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憩室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分析

来源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moshi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回顾性对比分析胎儿、儿童与成人心室憩室的超声心动图特征,探讨憩室的诊断和预后评价要点。

方法

总结和对比分析8例胎儿、3例儿童以及14例成人心室憩室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回顾其临床资料和术中所见等,并对胎儿心室憩室进行追踪随访。

结果

胎儿心室憩室和儿童心室憩室均为单发。成人14例患者中有3例为多发憩室。单发的成人心室憩室与胎儿组比较,憩室与相应心室面积之比(P=0.021)、相应心室缩短分数(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例合并心律失常和心电图改变的憩室均为纤维型。2例多发憩室伴有左心功能不全。胎儿心室憩室随访,2例出生,3例引产,3例失访。3例儿童心室憩室和2例成人心室憩室进行了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结论

超声心动图作为一种非创伤性技术,能够发现不同年龄段、尤其是胎儿的不同类型心室憩室的特征表现及其他伴发心脏异常,为预后咨询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了解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部分临床病理参数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2例HAM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根据文献复习分为上皮样型、经典型和脂肪为主型,并通过变量分析比较各参数与肿瘤分型的相关性。对165例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病例进行随访,并对病理学参数与预后关系进行分析。结果HAML好发于女性(男女比为1∶4),发病年龄17~77岁(中位年龄46岁),肿瘤最大径0
目的通过IMRT降低直肠癌患者放疗区域造血活性骨髓的受照射剂量,以其减轻在同期放化疗期间的急性血液不良反应。方法前瞻性入组直肠癌初治患者,根据盆腔核磁图像确定造血活性骨髓分布并勾画,并对其进行剂量限定(V5<95%,V10<90%,V20<80%,V30<65%),新辅助治疗方案为IMRT同期化疗(95%PTV50 Gy分25次,2 Gy/次),同期每周奥沙利铂50 mg/m2,卡培他滨每天165
目的分析三维超声IGRT系统(3DUS-IGRT)日常工作的稳定性和精确度,为软组织肿瘤放疗的临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用专用校准模体对3DUS-IGRT系统进行连续1年的校准与质控,探索超声引导设备日常质控的方法并监测其稳定性和精度。结果模体位置误差在3DUS-IGRT系统的模拟定位工作站(Sim工作站)与图像引导工作站(Guide工作站)均≤1 mm。结论三维超声IGRT系统在整套严格且正确的校准
澳门地区肿瘤放射治疗设备、人员、技术等情况的进展,简单描述澳门地区肿瘤放射治疗学创建与发展过程,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简单清晰的脉络。这样即是对澳门地区肿瘤放疗学发展的宣传与肯定,也更是为扩大放射肿瘤学科交流和发展提供契机。
目的对直线加速器的MLC叶片到位精度进行验证和精确调整。方法使用IBA公司的StarTrack电离室阵列测量医科达直线加速器Precise的MLC叶片到位精度,对超出精度许可范围叶片进行精确调整。结果对MLC叶片调整后,拍摄其offset位置的验证胶片,分析表明MLC叶片到位精确。结论通过此方法对直线加速器MLC到位精度进行测量和校准,简单方便,满足直线加速器对MLC到位精度要求。
目的准确的分期系统对癌症的治疗至关重要。随着癌症分期和治疗方法的演变,需要不断评价分期的适用性和改进性。方法基于第7版AJCC/UICC分期回顾性分析香港和中国大陆2个肿瘤中心收治的1609例接受调强放射治疗的首诊无转移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核磁共振分期评估。结果无其他T3、T4期解剖结构受侵患者中,伴有咀嚼肌间隙(翼内肌和/或翼外肌)侵犯、椎前肌侵犯及咽旁间隙侵犯的三组患者之间O
目的合成靶向整合素αvβ6的光声成像及荧光成像的双功能探针。方法用吲哚氰绿-羟基琥珀酰亚胺(ICG-NHS)与胱氨酸结肽反应生成ICG-结肽探针,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仪(RP-HPLC)分离出探针,质谱仪及光谱仪检测探针的分子量及最大吸收波长;光声成像仪及荧光成像仪检测不同浓度探针的光声信号及荧光信号;评估探针在激光照射下的稳定性;使用整合素αvβ6阳性和阴性的细胞进行细胞摄取实验,从而评估探针对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Ⅰ型胸骨后甲状腺肿微波消融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的13例Ⅰ型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对13例患者47枚结节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术中利用"热阻断血流"方法,预防患者出现严重出血;利用"液体隔离带"和"杠杆撬离"方法有效保护甲状腺周围重要结构免受热损伤;利用"少量残留法"避免气管痉挛或塌陷。术后第1、3、6、12个月进行随访,监测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