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轨道梁线形检测方法研究

来源 :铁道勘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sl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解决跨座式单轨交通工程中常规轨道梁线形检测方法存在作业效率低、测量精度差及检测全面性不足等问题,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测量速度快、指向精度高、点云空间密度大等技术优势,提出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轨道梁线形检测方法.介绍线形检测控制网布设、测量方法,分析基于RANSAC算法的轨道梁检测点坐标计算技术流程和作业方法,以及轨道梁线形分析方法.结合芜湖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案例,对轨道梁线形检测精度进行分析,轨道梁中线检测平面中误差分别为1.9 mm、2.4 mm,轨道梁高程检测中误差分别为1.8 mm、2.4 mm,轨道梁各项平面线形检测中误差均不大于1.9 mm,各项竖向线形检测中误差均不大于1.5 mm,均符合相关技术规范要求.
其他文献
受江河自然分割,滨江城市空间布局、人口用地、交通出行特征等与平原城市有明显差异.为深入研究滨江大中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布局要点,实现轨道交通与城市的协调融合发展,从分析江河文明与城市发展关系入手,以芜湖、南充和吉林等城市为例,系统总结滨江城市空间布局特征、城市规划及发展趋势,采用聚类分析和大数据分析法,研究滨江城市交通需求特征,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滨江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要点,主要包括:①加强沿江轴线辐射,覆盖主要客流走廊;②突出公交骨干作用,统筹综合交通布局;③强化过江通道能力,加强两岸
目前国内单轨交通票务系统大多采用传统地铁AFC模式,存在系统复杂、造价高、维护难等问题.为研究适用于单轨交通的智慧化票务系统,对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的发展及演变趋势进行分析,结合智慧单轨“降本增效”的建设理念,研究单程票“去卡化”、设备轻量化以及票检安检一体化3个优化方法.研究表明,取消传统可回收式IC卡单程票可降低成本和简化管理,采用多功能自助售票机和新型检票机可降低终端设备空间占用率,引入票检安检一体化设施可达到效率和安全的平衡.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上述优化方法后,可达到降低运维管理成本、提升出
为有效解决跨座式单轨车辆基地室外管线综合设计中面临地下构筑物多而大、管线种类和数量繁多、管线互相干扰等困难,应用BIM技术开展跨座式单轨交通车辆基地管线综合设计,建立包含跨座式单轨车辆基地地下构筑物、各专业管沟等信息的BIM模型,以直观反映基地内各类管线之间以及管线与地下构筑物间的空间关系;并研究部分管线合并共沟设置方案,从而解决跨座式单轨车辆基地室外管线综合设计中的困难,形成跨座式单轨交通车辆基地室外管线综合设计方案,最后总结跨座式单轨车辆基地室外管线综合BIM技术应用的流程和经验.
为解决轻型跨座式单轨正线载客道岔适用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单轨道岔设计方法,并用此方法设计出跨座式单轨换梁型R=100 m道岔.首先通过研究文献,选择合适的未被平衡离心加速度和未被平衡的离心加速度增量,结合运能情况,选择道岔半径为100 m,非载客速度为29 km/h,离心加速度为0.65 m/s2;载客速度为23 km/h,离心加速度为0.42 m/s2,离心加速度增量为0.3 m/s3,可满足规范要求和项目需要.另外,选择旋转作为道岔梁的运动方式,建立模型并利用有限元对结构强度进行计算,再根据计算结果调整
车辆段是跨座式单轨交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车辆段布置对节约用地、优化运营组织、提升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跨座式单轨车辆的修程修制、检修工作量以及检修工艺流程,以确定车辆基地的规模和初始布置;根据车辆基地平面设计原则,综合单轨车辆及其道岔类型、跨座式单轨特性,以优化内部运营组织、节省工程投资及节约用地;通过分析以运用库为中心、检修库为重点、其他库跟随、牵出线为中转的图形特征,检修线“朝八晚六”和运用线“早出晚归及早晚高峰集中发”的运营特征,以研究车辆段平面布置具体方案.综上,总结出方案
为解决轻型跨座式单轨缺乏适用道岔等问题,根据行车需求、车辆参数及限界要求等,结合部分单轨道岔研究成果以及跨座式单轨、地铁、铁路相关设计规定,对换梁型道岔和枢轴型道岔进行产品设计,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明确道岔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适用范围、结构组成、主要部件研究要点以及道岔制造及安装精度要求.(2)确定道岔容许通过速度、曲线半径、转辙角、转辙量及转辙时间等主要参数的计算或取值方法.其中,配线、车场线道岔的侧向容许通过速度分别控制在15~40 km/h、5~15 km/h;换梁型道岔曲线半径与侧向容许通过
针对跨座式轨道交通领域中的“桥建合一”独柱大悬臂高架车站结构抗震冗余度低,涉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两个领域的建筑、结构、桥梁等多个专业,目前缺乏统一的设计标准等问题,以多个工程实例为背景,采用有限元计算对比分析的方法,对该结构体系的特点及材料选择、设计标准和抗震设计方法、基础模拟方式、盖梁的次弯矩和扭矩、钢屋盖对整体结构影响等5个设计要点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在抗震设防烈度7度以上的高烈度地区,采用钢-混组合结构可获得更优的性价比;(2)从结构的安全可靠出发,计算模型中基础模拟宜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影响,
为满足连续刚构PC轨道梁检测计算分析需求,采用微软公司Visual Studio 2019 C#编程技术进行软件开发,设计了软件的主要功能模块,推导各项检测指标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际项目验证软件算法的正确性.研究表明,所开发的跨座式单轨交通轨道梁检测分析软件具有成品轨道梁检测数据分析计算、轨道梁线形检测数据分析计算功能,可完善和优化连续刚构PC轨道梁检测分析内容和精度指标,加强轨道梁制作、架设以及验收检测过程中各个环节控制测量数据的精度把控.
单轨交通在国内中型城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建设项目一般具有投资金额大、施工要求高、工期紧张、协调困难等特点。为了对单轨施工过程中各环节进行有效管控,减少建设过程中的安全事故,结合轨道交通项目管理平台的应用实例,引入视频人脸识别和智能数据分析技术,利用信息化、系统化的管理工具,研究集业务平台、大数据分析平台和BIM技术为一体的新型建设管理模式,建设具备智能识别、智能审查、智能分析、智慧建议功能的智
芜湖单轨北京路站及控制中心综合体面临项目用地紧张,综合体功能组成复杂、与既有城市环境融合难度大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从场地现状出发,对场地周边建筑、交通、环境进行梳理和分析,对综合体各组成功能的限制条件进行归纳总结,采用“动静分区”原则,充分利用空中、地面和地下空间,将车站、控制中心、展览室、食堂、车库形成立体空间布局;借助天桥、地道、广场、道路、垂直交通设施(垂直电梯、扶梯、楼梯),将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引向综合体内各个功能和城市空间,并强化多层次的可达性来对不同目的人流和车流进行分流组织,最终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