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在选择居住小区的时候,对于小区的整体环境设计要求也在提高。小区居民的主要活动休闲区是在小区内,因此小区的景观设计对于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是有很大作用的。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关键词】现代居民小区:景观园林设计: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提升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品质的追求,使得小区景观的设计中融入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传统元素的使用。我国古代对于整个居住环境的设计主要体现在造园的设计中,这个中间蕴含的艺术理念和传统文化的思考,是值得我们现代小区景观设计者去思考的。我国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解放初期普遍受美国“邻里单位”设计理论的影响,50年代中期受原苏联规划理论的影响,采用了居住区--街坊的规划方式;上世纪60年代,则采用一条街的布局形式,该布局虽然方便了居民的生活但同时也带来居住环境的恶化。70年代后期,在设计中加强了绿化的分量,理论上形成居住区——居住小区——住宅组团的规划结构;80年代,在小区景观设计中刮起了一股欧陆风情之风,人居景观设计表现出明显的盲目模仿特征,此时设计者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人居环境景观创建的内涵。本文分析了我國传统园林设计的特色,并给出了笔者的建议,主要是楼宇建设与整体环境的融合,体现居住小区的业主定位和具体细节的把握。
1、我国小区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1.1、景观设计重形式、轻功能
目前许多小区的园林景观,从设计到营造都未充分考虑“功能第一”的原则,如居民的活动、休闲、游憩、停车等基本功能的缺乏考虑,景观营造侧重于外在形式的美观表现,惊叹于设计图纸平面图案的美妙绝伦,使“景观”成为“仅观”,参观的作用代替了园林参与性、共融性的功能和作用。
1.2、景观设计重气势、轻成本
一些小区的园林景观为追求表面的美观和气势以达到促销的目的,不惜重金追新求异。例如,在一些小区中营造的大量水景,当水景开放时场景非常壮观,然而却没有充分考虑增加的投资成本,增加了购房者的房款支出,同时后期高昂的物业管理费用也使得当时壮观的场景一去不复还。
1.3、景观设计重人工、轻自然
小区景观设计没有与周围的环境和本身的地理条件联系起来。一些现代居住小区为了增加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设计时往往将小区中非常难得的自然条件,如山体、水系等加以推平、填埋和改造,使得原有的天然石块被移走,原有的涓涓细流泉水被填平,原有肥沃的表土连着野花,用洗过的砂砾覆盖,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外来的树木花草创造的植物景观……,这样的“人造的天堂”实际上是破坏了自然面貌,造成与四周极不协调的“风景污点”,自然美和生态性极差。
1.4、景观设计重模仿、轻个性
目前,很多小区景观都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各地的景观趋于雷同,缺乏个性。景观设计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专业,它最终将以空间景观的视觉形式展现给人们,使人可以享受其中的艺术。同所有门类的艺术一样,创新是其生命力的源泉,简单模仿抄袭则是一种短期行为。因此,要避免“特色危机”,景观设计师必须保持清醒的意识,对所处的环境和地方文化要有深刻独到的理解,并融入设计,同时认真分析地块、谨慎开发,依居地块的特征来做策划,设计才不会雷同;重视和挖掘历史人文,以及本土文化,把握人们的精神需求,以创新理念塑造出体现本土文化,人文生活环境。使业主真正回归“心灵家园”。简言之,设计要有自己的思想,才有灵魂,才具备个性。
1.5、景观设计重外表、轻意境
为了改善居住环境和小区楼盘销售的需要,目前小区景观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景观外在表现形式的地位也越发突出。然而在大多数小区中,在场所的意境表现方面做得不够,很少有象中国传统园林中的那种诗与画一样的意境。当代中国的居住景观,就是要在注重舒适、开放和生态的同时,营造出一定的意境,以增强居住空间的艺术感受,提高整个楼盘的文化品位,这种意境的营造需要融合现代和传统的手法,整体上是体现自然生态和现代简洁的风格,通过空间、路径和材料的设计,体现出中国文化的特有神韵。
2、现代居民小区景观设计中值得借鉴的经验
随着现代技术和工艺的发展,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加强了,因此在整个居民小区的景观设计中能够有更多的操作空间。如果我们景观设计中不能够传承古典园林设计艺术,一味强调对环境的改造,就使得整个小区景观不能持久吸引居住者,不能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这就会使得小区的吸引力下降。
2.1、楼宇建设与整体环境的融合
现代居民小区大多数都是高密度楼房结构,给予景观设计师发挥的空间较小。此时我们在进行景观设计的时候,首先就是要降低小区中高楼林立对于人的压迫感,我们就要在楼宇之间的方位,留存的空地上进行先期规划,让整个小区中有较大空间来降低高楼给予人们的压迫感。在高层楼宇与地面的结合部要进行坡度化设计,降低楼房突起的感觉,同时在楼房的颜色设计上,要能和周围环境相融合,还要注意时间的保久性,以免长期风吹雨淋后色典变化带来的麻烦。
2.2、体现居住小区的业主定位
每个小区的业主都是基本处于一个生活品质上的,因此都会体现一个较为明显的群体性,我们在整个小区的景观设计中要注重对这些共性的把握。要多和开发商进行沟通和联系,要注意对小区目标客户的定位,这样在整个环境设计中就能有个总体的把握。如果这个小区主要是学区房,那么在整个环境定位上就要注重学习氛围的营造,在景观上要注意传统教育的体现,这样就能更好的提升小区业主的归属感。
2.3、值得注意的具体细节
小区景观设计中还有很多细节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水环境的处理上,就要关注水源的流动性,要能够让整个小区的水活动起来,使得小区中的灵性能得以提升。水位的高差要适度,这样水循环的后续费用会降低。道路的设计,要注意人车分流外,还要注意业主使用的便利,在主干道路不能满足业主使用便利的情况下,可以铺设一些便道。在景观的设计上,道路的指引作用也很重要,道路就是设计者体现自己设计亮点的路径指引书。植物的选取上,要结合四季的变幻,种植不同品种的作物,要让业主能够在一年四季中欣赏到不同景色。在小区的不同景观带上,可以集中种植一个季节的植物,这样会使得整个小区四季中都有能够吸引业主的亮点。
3、具体的设计技巧
中国传统园林设计中有很多细节是充满了造园者的智慧。
首先就是在总体设计上的因地制宜。造园者会根据原来的自然山势和水流情况,进行一定的设计和规划。在古代毕竟没有大型的机械设备,因此整个土石工程很难进行大规模的操作,设计师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形来。还有就是自然的山水本身就有其独特魅力,改动过多,反而会破坏其自然的感觉。其次就是对于园林的水景处理。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内敛与含蓄,水景的营造正是能够深刻的反应中国人传统的性格。传统园林中对于水强调其曲尽通幽,强调整个水景的层次和动感,这就很好的赋予整个园林的动态美。其次就是强调景致的动态性。“移步换景”是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的一大重要设计理念。造园师会根据整个园林的山形水势,结合不同的植物营造出不同的景观。特别是一年四节不同的花木搭配,在结合中国传统的文化,如清明和中秋的意境,打造出不同的景色,是人们能够在园林中感受到一年四节的不同,使得整个园林能够体现出不同情趣,使得园林能够在时间的变化中呈现另一种动态美。
4、结论
随着国家对小城镇开发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城乡居民都进入了现代化小区生活,人们对于小区的环境要求在逐步提高。传统文化的理念是植根于人们的思想深处的,我们现代小区的景观设计如果能吸收传统园林设计的精华,就能很好的满足人们对于小区环境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郝美彬,陈东田,周君.从古典园林到山地公园规划设计[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3):331-334.
[2] 曾艳.从中国古典园林看可恢复环境设计理念[J].安徽农业科学,2010,28(32):18414~18415,18445.
[3] 张蕊,许先升.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被动式景观设计[J] .北方园艺,2011(22):89~92.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关键词】现代居民小区:景观园林设计: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提升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品质的追求,使得小区景观的设计中融入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传统元素的使用。我国古代对于整个居住环境的设计主要体现在造园的设计中,这个中间蕴含的艺术理念和传统文化的思考,是值得我们现代小区景观设计者去思考的。我国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解放初期普遍受美国“邻里单位”设计理论的影响,50年代中期受原苏联规划理论的影响,采用了居住区--街坊的规划方式;上世纪60年代,则采用一条街的布局形式,该布局虽然方便了居民的生活但同时也带来居住环境的恶化。70年代后期,在设计中加强了绿化的分量,理论上形成居住区——居住小区——住宅组团的规划结构;80年代,在小区景观设计中刮起了一股欧陆风情之风,人居景观设计表现出明显的盲目模仿特征,此时设计者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人居环境景观创建的内涵。本文分析了我國传统园林设计的特色,并给出了笔者的建议,主要是楼宇建设与整体环境的融合,体现居住小区的业主定位和具体细节的把握。
1、我国小区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1.1、景观设计重形式、轻功能
目前许多小区的园林景观,从设计到营造都未充分考虑“功能第一”的原则,如居民的活动、休闲、游憩、停车等基本功能的缺乏考虑,景观营造侧重于外在形式的美观表现,惊叹于设计图纸平面图案的美妙绝伦,使“景观”成为“仅观”,参观的作用代替了园林参与性、共融性的功能和作用。
1.2、景观设计重气势、轻成本
一些小区的园林景观为追求表面的美观和气势以达到促销的目的,不惜重金追新求异。例如,在一些小区中营造的大量水景,当水景开放时场景非常壮观,然而却没有充分考虑增加的投资成本,增加了购房者的房款支出,同时后期高昂的物业管理费用也使得当时壮观的场景一去不复还。
1.3、景观设计重人工、轻自然
小区景观设计没有与周围的环境和本身的地理条件联系起来。一些现代居住小区为了增加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设计时往往将小区中非常难得的自然条件,如山体、水系等加以推平、填埋和改造,使得原有的天然石块被移走,原有的涓涓细流泉水被填平,原有肥沃的表土连着野花,用洗过的砂砾覆盖,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外来的树木花草创造的植物景观……,这样的“人造的天堂”实际上是破坏了自然面貌,造成与四周极不协调的“风景污点”,自然美和生态性极差。
1.4、景观设计重模仿、轻个性
目前,很多小区景观都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各地的景观趋于雷同,缺乏个性。景观设计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专业,它最终将以空间景观的视觉形式展现给人们,使人可以享受其中的艺术。同所有门类的艺术一样,创新是其生命力的源泉,简单模仿抄袭则是一种短期行为。因此,要避免“特色危机”,景观设计师必须保持清醒的意识,对所处的环境和地方文化要有深刻独到的理解,并融入设计,同时认真分析地块、谨慎开发,依居地块的特征来做策划,设计才不会雷同;重视和挖掘历史人文,以及本土文化,把握人们的精神需求,以创新理念塑造出体现本土文化,人文生活环境。使业主真正回归“心灵家园”。简言之,设计要有自己的思想,才有灵魂,才具备个性。
1.5、景观设计重外表、轻意境
为了改善居住环境和小区楼盘销售的需要,目前小区景观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景观外在表现形式的地位也越发突出。然而在大多数小区中,在场所的意境表现方面做得不够,很少有象中国传统园林中的那种诗与画一样的意境。当代中国的居住景观,就是要在注重舒适、开放和生态的同时,营造出一定的意境,以增强居住空间的艺术感受,提高整个楼盘的文化品位,这种意境的营造需要融合现代和传统的手法,整体上是体现自然生态和现代简洁的风格,通过空间、路径和材料的设计,体现出中国文化的特有神韵。
2、现代居民小区景观设计中值得借鉴的经验
随着现代技术和工艺的发展,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加强了,因此在整个居民小区的景观设计中能够有更多的操作空间。如果我们景观设计中不能够传承古典园林设计艺术,一味强调对环境的改造,就使得整个小区景观不能持久吸引居住者,不能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这就会使得小区的吸引力下降。
2.1、楼宇建设与整体环境的融合
现代居民小区大多数都是高密度楼房结构,给予景观设计师发挥的空间较小。此时我们在进行景观设计的时候,首先就是要降低小区中高楼林立对于人的压迫感,我们就要在楼宇之间的方位,留存的空地上进行先期规划,让整个小区中有较大空间来降低高楼给予人们的压迫感。在高层楼宇与地面的结合部要进行坡度化设计,降低楼房突起的感觉,同时在楼房的颜色设计上,要能和周围环境相融合,还要注意时间的保久性,以免长期风吹雨淋后色典变化带来的麻烦。
2.2、体现居住小区的业主定位
每个小区的业主都是基本处于一个生活品质上的,因此都会体现一个较为明显的群体性,我们在整个小区的景观设计中要注重对这些共性的把握。要多和开发商进行沟通和联系,要注意对小区目标客户的定位,这样在整个环境设计中就能有个总体的把握。如果这个小区主要是学区房,那么在整个环境定位上就要注重学习氛围的营造,在景观上要注意传统教育的体现,这样就能更好的提升小区业主的归属感。
2.3、值得注意的具体细节
小区景观设计中还有很多细节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水环境的处理上,就要关注水源的流动性,要能够让整个小区的水活动起来,使得小区中的灵性能得以提升。水位的高差要适度,这样水循环的后续费用会降低。道路的设计,要注意人车分流外,还要注意业主使用的便利,在主干道路不能满足业主使用便利的情况下,可以铺设一些便道。在景观的设计上,道路的指引作用也很重要,道路就是设计者体现自己设计亮点的路径指引书。植物的选取上,要结合四季的变幻,种植不同品种的作物,要让业主能够在一年四季中欣赏到不同景色。在小区的不同景观带上,可以集中种植一个季节的植物,这样会使得整个小区四季中都有能够吸引业主的亮点。
3、具体的设计技巧
中国传统园林设计中有很多细节是充满了造园者的智慧。
首先就是在总体设计上的因地制宜。造园者会根据原来的自然山势和水流情况,进行一定的设计和规划。在古代毕竟没有大型的机械设备,因此整个土石工程很难进行大规模的操作,设计师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形来。还有就是自然的山水本身就有其独特魅力,改动过多,反而会破坏其自然的感觉。其次就是对于园林的水景处理。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内敛与含蓄,水景的营造正是能够深刻的反应中国人传统的性格。传统园林中对于水强调其曲尽通幽,强调整个水景的层次和动感,这就很好的赋予整个园林的动态美。其次就是强调景致的动态性。“移步换景”是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的一大重要设计理念。造园师会根据整个园林的山形水势,结合不同的植物营造出不同的景观。特别是一年四节不同的花木搭配,在结合中国传统的文化,如清明和中秋的意境,打造出不同的景色,是人们能够在园林中感受到一年四节的不同,使得整个园林能够体现出不同情趣,使得园林能够在时间的变化中呈现另一种动态美。
4、结论
随着国家对小城镇开发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城乡居民都进入了现代化小区生活,人们对于小区的环境要求在逐步提高。传统文化的理念是植根于人们的思想深处的,我们现代小区的景观设计如果能吸收传统园林设计的精华,就能很好的满足人们对于小区环境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郝美彬,陈东田,周君.从古典园林到山地公园规划设计[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3):331-334.
[2] 曾艳.从中国古典园林看可恢复环境设计理念[J].安徽农业科学,2010,28(32):18414~18415,18445.
[3] 张蕊,许先升.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被动式景观设计[J] .北方园艺,2011(22):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