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的再认识

来源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z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SRHC)是肝癌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死率高达50%~80%[1].如能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我科1990年1月至2006年6月收治SRHC病人23例,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1.病例资料:病人,女,60岁,因"体检发现肝占位10 d"于2006年7月4日入院.  病人10 d前在外院体检,行腹部超声示肝尾叶可见一大小4.1 cm×3.9 cm的低回声区,边界尚清,内部回声不均匀,肝内实质占位(性质待定)。
期刊
自Spencer Wells于1887年开展首例脾脏切除术至今虽已有100余年,但无论是病理脾还是外伤脾的脾脏切除术,一直沿用传统的脾脏切除术,该术式虽然有其很大的优越性,但对于复杂脾脏尤其是对侧支循环比较丰富的巨脾,该术式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术者必然要面临出血、胰漏、胃漏、结肠漏以及术后脾静脉血栓[1]等危险。
期刊
该研究的目的是报道欧洲两个肝胰胆外科中心在胰十二指肠切除过程中进行血管切除的经验,并且评估结果及预后因素。
期刊
目的 探讨胰腺手术后胰漏的治疗方式.方法 前瞻性收集42例胰腺手术后病人的腹腔内引流液行淀粉酶测定,严格以术后3 d或者以上,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测定值大于正常血清淀粉酶测定值上限3倍作为胰漏诊断标准,将术后出现胰漏的病人分为3级,针对不同分级采用具体的治疗措施.结果 42例病人中有12例出现胰漏,发生率为28.5%.其中I级胰漏8例,占胰漏的66.67%;Ⅱ级胰漏4例,占胰漏的33.33%;未见Ⅲ级
肝脏是人体中独特的器官,这种独特性表现在肝脏的再生能力上.正常成人的肝脏细胞大多数处在静息期,只有约1/20 000的肝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1]。
期刊
胆漏是肝胆外科并不少见的并发症,随着腹腔镜胆总管手术的开展,胆漏发生的几率明显增加,我院自2004年3月至2006年6月完成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LCBDE)36例,术后发生胆漏4例,现报告如下。
期刊
胆囊结石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饮食习惯、经济状况和地域特征不同,其临床特征、病理类型不尽相同.本文对新疆克拉玛依地区2030例胆囊结石总结如下。
期刊
原发性胆囊癌是胆系常见的一种高度恶性肿瘤,本病早期多无症状,一旦临床发现多属晚期,易发生肝脏直接浸润和周围脏器侵犯,并易于发生淋巴结转移,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及5年生存率差。近年来,随着对胆囊癌转移方式研究的深入,以及现代外科综合技术的不断发展,晚期胆囊癌的手术切除率和术后生存期均有明显的提高。
期刊
目的 检测并分析原发性肝细胞癌病人组织中螺杆菌的存在情况.方法 取配对的80对肝癌、癌旁组织标本及13例正常肝组织标本,抽提组织DNA,分别以细菌特异性和螺杆菌属细菌特异性16SrRNA基因引物进行巢式PCR检测,RCR产物T-A克隆后进行测序和基因进化树分析;对16SrRNA基因归属于幽门螺杆菌的组织样品,PCR检测幽门螺杆菌特异性26KDa基因及cagA、vacA、rps4、glmM四个功能相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肝外伤特别是严重肝外伤处理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创伤处理新概念的确立和治疗方法的改进已使Ⅲ、Ⅳ级肝损伤的死亡率降至10%以下[1],但严重肝外伤所导致的死亡在基层医院死亡病例中仍占据较高比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