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中职美术产教融合的实施路径探究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712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职业教育整体处于转型期的背景下,产教融合以一种更契合当前职业教育要求的态势在中职院校得到普及,它关注人才培养的全面性,使人才的培养模式转向应用型。该文以美术专业为研究对象,探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中职美术产教融合的实施路径,意在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和职业需求的人才,提升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
其他文献
莫霍利纳吉是德国包豪斯学院早期的教师之一。年轻时,他的设计风格偏向实用艺术和大众化的设计,而后又接受了康定斯基和立体主义的影响,逐步推动构成主义发展迈向巅峰。该文以莫霍利纳吉的设计作品为例展开论述,从形、色、空间三个角度探讨其设计对构成主义的应用。
在产品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培养与训练学生的审美能力,将美育贯穿到整个产品设计专业教学课堂。该文作者认为,教师在产品设计专业教学设计上要做到“三真”,在课堂组织上要做到“四有”,在课外实践中注意加强“三个引导”,由此阐述在产品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美育的渗透,以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专业素养。
在当今时代,八大美院以及众多综合类院校设立了漆艺专业学科或基础课,为这一传统艺术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许多大专院校还设立了漆画艺术、漆器艺术的本硕专业,招收专业学习漆艺的本科生、研究生。而漆艺从传统工艺到成为美术理论派系的成员,也为漆艺在当代艺术中的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漆艺教学作为当代高校专业艺术学科教育中的一部分,由于起步晚、发展时间较短、受重视程度低、教学投入少、培养人才模式不同、教学大纲难以统一等原因,相关教学目标、培养方向等难以得到明确,部分高校的漆艺教学在课程设置、教材选择、师资引进、课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对绘画技巧、绘画过程的科学示范使学生逐步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更积极主动地参与美术学习。教师要认识到实物示范和过程示范的作用并加以科学运用,通过现场操作让学生掌握基本技巧,引导其欣赏经典作品,进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示范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示范的程度和难度要适合学生,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绘画水平。
目前,部分关于街区景观的研究停留在物质层面,没有过多地考虑人们对街区的情感需求。随着交互景观理念的发展、人们对街区景观质量要求的提高,现代社会对街区景观空间需求也逐步增长。该文通过探讨交互景观设计策略,拓展人与设施、人与景观、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渠道,激发人们的想象力,促进街区景观设计的发展,以此使人们在交互体验中获得本能、行为以及反思几个层次的满足。
现阶段的初中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由于部分教师没有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以致教学质量受到了影响。该文基于元认知视角,阐述初中美术欣赏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相关教学创新方法,希望能为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的发展提供有益思路。
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创新和创造力是设计的核心素养,这对景观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在当下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景观设计
广告设计教学在前期对学生进行信息处理的相关训练后,往往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信息解读、分析、重构方法,形成了信息分析能力、文案撰写能力、信息图表设计能力。广告设计教学后期要体现视觉分流设计的价值,使学生掌握字体设计、插图设计、摄影、编排设计等专业基础知识的应用技能,培养其整合与统筹执行能力。
展示空间是人类文化呈现的重要载体,人们尤为看重空间体验感受。该文分析多个展示空间的叙事性设计,阐释如何将空间以更加生动、明确的形式展示给体验者,以期构建与当下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情感体验需求更契合的叙事性展示空间。
该文探究美术学科初小衔接的教学方法,阐明做好初小衔接美术教育对增强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等具有重要且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