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第二語言习得过程复杂,实质是学习一种英语思维方式,其中包括单词意义、语法和发音的习得。本文以单词记忆为例,利用客观存在思维过程的现实基础以及思维逻辑,说明一种英语单词的记忆方式,达到探讨利用思维逻辑习得英语的目的。
关键词:思维逻辑记忆法;理解记忆法;拼读法;听觉记忆;视觉记忆;动觉记忆
作者简介:李光辉(1973-),男,山东青州人,潍坊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山东 潍坊 261061)
第二语言习得是语言学习者内化该语言系统的过程,实际是在学习一种英语思维。无论东方人还是西方人,所处的地球环境相同,千百万年来,长期进化发展的生活环境也大体一致。无论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是人类文明,以人类共同的生理特征为思维的物质基础。这就决定了各种语言系统所指代的内容大同小异。也就是说,各种语言系统的深层结构和内在思维逻辑相似,只是具体思维方法和具体事物名称即所指存在差异。利用母语和第二语言两种语言系统的内在思维逻辑和思维的客观现实基础,完成第二语言系统与母语系统的单词意义,发音及语法的比较转换,并纳入个人的母语知识结构,将是事半功倍的语言学习方法。本文主要讨论汉语与英语词汇的比较记忆。
让我们先看一下英语词汇的理解记忆。
一、指代具体事物的词汇
在我们的母语——汉语和第二语言——英语之间的这种最简单的词汇对应,可以用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作为联想的中介,把词汇对应起来,就可以很快地把两个意义相同的词汇联系起来,从而帮助记忆英语词汇。虽然英语词汇和汉语词汇所指代的是同一事物,但在样式等方面可能有所出入,比如说“板凳”,中国古代的板凳,大多为长长的窄窄的面板加四条支架的木制坐具,在英国同样的物件则敦实得多。两者大体指同一事物,那么汉语的板凳则可以叫做bench。在学习英语bench这个词汇时,就需要把汉语中的对应词加上想象加以联系,帮助记忆即可。一般我国初中阶段英语教材中的名词、代词、形容词、部分动词大多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联想对象或现实生活图像加以想象,俯拾皆是,如:table,chair, potato, I, He, She, colorful, hungry thirsty, look, work, listen大多为此类。但是,作为象形文字的传人,可爱的是,初次接触一种全新的字母文字时,好多学生都把这些单词注上相应的单音节汉字,连缀为该词的相近发音,加以注音,就像我国古代给古汉语字注音的反切法一样,比如tomato——“它嘛偷”,久而久之,形成不太地道的洋泾浜式的英语发音。诚然,面对完全生疏的另一套语言系统的拗口发音,偶尔加以“反切”,可以增加英语的亲近感,增加学习兴趣,但是如果大量使用这种中式发音转换,无疑会大大增加记忆的内容:要回想起tomato这个词,我们会首先回忆起“它嘛偷”这个临时构成的汉语固定格式,然后再进而转到想起西红柿的英语发音,最后再回忆起它的一个个英语字母组合或拼写规则下的一个个字母(有这最后一步的话还好)。也就是说,这凭空给一个单词的记忆工作增加了一道手续,不仅增加了记忆的工作量,而且不利于适应和掌握英语的发音方法。经过长期的单音训练,在个人心中形成英语发音规则的知识结构,这是英语入门的基本一环。只要循序渐进,在学习音标时按照对比音节的发音反复训练,对初学英语的小学生来说,半年即可掌握这种记忆单词和发音相结合的方法——音节拼读法。在学习初级阶段英语单词时期,我们还经常用到机械记忆单词的方法。也就是说要在影像联想到单词的生活实物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拼读法记住单词的拼写字母,最后把词义和单词在大脑中固化为牢固的联系,为了达成这种固定联系我们就需要反复对比记忆,可以用到这些具体方法:词形相近,如:light night might right sight slight fight wright;词义相近,如:speak,talk say;相反, 如:up down, high low;相关的同类词汇,如:family,包括mother,father,brother sister daughter child baby cousin niese uncle aunt,又如:weather,包括wind rain snow storm hailstorm thunder lightning typhoon twister等等。我们可以把各种记忆方法相结合来强化单词的记忆。这些方法都是在理解记忆法的基础上,对词汇进行的对比强化记忆。这种根据我们生活实践形成的固有思维逻辑来帮助记忆单词的方法是根本的方法,需要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结合多种单词强化记忆方法,最终把词汇记牢,同化,内化,才能形成个人的英语词汇库和知识结构。
二、抽象意义单词的记忆:意义记忆法
对于没有具体事物形象作为联想对象的单词,只能把它的意义与该英语词汇的词形对应起来加以机械记忆。这种记忆工作,在记忆英语中对应具体事物名称的单词时期即英语学习初期阶段,也是要经常用到的。即使把有形象的事物作为联想对象加以记忆,该意义或者具体事物的形象仍然要与该字母文字的单词相联系来一个一个字母或者一个一个字母组合地记忆。如live——居住(生活)。一般学生在记忆该项词义时,大多以现实世界中的生活体验为基础理解:我们小时候都有居住在某地某生活小区的经历。理解后就很容易记忆,再对应上这一英语形式——l-i-v-e即可。再如,come go——“来,去”这种简单的动作概念,在学生心中从幼时以来早已根深蒂固。所以记忆起来就很容易。再比如说“时间”的英语单词是time,但是,它有多种词义,那么就要对应着它的多重含义加以理解:在“The times are different”或者“In time of peace”中time就是“时代,时期”的意思;在“She is near her time”中,time指的是固定的时间(就是死期),在“Beat time、 The umpire called time”中time也是这个意思,汉语要说节拍或暂停。这些还是比较简单的词汇,对于高级阶段的词汇来说,就不是很好理解和记忆了,这需要从该词汇的初期意义开始理解,然后理解它的深一步的书面语意义,直至它的多重引申意义。比如:emerge “出现”,英语解释为:You emerge, you come out from a place where you could not be seen. 从这个例句来理解,该词意义比较容易记忆。用初级阶段的词汇来对应就是“come out”,这里是说人的出现,出来。这个词汇是个高端书面语的词汇,这样的词汇如果有对应的初级词汇,那么利用与它相对应的初级词汇联系记忆,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就是利用同义词的记忆方法。例句:
I saw the woman emerge from a shop.
但是,emerge同样可以指示事物或现象观念的出现:
When something such as industry or a political movement emerges, it come out into being or existence.
Large-scale industry emerged only gradually.
再如,emigrate移居,应用初级阶段词汇的英语解释是:if you emigrate, you leave your place or country to live in another place.例句:
The encouragement given to emigrate.
She emigrated to canada with his parents in the year of five.
三、运用思维逻辑记忆单词的过程
slip的本义是:If you slip, you accidentally slide and you lose your balance.(Collins cobuild essential English dictionary)
(1)汉语翻译做“滑(倒)”。
He slipped on the ice.
I slipped on the snow and sprained my ankle.
(2)如果指物品,打滑就是滑落。汉语的直接解释是滑出(进)原位。
The bottle slipped out of my hand.
She pulled up her sock which had slipped down.
(3)如果指人采用一个滑的动作进入(放入)某物。
She slipped into her pajamas.
Slip on your coat.
滑进睡衣,滑上外套。在我们生活中,这两个动作都存在。这是一种客观现象,但汉语不这么说。那么用本意来理解,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动作加以联想,想象。再把它纳入汉语固有知识结构,就是“穿上”嘛!(很快地)。这样就容易理解,容易记牢。
(4)如果指人“滑”到某处,同样,以人的共同思维逻辑,即“快而悄悄的动”这个客观现实动作为基础。然后把它纳入汉语思维,就叫“溜走”嘛!这个英语义项也就容易记忆了。英语的直接解释是:If youslip somewhere, you go there quickly and quickly.(此处需加例句)
(5) 如果指人滑某物到某处,这也是用“滑”这一迅速而突然的动作而做的不同应用。(You slip something somewhere ,you put it quickly in a way that does not attact attention.)
He slipped it quickly into his pocket.
Judy slipped me a note (A note to me).
(6)至于事物滑出我们的思想,是再引申,引申为事物在人脑思想上的滑落,汉语同样的意义表达是忘记。
The idea slipped in my mind at htat time.
He carelessly let slip the information in a conversation with a journalist.
(7)Slpper(拖鞋),Slip on (套衫),Slip over (套头衫)是由滑引申出的名词。
最后,根据心理学中对记忆类型的研究论述,我们在运用逻辑思维对单词一一加以理解记忆的同时,还要结合听说读写,巩固记忆成果。也就是说,除了看听和想,还要说读写。根据感觉器官在记忆中的作用,可将记忆类型分为视觉记忆、听觉记忆和动觉记忆。从学习外语的角度来说,动觉记忆就是说读写。“看听”当然就是视觉记忆和听觉记忆了。“想”就是运用思维逻辑的记忆也就是理解记忆。对于每个学生个体来说,有的人视觉记忆强,有的人听觉记忆强,随着年龄的增长,逻辑思维为主的抽象记忆在加强,所以学生在词汇学习中,要眼看,耳听,手写,嘴说,口读,多种感官齐抓共管,多种感官相结合的记忆比单一感官记忆的效率要增加许多倍。我们有了记忆单词的好方法,有了单词识记能力,接下来就是多种方法的运用了。前面提到要通过单词读音和拼写规则记单词的拼法,要通过思维逻辑加强对意义的理解记忆,最后还要通过语法规则记住某些词形的变化。另外,还要把单词放到句子中理解记忆,放到各种固定搭配中练习,连单词带句子一块记忆。这样才能做到学了就会用,学到地道的英语,学到地道的英语运用,不致说出写出中式英语句子和搭配。
另外,我们在培养学习和记忆单词正确方法的同时,还要提高学习单词的信心。首先要树立一个观念,就是记住的单词会自然遗忘的。记住单词并不难,遗忘单词的现象也会时常发生。遗忘现象只是表明单词已经记住了,不过记得不熟,复习得不够,因而又忘掉了。在学习词汇上要有耐心,多练习,勤复习。
参考文献:
[1]COLLINS COBUILD ESSENTIAL ENGLISH DICTIONARY[K]..
[2]大學生英语词典[K].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3]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教出版社,1983.
(责任编辑:刘辉)
关键词:思维逻辑记忆法;理解记忆法;拼读法;听觉记忆;视觉记忆;动觉记忆
作者简介:李光辉(1973-),男,山东青州人,潍坊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山东 潍坊 261061)
第二语言习得是语言学习者内化该语言系统的过程,实际是在学习一种英语思维。无论东方人还是西方人,所处的地球环境相同,千百万年来,长期进化发展的生活环境也大体一致。无论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是人类文明,以人类共同的生理特征为思维的物质基础。这就决定了各种语言系统所指代的内容大同小异。也就是说,各种语言系统的深层结构和内在思维逻辑相似,只是具体思维方法和具体事物名称即所指存在差异。利用母语和第二语言两种语言系统的内在思维逻辑和思维的客观现实基础,完成第二语言系统与母语系统的单词意义,发音及语法的比较转换,并纳入个人的母语知识结构,将是事半功倍的语言学习方法。本文主要讨论汉语与英语词汇的比较记忆。
让我们先看一下英语词汇的理解记忆。
一、指代具体事物的词汇
在我们的母语——汉语和第二语言——英语之间的这种最简单的词汇对应,可以用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作为联想的中介,把词汇对应起来,就可以很快地把两个意义相同的词汇联系起来,从而帮助记忆英语词汇。虽然英语词汇和汉语词汇所指代的是同一事物,但在样式等方面可能有所出入,比如说“板凳”,中国古代的板凳,大多为长长的窄窄的面板加四条支架的木制坐具,在英国同样的物件则敦实得多。两者大体指同一事物,那么汉语的板凳则可以叫做bench。在学习英语bench这个词汇时,就需要把汉语中的对应词加上想象加以联系,帮助记忆即可。一般我国初中阶段英语教材中的名词、代词、形容词、部分动词大多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联想对象或现实生活图像加以想象,俯拾皆是,如:table,chair, potato, I, He, She, colorful, hungry thirsty, look, work, listen大多为此类。但是,作为象形文字的传人,可爱的是,初次接触一种全新的字母文字时,好多学生都把这些单词注上相应的单音节汉字,连缀为该词的相近发音,加以注音,就像我国古代给古汉语字注音的反切法一样,比如tomato——“它嘛偷”,久而久之,形成不太地道的洋泾浜式的英语发音。诚然,面对完全生疏的另一套语言系统的拗口发音,偶尔加以“反切”,可以增加英语的亲近感,增加学习兴趣,但是如果大量使用这种中式发音转换,无疑会大大增加记忆的内容:要回想起tomato这个词,我们会首先回忆起“它嘛偷”这个临时构成的汉语固定格式,然后再进而转到想起西红柿的英语发音,最后再回忆起它的一个个英语字母组合或拼写规则下的一个个字母(有这最后一步的话还好)。也就是说,这凭空给一个单词的记忆工作增加了一道手续,不仅增加了记忆的工作量,而且不利于适应和掌握英语的发音方法。经过长期的单音训练,在个人心中形成英语发音规则的知识结构,这是英语入门的基本一环。只要循序渐进,在学习音标时按照对比音节的发音反复训练,对初学英语的小学生来说,半年即可掌握这种记忆单词和发音相结合的方法——音节拼读法。在学习初级阶段英语单词时期,我们还经常用到机械记忆单词的方法。也就是说要在影像联想到单词的生活实物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拼读法记住单词的拼写字母,最后把词义和单词在大脑中固化为牢固的联系,为了达成这种固定联系我们就需要反复对比记忆,可以用到这些具体方法:词形相近,如:light night might right sight slight fight wright;词义相近,如:speak,talk say;相反, 如:up down, high low;相关的同类词汇,如:family,包括mother,father,brother sister daughter child baby cousin niese uncle aunt,又如:weather,包括wind rain snow storm hailstorm thunder lightning typhoon twister等等。我们可以把各种记忆方法相结合来强化单词的记忆。这些方法都是在理解记忆法的基础上,对词汇进行的对比强化记忆。这种根据我们生活实践形成的固有思维逻辑来帮助记忆单词的方法是根本的方法,需要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结合多种单词强化记忆方法,最终把词汇记牢,同化,内化,才能形成个人的英语词汇库和知识结构。
二、抽象意义单词的记忆:意义记忆法
对于没有具体事物形象作为联想对象的单词,只能把它的意义与该英语词汇的词形对应起来加以机械记忆。这种记忆工作,在记忆英语中对应具体事物名称的单词时期即英语学习初期阶段,也是要经常用到的。即使把有形象的事物作为联想对象加以记忆,该意义或者具体事物的形象仍然要与该字母文字的单词相联系来一个一个字母或者一个一个字母组合地记忆。如live——居住(生活)。一般学生在记忆该项词义时,大多以现实世界中的生活体验为基础理解:我们小时候都有居住在某地某生活小区的经历。理解后就很容易记忆,再对应上这一英语形式——l-i-v-e即可。再如,come go——“来,去”这种简单的动作概念,在学生心中从幼时以来早已根深蒂固。所以记忆起来就很容易。再比如说“时间”的英语单词是time,但是,它有多种词义,那么就要对应着它的多重含义加以理解:在“The times are different”或者“In time of peace”中time就是“时代,时期”的意思;在“She is near her time”中,time指的是固定的时间(就是死期),在“Beat time、 The umpire called time”中time也是这个意思,汉语要说节拍或暂停。这些还是比较简单的词汇,对于高级阶段的词汇来说,就不是很好理解和记忆了,这需要从该词汇的初期意义开始理解,然后理解它的深一步的书面语意义,直至它的多重引申意义。比如:emerge “出现”,英语解释为:You emerge, you come out from a place where you could not be seen. 从这个例句来理解,该词意义比较容易记忆。用初级阶段的词汇来对应就是“come out”,这里是说人的出现,出来。这个词汇是个高端书面语的词汇,这样的词汇如果有对应的初级词汇,那么利用与它相对应的初级词汇联系记忆,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就是利用同义词的记忆方法。例句:
I saw the woman emerge from a shop.
但是,emerge同样可以指示事物或现象观念的出现:
When something such as industry or a political movement emerges, it come out into being or existence.
Large-scale industry emerged only gradually.
再如,emigrate移居,应用初级阶段词汇的英语解释是:if you emigrate, you leave your place or country to live in another place.例句:
The encouragement given to emigrate.
She emigrated to canada with his parents in the year of five.
三、运用思维逻辑记忆单词的过程
slip的本义是:If you slip, you accidentally slide and you lose your balance.(Collins cobuild essential English dictionary)
(1)汉语翻译做“滑(倒)”。
He slipped on the ice.
I slipped on the snow and sprained my ankle.
(2)如果指物品,打滑就是滑落。汉语的直接解释是滑出(进)原位。
The bottle slipped out of my hand.
She pulled up her sock which had slipped down.
(3)如果指人采用一个滑的动作进入(放入)某物。
She slipped into her pajamas.
Slip on your coat.
滑进睡衣,滑上外套。在我们生活中,这两个动作都存在。这是一种客观现象,但汉语不这么说。那么用本意来理解,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动作加以联想,想象。再把它纳入汉语固有知识结构,就是“穿上”嘛!(很快地)。这样就容易理解,容易记牢。
(4)如果指人“滑”到某处,同样,以人的共同思维逻辑,即“快而悄悄的动”这个客观现实动作为基础。然后把它纳入汉语思维,就叫“溜走”嘛!这个英语义项也就容易记忆了。英语的直接解释是:If youslip somewhere, you go there quickly and quickly.(此处需加例句)
(5) 如果指人滑某物到某处,这也是用“滑”这一迅速而突然的动作而做的不同应用。(You slip something somewhere ,you put it quickly in a way that does not attact attention.)
He slipped it quickly into his pocket.
Judy slipped me a note (A note to me).
(6)至于事物滑出我们的思想,是再引申,引申为事物在人脑思想上的滑落,汉语同样的意义表达是忘记。
The idea slipped in my mind at htat time.
He carelessly let slip the information in a conversation with a journalist.
(7)Slpper(拖鞋),Slip on (套衫),Slip over (套头衫)是由滑引申出的名词。
最后,根据心理学中对记忆类型的研究论述,我们在运用逻辑思维对单词一一加以理解记忆的同时,还要结合听说读写,巩固记忆成果。也就是说,除了看听和想,还要说读写。根据感觉器官在记忆中的作用,可将记忆类型分为视觉记忆、听觉记忆和动觉记忆。从学习外语的角度来说,动觉记忆就是说读写。“看听”当然就是视觉记忆和听觉记忆了。“想”就是运用思维逻辑的记忆也就是理解记忆。对于每个学生个体来说,有的人视觉记忆强,有的人听觉记忆强,随着年龄的增长,逻辑思维为主的抽象记忆在加强,所以学生在词汇学习中,要眼看,耳听,手写,嘴说,口读,多种感官齐抓共管,多种感官相结合的记忆比单一感官记忆的效率要增加许多倍。我们有了记忆单词的好方法,有了单词识记能力,接下来就是多种方法的运用了。前面提到要通过单词读音和拼写规则记单词的拼法,要通过思维逻辑加强对意义的理解记忆,最后还要通过语法规则记住某些词形的变化。另外,还要把单词放到句子中理解记忆,放到各种固定搭配中练习,连单词带句子一块记忆。这样才能做到学了就会用,学到地道的英语,学到地道的英语运用,不致说出写出中式英语句子和搭配。
另外,我们在培养学习和记忆单词正确方法的同时,还要提高学习单词的信心。首先要树立一个观念,就是记住的单词会自然遗忘的。记住单词并不难,遗忘单词的现象也会时常发生。遗忘现象只是表明单词已经记住了,不过记得不熟,复习得不够,因而又忘掉了。在学习词汇上要有耐心,多练习,勤复习。
参考文献:
[1]COLLINS COBUILD ESSENTIAL ENGLISH DICTIONARY[K]..
[2]大學生英语词典[K].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3]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教出版社,1983.
(责任编辑:刘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