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指导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2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我们要研究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可行性,不断积累语言因素,拓展知识面,激发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养成良好习惯,切身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积累语言 拓展知识面 提高能力
  
  英语教学的实践证明,要使学生学好英语,培养和提高英语能力,单靠教材内有限的词汇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小课堂”与“大课堂”紧密结合起来。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早有定论:“在小学里,独立阅读在学生的智力发展、道德发展和审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困惑
  我们常把大量的时间、精力用于知识点的传授和操练,而专门的阅读训练和技巧为核心的阅读能力训练并不足,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在对学生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在阅读方面没有有效方法,缺乏指导与训练,有70%-80%的学生希望学习阅读方面的知识与技巧,在如何掌握阅读方法、如何选择课外读物方面能够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
  二、英语阅读教学内容及材料的选择
  1.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和年龄特征。我们选择的读物应从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配合精读教材的教学。低年级选择阅读配图、绕口令等。中高年级可选择有一定篇幅的小短文。
  2.体裁多样,可以配以故事插图。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扩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并能增强学生适应各种阅读材料的能力。
  3.阅读教材的选择还要注意知识性、趣味性和目的性相结合。
  三、英语阅读教学的要求及方法
  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根据阅读教学要求,从单词、句子、短文入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1.阅读教学与朗读结合。在开展阅读活动的初始阶段,教师可以放有声录音带,让学生在有声有色的声音感染中不知不觉地注意单词,增强学生的形象思维。
  2.阅读教学与动手结合。有些活动可让学生亲自动手。如材料所描述的是一个动物,让学生根据英语句子的描写,发挥想象画图。除此之外,根据适宜的材料,让学生剪贴、做卡等,手脑并用,提高学生的动手创作能力。
  3.阅读教学与表演结合。小学生好表演,教师可让学生分成小组,通过表演的形式使学生有学习英语的成就感,锻炼学生的大胆实践能力。如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把教材中那些贴近生活的语言素材,搬上一个个的“小舞台”,在教师“导演”下,让学生去参与整个教学活动,让学生尽享“舞台上”的激情。
  4.阅读教学与分析结合。为提高高年级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教师可巧设阅读问题。如一篇五年级短文,文中时间是a quarter to six,问题时间是five forty-five,学生只有思考、分析后才能判断时间是否准确。又如,短文中告诉Jim爸爸是医生,妈妈在学校工作,小狗在看门,问Jim家有几口人。这就需要学生要有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
  四、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心理,明确学习目的,激发阅读兴趣。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英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信息,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其次,要向学生介绍日新月异的变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使他们明白学好英语是时代的要求。
  2.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下去。随着教材篇幅的增长,词汇量的扩大,这时教师的鼓励、帮助就显得十分重要。如指导学生记忆单词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拼音规则,帮助他们复习基本语法知识、句型等方面的知识。必要时,教师可以降低对差生的要求,布置一些较为浅显的阅读材料,让他们逐渐树立信心。
  3.利用多媒体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中,教师可借助电教媒体的优势,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唤醒学生的情感以及内在的求知欲、好奇心,造成一种“心求通而未得”的愤悱心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达到阅读目标。
  4.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课外阅读属于泛读,不同于精读。而泛读的目的则是扩大知识范围,提高阅读能力,不能照搬精读的阅读方法。常用的泛读方法有略读(Skimming)、扫读(Scanning)、猜读(Guessing)、悟读(Realizing),教师在给学生分配阅读任务时,应指导建议学生选用什么样的阅读方法,以便学生更好地阅读。
  5.加大阅读量,提高阅读的速度。影响阅读速度的因素主要有:每次停顿识别的单词数过少、缺乏阅读自信心和良好阅读习惯等。了解了这些因素,教师便可对症下药,进行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速度。
  总之,要想提高小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它是一个反复而复杂、多变而灵活的过程,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持之以恒地运用下去,探究下去。我们将不懈努力,教会学生巧读,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教学来使小学英语教学焕发出新的光彩与活力,最终学以致用,让英语阅读行走在文本和生活之间。
  
  参考文献:
  [1] 罗雅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5).
  [2] 丁锦宏.教师教育研究,2007(2).
  [3] 夏兰艳,付印芳,翟月.教育探索,2005(3).
  (责编 潘冰)
其他文献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新一代是我们中华民族兴旺、国家繁荣昌盛的关键,新的课程标准也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语文作为基础学科,肩负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任。那么,在
【摘要】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的序言里曾经指出:“《药》的收束,也分明的留着安特莱夫式的阴冷。”安特莱夫的艺术风格有着什么特点?它对鲁迅的作品产生了哪些影响?安特莱夫和鲁迅作品的艺术风格又有什么不同?思考并解答好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更准确地解读《药》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阴冷;鬼气;艺术风格    鲁迅在1919年4月写作了短篇小说《药》。这篇作品由于表现了极其深刻的思想艺术力量,发表
【摘要】语文教学中必须以读为本,让学生自主阅读,放飞心灵。教师要精心引导,以读见美,最终收到探索阅读,发扬个性的目的。  【关键词】自主阅读;引导;自主探索    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必须重视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质疑,读中感知,读中理解。    一、以读为本,着重于学生自主性训练。    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主动阅读的时间与空间,重视他们的独特感受和体验,真正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
在一个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特定的意识形态相当重要。1990年代开始,俄罗斯经历了重大的社会变革,整个社会一直在找寻一种反映民众共同利益、为绝大多数公民所接受的意识形态。只
限制热量摄取(caloric restriction,CR)能够延长寿命,这个75年前的发现己得到广泛的证明。其作用主要是由去乙酰化酶(Sir2/SIRT1)所介导。近年又发现,植物中的多酚化物——白藜芦
王实甫的《长亭送别》可谓写尽千古离愁,后人鉴赏该折戏的角度多样,从作者的写法着手也是一个巧妙的突破口。教师可选择一些与作者写作手法相似的抒写离愁的句子作参照例句,
近年来,新课改高歌猛进,课改实践在基层学校开展得如火如荼。我校在2007年就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学习东庐中学的先进经验,经过几年的实践与研究,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教
曾经在电视上看过一则新闻:一对美国夫妇抱着一个两三个月大的婴儿,把他赤身裸体地扔进水中。当时我这颗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看那个孩子从水底挣扎着将头露出水面的过程,真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