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童年永远的童心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ANQING5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远去的童心
  依稀记得童年時
  那段朦胧的记忆
  广阔田野里无拘无束追逐嬉戏
  总想摘下树梢上的月亮
  总想珍藏天上的星星
  儿时的想法是多么古怪稀奇
  时时处处都有自己的小欢喜
  ——忆童年
  不知在什么时候,童年已经远去,童心也已销声匿迹。整天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中摸爬滚打的我已经习惯了用成人的眼光看待问题,心底的皱纹比眼角的还深。在成人世界里,一切都是理性的、有规有矩的,用《小王子》中的一段话来描述——如果有人说“看到一栋用玫瑰色的砖盖成的漂亮的房子。它的窗户上有天竺葵,屋顶上有鸽子……”成年人是无论怎么也想象不出这种房子有多好。你必须对他们说“我看见了一栋价值十万法郎的房子”,那么他们才会惊叫道“多么漂亮的房子啊”。我好像就是这样的成年人,关心的是今天工资有没有涨、明天房价会不会跌、后天的猪肉有没有更安全。
  天上云卷云舒,枝头花开花谢,我匆匆而过,视而不见;学生的童言童语,天真无邪,我习以为常,无心领会。缺少了温情、想象、浪漫,就这样一直行走着……有一天,我突然发现自己的生活太苍白,就像是一个人一直行走在一条灰色的空旷的街道上,缺少了色彩,不够鲜活。于是,在闭门修身、为打赢防疫攻坚战做贡献的同时,我试着翻阅书柜里已“失宠”多时的书籍,《我和小姐姐克拉拉》就这样出现在我的眼前,走进我荒芜的心灵,带着我去追寻那远去的童心。
  二、可爱的童书
  有人称赞这本书是“描写童心童趣的当代世界儿童经典之作”,我却想称它为“一本可爱的童书”。迪米特尔这样一位“儿童本位”的作家,选择以克拉拉的弟弟作为叙述视角,记录了小姐姐克拉拉的各种稀奇古怪的点子:给小弟弟剪发,给小狗嗅嗅染毛,搜集跳蚤成立一个跳蚤马戏团,故意与弟弟打赌称叔叔家有鹦鹉来骗弟弟的东西……她带着自己那个傻得可爱的“跟屁虫”小弟弟,带来了一个个充满奇思妙想、一波三折的小故事,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孩子的世界是多么有趣、多么神奇、多么令人渴望参与其中,因为他们的一切,你都无法想象……
  你看,他们为了能提前享受蛋糕的美味,会自以为是地认为这个蛋糕可能会有问题,作为一个向来舍己为人、助人为乐的好孩子应该“以身试毒”,于是他们从以为有问题的四面八方开始进攻蛋糕,最后肚子吃撑了,还笃定地说“我就知道这蛋糕不对”。
  你看,为了能得到叔叔的1欧元,他们每天按时去跟叔叔问好,结果有一天叔叔没有零钱了,他们转身就走。镜头推进,他们却不约而同地回家打破储蓄罐,拿出所有的钱送给叔叔……
  总是在你准备接受惊喜时来点小惊吓,又总是在你小小失落时为你点燃一簇绚丽的烟花,这就是姐弟俩带给我的阅读享受。感谢这一对小可爱,让我深切体会到了儿童的世界有无法想象的美妙,需要用心去挖掘、品味、吟咏……
  三、永远的童心
  细细品味书中的故事,咀嚼那些快乐的文字,我也在不断地反思。有童心的人永远不会老,帮爱猫打架的钱锺书,90多岁还和孩子一起玩捉迷藏的臧克家,和孩子抢书看的丰子恺,都实力阐释了什么叫童心永恒。而长辫子老师郭学萍也是一个用童心装扮容颜的奇女子。我第一次在教学视频中看到她就惊叹不已,长长的辫子,甜甜的笑容,俏皮、灵动的语言,神来之笔的教学设计……《汉字诗》中沉醉的不仅是孩子,还有我。于是关注她,她的创意写作课处处精心设计、匠心独运;她的小诗篇篇情真意切、出人意料;然而我更佩服的还是她对生活的热情。她爱一切美的事物,可以因为喜欢,从各地搜罗各种各样的石头带回家;可以看到一片树叶就诗意大发,感怀一番;还可以沉浸于创作的世界,坚持天天笔耕不辍,让自己活得那么透明、洒脱。这份童心,我要学习:忘怀得失,不计名利,用最初的心,走最远的路。
  我也时时透过书中那些文字,想到我的学生。为了达到课堂的高效率、高质量,我们要求学生上课坐端正,发言先举手,一言一行都得按规矩来,不符合规定的,我们就皱起眉头,甚至大声呵斥……这些是不是让我们错失了很多被无邪的童心濡染的幸福?特别是像我这样,习惯了板着脸对高年级学生平铺直叙,当面对一、二年级那些“小神兽”的时候,是否少了些邻家姐姐式的亲切,多了些老夫子的教条古板?于是,我告诫自己,有事没事,多读一读像《我和小姐姐克拉拉》这样真实地描写孩子内心的儿童文学作品,让自己的大脑频率向学生靠近,多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也多用孩子的方式回应孩子。
  当学生兴奋地向你报告“老师,那里有条毛毛虫”时,不妨和孩子一起蹲下去,跟着毛毛虫去探探险;当学生跳起来大声说“我来表演”时,不妨给他一个微笑、一个大胆展示的机会;当学生给你送上他珍贵的礼物——半个月饼时,不妨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一句真诚的感谢;当学生满怀期待地看着窗外的雨时,不妨带着他们穿上雨鞋,撑上雨伞,来一场雨中狂欢……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童真,多一些浪漫,多一些温情。是的,我希望成为这样的老师,一个永远拥有童心不褪色的老师。
  “童心是小鸟,羽毛很美丽,飞来飞去在四季的怀抱里。”我愿在生活之路上与它永久同行。
  (作者单位:江西省安远县城北小学)
  投稿邮箱:731836457@qq.com
其他文献
汉字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仅肩负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记录与传承的任务,其本身也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笔者以统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一课《天地人》的识字教学为例,从文化视野的角度改进识字教学,让学生在认识汉字的同时感受识字的乐趣,增进对汉字文化的了解,提高识字兴趣,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一、听“仓颉造字”的故事,了解汉字起源的浪漫神话  上课伊始,笔者先出示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有汉字
期刊
摘 要: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第一要素是语言能力。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能力,成为小学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信息差理论,教师只有在真实的语境中激发学生的思维,才能促进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本文结合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语篇教学,从解锁信息差、架构信息差、挑战信息差这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发展小学生的语言能力,以期提高语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信息差;语篇教学;语言能力;真实语境  践行语篇教学已成为
期刊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科学文化知识有了更高的追求,教育也备受人们关注。而当今社会不仅需要具备雄厚的专业知识的专家、学者,更需要全面发展、富有创新能力的人。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劳动教育是基础。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地位,他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
期刊
围棋也称为“弈”,是“琴、棋、书、画”四艺之一。兴国县第六幼儿园将围棋课程作为学校园本课程进行研究与开发。学校结合“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这一理念,将围棋教学定位于“游戏化教学”,认真梳理、制定了围棋特色课程的目标,梳理出“游戏化学围棋”的教学模式:故事激趣—围棋认知—操作实践—儿歌梳理—游戏巩固。幼儿园将围棋课程与幼儿五大领域“语言、艺术、健康、科学、社会”课程有效融合。  乐在“棋”中,“棋”
期刊
在風光旖旎的星江河畔,一所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校巍然矗立,那就是婺源中学。悠久的办学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先进的办学条件和卓越的办学业绩,使之成为婺源教育的一颗璀璨明珠。学校现有教学班62个,师生3000余人。学校先后获得“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江西省重点建设中学”“上饶市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  近几年,学校领导班子在“德育为首、行为规范、质量为本、全面发展”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牢固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通过有效、合理地组织学习活动,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識和经验,发现问题,“创造”知识,使他们将获取知识的过程转化为主动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的探索者、发现者和创造者。下面结合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法则的教学谈谈笔者的几点思考。  一、教学案例  教学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时,在复习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的基础上,教师出示问题:一辆汽车[25]小时行18千米,平均1
期刊
小说是一种叙事性文学体裁,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形象而广泛地反映现实生活。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三要素。小学生怎样学习小说?按照小学生的习惯,一般是关注生动的情节内容,很少有学生关注作品是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的,很少有学生去体会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这样学习小说,收获往往有限。学习一篇小说,要想获得更多的语文营养,除了必须找出小说中相应的人物、情节和环境,还要通过对
期刊
进入三年级,从写话到习作,是一个重要的转折与跨越。写作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活动,需要多种知识与能力的协调配合。三年级的习作让许多学生心生畏惧,感到无所适从。《课标》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如何带领学生顺利起步,消除畏难心理,增强写作自信心,完成从写话到习作的跨越,是一线教师亟须思考的问题。  一、写作应具备的三个条件  叶圣陶
期刊
【设计理念】  《在柏林》是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小说单元的第3篇课文,文章没有描写宏大的战争场面,而是截取战争后方的一个生活场景,来表现战争给人民造成的灾难。学习这篇课文时,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关注小说的情节和环境,体会文章对于残酷战争的控诉。文章“欧·亨利”式的结尾,含蓄深刻,起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通过阅读《在柏林》认识微型小说的文本特点并掌握阅读微型小说的策略,是编者的意图,也
期刊
谢称发,小学特高级教师,赣州蓉江新区师训工作负责人,赣州市优秀教师,赣州市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赣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江西省首批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江西省“绿叶谦韵”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负责人,江西省小学语文教育学会研究成员。  多次参加省市级教学大赛获一等奖,曾受邀在全国多地做教学风采展示,获“特别奖”与“创新奖”。40余篇教学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近年来应邀做教育专题讲座200余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