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比教材走得远——由“鸡兔同笼问题”引发的思考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fan19860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学者指出: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的学科知识视野,是数学课程改革的相关实践给予的一个重要启示与教训。因此,在实践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审视自身的知识结构与课程内容的现实,努力做到对整个课程内容体系的“全景”把握,俯瞰自己所教学的课程内容。下面将以具体的课程内容“鸡兔同笼问题”来谈谈我的一些探索和思考。
其他文献
能力与素质是现代教育的培养要求,本文从地理教学模式的转变、地理图标的运用和地理教学的实践性分析了提高学生能力的策略。
本文对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作者在VFP6.0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实践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方法和体会,总结了该方法引入课堂后取得的良好教学效
从黑体辐射遇到的困难出发,介绍了普朗克为解决这一困难而提出能量子概念的过程,并阐述了能量子概念的提出的意义以及给我们的启发。
基于升降轨道Envisat ASAR影像,利用两轨法D-InSAR技术获取了2003年12月26日伊朗巴姆帆6.5地震的同震雷达视线向形变场,同时利用方位向像素偏移技术获取了降轨的同震方位向偏移
利用长期连续GPS时间序列分析连续站和流动站速率的可靠性,研究不同时间长度和起算位置对连续站速率的影响,以及观测周期和时间跨度对流动站速率的影响,总结了要获取可靠速率所需的时间:连续站3~4年数据拟合得到的水平速率可靠性在±1 mm/a以内;流动站达到相同精度至少需要5~6年数据积累,垂向速率的变化范围大于±3 mm/a。
针对岩土工程建设的技术问题,在介绍技术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分别对技术应用现状、选用原则和发展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技术发展方向,以此为编制合理的岩土工程施工技术方案,保障
高等院校中的非专业的中文教学,内容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中国语言文字的教授与研究;一是中国古今文学作品的学习与鉴赏。近十多年来,人们站在哲学的高度,从各个方位、各种角度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不断进步,信息技术被广泛普及与应用,不论是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以及生产中,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帮助,对于农村初中教学来说,有效的将信息技术融入日常的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知识学科,数学问题相对复杂,所以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农村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可以有效的将较为复杂的数学知识,以一种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更好的提高学习数学以及解决数
基于动力学法,研究联合GRACE卫星精密轨道及距离变率数据反演地球重力场的方法,该方法可对重力位系数及卫星初始状态误差同时进行有效校正。通过对各观测值模拟不同的随机误差,研究了不同精度观测值联合反演所能达到的精度,以及用相同精度的观测值进行联合反演时不同采样率对反演结果的影响,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联合反演模式下,当距离变率精度为1μm/s,卫星位置精度为2~3 cm,速度精度为0.1~0.5 mm/
计算教学比较枯燥乏味,学生难免有无趣之感.因此,针对计算教学中最难的“退位和连续退位减法”内容,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进行算理的理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