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医疗体制的基本框架及主要特点的比较

来源 :锦绣·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fly62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总的来说,社会配置资源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称之为“市场驱动”,是基于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之下;另一种姑且称之为“服务型驱动”,则是基于计划经济体制框架之下的。中美两国医疗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各不相同,美国是利用“市场驱动”机制,而中国则基本是“服务型驱动”体制。究竟何种体制更适合医疗资源的配置呢?从表面上看,目前百姓看病、挂号仍有非常多的不方便,看病的真实体验其实是与社会整体评价存在非常大的差距,最主要的问题莫过于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均衡,而美国的医疗费用总支出也已超过一万亿,占GDP的14%,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其费用高居榜首。
  关键词:医疗体制;中美医疗
  1、造成医疗费用上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从表面上看医疗费用上涨是中美两国共有的现象,总的来说造成医疗费用上涨的因素主要有五个:新的医疗技术的使用、新的药品的使用、人口的增长和人口的老龄化、不必要的使用医疗资源(如不必要的医疗检查等)和医疗资源的浪费(医疗设施的闲置、一人有证,全家吃药等)。两国医疗费用上涨的不同之处是:在美国导致费用上涨的主要的原因是,新技术的使用、新药的使用和人口老龄化三个因素。而在中国导致医疗费用上涨的主要因素则是,人口的增长和人口老龄化、药品使用、医疗资源的滥用和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哪些是导致医疗费用上涨的合理因素,哪些是不合理因素。客观地说新技术新药有较高的研发成本,所以最初使用时价格高,这是合理的。在美国由于经济发达,部分人生活水平高,部分人有经济能力使用最新的医疗技术和最新的药品;而人口的增长和人口的老龄化,导致就医率的增高,这也是合理因素,人老病多,这是客观事实。不合理的因素则是医疗资源的滥用和浪费。美国自90年代中期以来,其医疗费用的基数虽然很大,但基本上保持稳定,没有出现大幅度上涨的现象,贫富差距拉大。
  2、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式
  中国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式相对来说相对单一,90%以上是由公立综合和专科医院提供的。医疗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而美国则不然,其提供医疗服务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分别不同层次不同方式,如医生诊所、公立医院、私立营利性医院、私立非营利性医院、护士之家、老人之家、诊断中心、医用设备供应中心和社区卫生中心等。
  3、医疗保险
  作为新兴经济体,中国目前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快速增加,有数据显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近十几年已经长了一岁多,婴儿和孕产妇的死亡率都控制得相当不错,被医疗保险覆盖的人群已达13.5亿人。美国的医疗保险事业相当发达,除了蓝盾和蓝十字之外,还有其他多种私人医疗保险方式,让人们有更多的选择。奥巴马在上台,曾提出过在把一些项目列为医保必须覆盖的基本项,即便是企业联合为他們员工所购买的医保计划,也需覆盖产妇生育和新生儿照顾、处方药、精神健康以及戒毒治疗等保险项目。此外,保险公司不能因为客户的先天健康问题,而收取更多保险费用。特朗普寻求放松对覆盖项目较少的简单医保计划的限制,目前此类医保计划的有效期仅有三个月。特朗普寻求对医疗保险体系进行自由市场化的改革。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修改奥巴马医保法案规定:允许小企业不受州界约束,联合起来为自己的员工购买更为便宜的医保计划,当然这样的医疗保险所受监管和覆盖项目都会缩水。事实上检测费用超3000美元的消息源于《迈阿密先驱报》的一则报道,其中提到一名迈阿密居民阿兹库尔1月曾到访中国,返回美国后出现流感症状,他担心自己感染新冠病毒,于是前往当地的杰克逊纪念医院就诊,诊断结果显示并未感染新冠病毒,整个诊疗费用共3270美元。这些费用大部分由保险公司承担,他个人支付了1400美元。杰克逊纪念医院发言人利迪娅阿莫雷蒂(Lidia Amoretti)向FactCheck网站表示,阿兹库尔的就诊过程包含了一次急诊,并检测了22种上呼吸道病原体。这名患者的流感检测呈阳性,在医院工作人员咨询佛罗里达州卫生部之后,他没有接受新冠病毒检测。
  4、医院管理
  由于美国是以市场机制配置医疗服务资源,其中80%的医院都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来经营,无论是营利性还是非营利性医院,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之中兴衰沉浮。而中国则相反,医院在各级政府医疗部门的领导之下只是表现为一种医疗资源使用的场所,医疗价格与成本持平,所以医院是否营利不影响其生存,政府通过特定的补偿机制对医院进行补偿。在医院管理方面另一个明显的不同就是,在美国95%以上医院管理者具有工商管理硕士和行政管理硕士学位,如果是医生或护士出身的管理者,一旦他们走上管理工作岗位,他们就专职搞管理工作,不再参与或从事临床的医疗工作。而中国则恰恰相反,几乎90%以上的医院院长是医生或者护师出身,当他们处在医院管理工作岗位上时,他们还要拿出一定的时间从事其本专业工作。换言之,他们处于一肩挑的工作状态。
  5、医疗机构的结构
  在美国,其明显的特点就是医生与医院,医院与药房是分开的。医院实际上是一个提供各种医疗设备和护理人员的一个“工厂”。病人看病,要通过保险公司分别付医生和医院的账单,买药又是另付。而在中国则又正好相反,医院、医生和药房三位是一体的,医生是医院的职工,医院包含药房,几乎公立医院是平价药品。而私立医院报销比例较高。
  如前所述笔者以为:一方面我们要学习借鉴一些市场经济国家通过市场配置医疗服务资源的经验教训;另一方面我们要抓住目前医疗卫生体制的优势,出台新的政策加以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北美报告.思考 | 特朗普为什么带头反对“奥巴马医保法案”?[EB/OL].https://www.sohu.com/a/282328278_164026,2018-12-17 04:24.
  [2]前线指挥所.美国政府为什么迟迟不给民众做核酸检测?有什么更深层的原因?[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0396794787407998&wfr=spider&for=pc,03-06.
  作者简介:
  王佳琦(1997-),汉族,男,天津人(籍贯天津),天津大学计算机学院学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美关系.
其他文献
证券市场在整个金融市场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上海交易所成立至今,我国的证券市场已走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证券市场也日益成熟和规范,近年来,我国的证券市场逐步开放,竞争日益激烈。目前,我国的证券公司业务经营模式同质化程度较高,自浮动佣金政策实施后,传统经纪业务的佣金率不断下滑,已接近券商的成本,部分券商更是开始实施“佣金包年”政策,行业
摘 要: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医疗行业得到较快发展,国家较为重视医院政工工作质量,主要是因医院政工工作能够有效提升医院服务质量。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逐渐成为了医院服务中较为重要部分。但是,传统医院政工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政工工作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会对医院整体服务质量的提高产生较大影响。为此,医院需要在网络化背景下对政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
期刊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和经济转型背景下,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加剧了银行服务业的竞争。政策环境发生的大改变、金融业激烈的竞争格局都要求商业银行进行改革转型,在这个过程中,无疑服务便成为产品高度同质化的银行业关注的焦点,提高服务质量已成为创建长期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因此,对商业银行服务质量进行科学、客观地评价尤为重要,如何对商业银行服务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如何建立一套适用于建行KY支行服务质量的评价体系
学位
摘 要:路基施工市公路工程建设的要点,同时也是施工研究管理的重要内容。路基稳定性决定着工程整体建设质量,关系着后期工程服务寿命,因此对施工技术的选择比较严格,必须要保证所选技术工艺符合现场地质水文条件,进一步来提高路基结构稳定性和强度。挡土墙技术在公路路基施工中比较常见,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可提高路基荷载能力,预防变形病害的发生。就挡土墙施工技术在公路路基工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确定技术要点与注意事项
期刊
客户经理制度最早被应用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是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的重要体现,也是其管理模式改革的发展方向。伴随银行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客户经理在提供金融服务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客户经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促进了商业银行的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不仅有利于改善和提高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质量,不断促进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式的创新,更有利于满足各种类型客户的个性化需要,从而进一步增强和提升商业银行
随着国家支持政策的不断深入,普惠金融在我国得到很大的普及,但随着普惠金融的深度发展和全面提升,普惠金融业务的发展遇到现实环境的诸多制约,如何降低相对较高的不良率,化解对冲金融风险,深入研究普惠金融的风险管理策略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目前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中央出资股份制银行在我行银行业体系中业务比重占比处于主导地位,普惠金融业务发展的好与坏有非常关键的影响。邮储银行作为
近年来,在经济形势新常态下,金融业同业竞争逐步升级,企业竞争的核心就是对人力资源的竞争,国有商业银行成为了争夺优秀人员的主战场,其占有市场份额被逐步瓜分,而以微信和支付宝为首的的诸多新网贷渠道的出现,更导致了近五年来人员的流失率节节攀升,金融行业正在进行着一次大规模的洗牌。青年员工思维活跃、个性独立、诉求多样,已经逐渐成为国有银行发展的主力军,离职率年轻化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邮储银行作为新晋的六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企业的不断发展,以“90后”、“95后”为代表的新生代员工已然成为我国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如何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是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问题。同时,受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文化巨大变革的影响,新生代员工在价值观、个性特点、工作方式等方面有着鲜明的特征,从而给我国传统的企业管理理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现实的挑战。P银行S银行2008年3月成立,较S市其他
随着全球化竞争态势日益激烈,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创新产品的迭代更新进入到了高速发展阶段。从技术、产品到服务,越来越多的企业聚焦到细分市场领域,向行业隐形冠军发展,寻找技术研发与产品开发的最佳平衡,以期在竞争中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企业对核心员工的创造性和主动性的依赖越来越重,企业间的竞争是产品的竞争、创新的竞争更是人力资源的竞争。企业采取怎样的绩效管理模式,以最大限度提高核心人员的人均效能,对于企业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阳光采购”的理念更加社会化和普及化。在集中规模采购和供应商一体化的战略伙伴关系要求的背景下,市场消费开始向着更加智能化和数字化的方向转型,传统的物资供应模式受到了空前严峻的市场挑战。为了提升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能力,企业亟需更加高效的管理模式,项目化管理作为适应目前市场竞争形势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型管理模式,其理论与实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企业的关注和应用。本文以BF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