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汕头成立大数据联合实验室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FQY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11日,汕头大数据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在汕头大学图书报告厅举行。汕头大数据联合实验室由汕头大学、汕头高新区管委会、汕头市大数据产业协会三方共建,利用汕头大学的科研队伍,高新区粤东大数据中心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同时通过汕头大数据产业协会连接汕头企业应用场景,推动政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企业转型升級。
其他文献
3月13日,记者从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上获悉,2019年山西将制定出台《山西省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实施方案》,以文旅融合为路径,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在资源开发、产品项目、公共服务、平台搭建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努力将文化和旅游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建设富有特色和魅力的文化旅游强省。   山西省文旅厅提出,今年山西省将找准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最大公约数、最佳连接点,推动文化和旅游理念
期刊
“上天入地”是人类的梦想。不久之前,嫦娥四号已经在月球背面着陆,探索深空的奥妙;而地球科学工作者也一直致力于揭示地球内部的秘密。  近日,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倪四道等研究人员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了地幔混合对流的重要证据,为揭示地球深部秘密提供了新线索。  1.不断“进化”的  地幔对流模式  基于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地球固体表面以下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如果把它们比作
期刊
就业是民生之本,诚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所言,在人口近14亿的大国,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至关重要。科技创新对就业的影响历来存在争论,在经济结构调整深化、劳动力总量高位运行,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下,厘清科技创新促进就业的机制尤为必要。  通过创造新的技能需求来创造新的岗位,是科技创新促进就业的重要方式。科技创新带来新产業,新产业提供新岗位,进而为劳动力的跨部门流动,特别是新就业人口提供好的去处。
期刊
英国《自然·生态与演化》杂志近日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暴露在较差水质中的珊瑚礁受干扰后的恢复速度较慢,且更易受到珊瑚疾病的感染。但研究发現,改善当地水质或能帮助部分珊瑚礁更好地抵抗气候变化引起的白化,不过,这并不足以拯救那些最具标志性的珊瑚礁。  研究团队认为,水质改善6%~17%或能减缓部分近岸海域珊瑚的预期白化速度。虽然这一改善水平在当地政府的改善计划范围之内,但实现的可能性并不大。研究人员
期刊
近日,海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海南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推进工作方案》要求,加快推进海南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以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为主题,打造具有國际影响力、特色鲜明的热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筑建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
期刊
今年,吉林省人社厅将加快完成新建30个返乡创业基地和5个以上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目标任务,提升创业担保贷款额度,落实好创业补贴政策,吸引更多農民工返乡创业,鼓励引导大学生以农业农村为舞台到基层就业创业,全力推动形成返乡创业新高潮。
期刊
从华北电力大学的一名学者,到包头青山电器的一名实业家。周健42岁时的一次选择,让他的生活展现出不一样的风景。  2007年9月,注册成立包头华电博瑞电力自动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2010年5月,以100%股权收购了包头青山电器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山电器);2017年2月,成功打造“青电云”智慧能源云服务平台。  如今,在周健的带领下,仅“青电云”项目就在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1.51亿元,带动就
期刊
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吗?这个问题一度引发全民热议。虽然目前人工智能正在快速提“智”,但是这不代表它真的很聪明。相反,很多时候它还很傻很天真,仍然需要向人脑学习。  近日,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教授希蒙·厄尔曼发文表示,相信神经科学能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进一步的助力。那么,人工智能和神经科学究竟有什么关系?神经科学到底如何进一步助力人工智能发展?深度融合神经科学的人工智能将发生哪些变化? 
期刊
地幔(Mantle):地质学专业术语,是指地壳下面是地球的中間层,厚度约2865公里,主要由致密的造岩物质构成,这是地球内部体积最大、质量最大的一层。地幔又可分成上地幔和下地幔两层。  上地幔顶部存在一个地震波传播速度加快的层(莫霍面),岩石圈(岩石圈指地壳和上层地幔顶部)以下称为软流层(Asthenosphere),推测软流层是由于放射性元素大量集中,蜕变放热,使岩石高温软化,并局部熔融造成的,
期刊
滇池污染底泥处理、遥感测绘、生物医药……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院士3月14日在接受采访时告诉笔者,武汉大学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走出校园服务社会,但参差不齐的评估结果,给学校决策者带来了压力。  “我们累计有几百项专利,最后能被企业变成产品,或者变成应用成果的却寥寥无几。”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林院士越来越感到,从事成果转移转化的专业人才“输血”体系不足、专业平台的“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