别是教师,只有教师树立了科学的教育生态意识,才能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营造出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遵循教育的生态规律,促进学生生命个体全面和谐的发展。
  责任编辑:西 格
其他文献
人们对创业板上市企业在改制过程中有很多疑问,尤其对如何改制才能顺利上市非常关注,为此,股份制专家刘纪鹏指出: 三资企业应大胆申请上市 对于有外资股东的企业能否在创业
摘要:老挝是东南亚国家之一,也是中国的友好邻邦。由于历史原因,老挝全民信奉佛教,佛教在老挝的社会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同属社会主义体制的中国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老挝 佛教 佛寺 僧侣 文化  2010到2013年间,本人作为国家公派汉语教师赴老挝国立大学中文系任教。在老挝工作生活的三年时间里,本人多次造访老挝知名寺庙,并结识了部分僧侣,亲自参与了一些佛教活动。跟佛的近距离接
大学生社团组织作为大学生自己的群众组织,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平台.而大学生环保社团以其人员多、活力足的特点在高校环境教育乃至社
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各个领域对员工的要求大大提高,化工领域也不例外。基于这样的社会现状,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化工专业,就需要对自身的教育进行一定的改革,从而提高高等职业化工学校教育的整体水平,实现更好的就业。本文围绕以专业技能为本,改革高职化工教育,对高职化工教育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职化工 专业技能 教育改革  一、高职化工教育改革的背景及原因  (一)高职化
期刊
摘要:大学因建立的时间不同,大致分为先发和后发两类。跟遥遥领先的先发大学相比,后发大学有其独特环境下产生的优势,从规模、体制、文化、学科和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可以看到,后发大学的发展形势会越来越好。  关键词:后发大学 办学体制 校园文化 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这个大生态系统里面,每天都会孕育新的生命,新的后发大学就是这个生态系统的新生儿,正因为它们都是新鲜的血液,它们的细胞才相当活跃,它们
期刊
期刊
板书是历史最悠久的教学辅助手段,在多媒体广泛普及的今天受到冲击,因而对板书的研究不再受到重视.笔者试图通过调查问卷和师生座谈的方法,分析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学板书的使用
摘要:基础教育是教育的基础,是推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发展不平衡。城乡基础教育失衡给教育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以统筹的思路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现代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改变这种现状,应该树立正确的均衡发展理念、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教育投入向农村学校倾斜、均衡师资配置。  关键词:基础教育 失衡 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