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延安时期的新闻职业精神看在当代的养成

来源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ftware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延安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陕甘宁边区所呈现出的社会精神风貌被我们称为延安精神。本文从延安时期的新闻事业入手,寻找这一精神与延安时期的新闻职业相结合产生的精神实质,并着力分析“实事求是,群众路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对这一时期我国新闻从业人员的影响。进而继续分析当下我国新闻业存在的漠视新闻真实性,严重制造假新闻的现实,新闻娱乐化的倾向以及一切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错误做法。借鉴延安时期新闻职业精神的启示,探寻新时期如何重塑我国新闻职业精神。
其他文献
在如今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我国的艺术类高校如何探索其国际化发展道路,合理有效利用世界资源,从而提高自身办学层次和国际声誉和地位呢?本文将结合艺术类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
本文主要围绕厦门环城游憩带产品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以促进厦门环城游憩带的发展。根据目前厦门环城游憩带的开发现状,提出旅游产品的开发对策:一是优化旅游产品体系,促进旅游产
高校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高校管理,维护学校合法权益,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益,推动学校事业目标实现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国内高校已不再是由
在关天经济区建设和西咸新区建设提速的背景下,统筹咸阳科技资源,发展科技服务业,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亟待重视的关键问题。创新科技服务业发展思路,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整合
本刊讯6月6日下午,按照省委组织部批准安排,由我校策划并与汉中市委组织部共同筹办的全省党员干部手机培训汉中试点在市委党校综合楼四楼正式启动。我校校长兰新哲,校党委副书记
本刊讯在4月4日揭晓的2013年度“陕西高校新闻奖”评选结果中,我报报送的6件作品有5件获奖,本报记者艾平采写的长篇通讯《情牵格桑花爱心暖高原——王爱萍和她的“牵手格桑花联
学分银行是我国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梳理了两年来陕西学分银行的进展,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工作任务,分析了推进学分银行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快陕西学分银行发展的基
本刊讯 在我省电大系统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开放教育招生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校2012年春季开放教育招生工作于日前圆满结束。今年春季我校正式录取注册新生16887人,其中本科54
目的:编制符合中国文化特点并适用于情绪障碍者的非理性信念量表。方法:采用逻辑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相结合的综合法初步编制了非理性信念量表,并对其进行信度、效度的检验。被试
目的:探讨抗焦虑药物治疗对伴发焦虑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672例高血压患者进行HAD评分筛选,将评分阳性者再进行HAMA和HAMD评分,HAMA阳性者(HAMA≥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