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正确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

来源 :数理化学习·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gs8507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非常喜欢运用分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开展教学,因为这种学习方式具有气氛活跃、集聚学生智慧和带动性强等优点,易于提高教学效率。但在实际教学中,并不是每一位教师运用这种方法都是非常成功的,有的开展探究活动时冷场,有的秩序杂乱无章,也有的两级分化严重,这些现象的存在,都说明教学活动组织中还存在不足,还有一些地方不尽合理,需要我们进行回头看和深入反思。笔者多年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在实践的多种教法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是最具成效的,这种方法可以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数学知识、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得到全面提高。这种教学方法的正确使用有许多值得注意和改进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由组合,兼顾均衡,科学设置人员组成
  
  许多教师在组织活动时习惯于按原先的座位同桌讨论,或者是前后排的学生一起讨论,这样的组合方式虽然可能比较方便,但是按照这样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小组会形成实力不均的现象,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强,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弱,不利于在全班层次普遍开展活动。针对这种现象,我在分组时主要根据学生成绩、学习能力、性格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分组时不仅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而且同样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成长。每组都有一定比例的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基本上做到各个小组之间实力相对均衡,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优等生的示范与帮扶作用,促进整个学习小组成员共同进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在全班层面开展小组之间的竞赛,激发学习热情。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调动学生思维参与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法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缺少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就无法开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与课堂教学的效果成正比,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不会有成功的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情景,灵活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强烈求知欲,给予他们充分的发挥空间,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个问题展开探究。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进行思考,为他们创造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让学生畅所欲言,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在形象的情境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涨,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提高思维发展水平。
  
  三、统筹兼顾,控制难度,恰当把握讨论时机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准确把握问题讨论的时机,介入太早的话,学生的思维水平没有达到最近发展区,学生难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浪费时间并且效率低下。开展过迟的话,学生对问题已经基本掌握,此时开展探究的意义不大。我还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满足全体学生的各种需要,把握好学生思维的制高点,及时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讨论总的难度要求是维持“跳一跳,能摘到”的基本原则,确保讨论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四、优化形式,务求实效,科学指导讨论方式
  
  在数学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教学形式而开展小组探究学习教育,常常把题目或问题一展现,马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讨论时间很短就匆匆收场,注重了表面形式,没有取得实际效果。我们在教学中不能由于时间不足了,学生相互交流未充分展开就结束,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宽松平台。我曾经在做过教学实验,选择三个组进行实验,第一组拿到问题就讨论,第二组各自独立思考寻求答案,第三组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综合讨论,结果是第三组学习效果最好,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探索出了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利于学生开放思维学习,所以,在学生讨论探究方式上一定要加强指导,力争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五、宽容错误,积极鼓励,努力营造和谐氛围
  
  在教学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始终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发言,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必考虑自己的意见是否被批评,要坚信自己的观点是积极的。小组中的成员在认真听取评别人的意见后,要认真补充、完善所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观点即使错了,也要肯定他的探究精神,然后再引导学生搞清楚问题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研究之中,在小组学习中取长补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六、独立思考,互相配合,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时,还要认真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活动习惯,培养合作探究能力:一要学会倾听,不能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记录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并对内容作出评价;二要学会质疑,遇到不清楚的地方,请大家一起来探讨问题答案,提高协作意识;三要学会在小组交流中不断完善、修改自己的结论,汲取他人成功之处,进行思维拓展性训练;四要树立团队意识,要站在整体角度开展探究活动,优等生尤其要注重对后进生在思维训练上的帮带等。
  课堂讨论探究活动为学生创造了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它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情感和态度等非智力_因素也得到发展,教师要充分注重发挥这种教学模式在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学生的思维活动具有内隐性和自动性的特点,大部分学生在思考复杂的数学问题时,很少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很少能了解影响他们自身思维的因素,缺乏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因此他们很难控制自己的思维过程,这样就造成许多学生认为数学难学。目前数学教学中最薄弱的正是数学的反思性学习这一环节,而它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最重要的环节。正处于思维初步发展阶段的初中生不可能一次性地直接把握数学活动的本质,必须要经过多次的反复思
期刊
涉及到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矢量运算时,应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中有一类问题涉及到速度的合成与分解,即:如在一个运动系统中涉及到三个物体,第一个物体相对于第二个物体的速度记作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新课标无论从目标、要求还是结构、体例上都是全新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蓝本。它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的全新意义上的"教学大纲"。在新的课程改革下,对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已经十多年的我来说,可真是反思颇多。本文试就如何适应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谈点粗浅的体会。    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就是对课堂教学活动要达到结果的规划,对课堂教学起着调节和控制的作用,制约着课堂教学的方向,也就是教学任务
期刊
与抛物线有关的问题在高考中屡有出现,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及有关结论间的内在联系,本文深入探讨抛物线。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相比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所以,初中阶段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较为严重。而在初中教学中如何转化差生已经是老生常谈的事了,这是许多老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重视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转化这些中下学生便成为我们教师普遍关注的紧迫课题。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谈就如何转变差生的数学成绩的一些做法与同行一起探讨。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一般教师
期刊
数学教学效果的好与差 ,取决于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数学教学,有着自身的特点与规律。学生能否掌握其蕴涵的特点与规律,关系到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与学习效果的提高。    一、建立知识模式,提高数学素质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渔。”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有思路和方法,才能学好数学,这就要求教师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数学的每个知识点都有自身的特点与规律。教师在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建立相应的教学模式,
期刊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摆在众多教师面前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是: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无论是哪一种方式,每个学生都想提高自己的知识与技能,每位教师都想让自己的教学质量一流。弗赖登塔尔认为:学校的教学必须使学生由被动地听,发展成为主动地获取,使学生主动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学习。因此,我们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教
期刊
在教育一线工作的数学教师们恐怕都有这样的切身体会:现在只关注分数已经远远不够了,分数越考越少,学生对此越来越熟视无睹。建立一个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评价体系已迫在眉睫。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所以,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应
期刊
心理学上认为:思维定势即先前思维活动所形成的解决问题方法成为了解决当前问题的一种准备状态,思维定势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定理、公式的应用,常规思路、方法的总结,并能用此解决问题时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这就是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所以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思维定势教学中的影响,寻求合理的方式,让思维定势得以“取长补短”。    一、发挥好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课堂,应该是充满了科学探究的气氛,所以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灵魂,是化学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之一,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新一轮课程改革为CAI辅助教学提供了更为宽松的环境,更广阔的空间。为使CAI更好地为新课改教学服务,教师在使用CAI辅助教学时要切记,首要原则是让多媒体服务于学生学习需要,适时适当巧妙地介入,使其恰到好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