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习作展现生命本色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ubaozi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难,难作文”,自从开始接触作文,这句话就一直牢刻脑海。中师毕业后,我走上了教师岗位,才发现作文不仅难写,而且难教。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教作文,在教学这块领地,老师似乎谈作文色变。也许正是因为一个“怕”字,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一直被限制在“师授作文”的狭小天地中,老师定框框,学生永远只能在这个框框里面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好按照老师的要求硬着头皮去应付,空洞、不真实、千篇一律、缺乏新意的作文在学生中常常出现就不足为奇了。习作教学必须从现实生活入手,写真实的事物,体现孩子们纯真的特性,抒发他们的真情,才能彻底正本清源,使他们“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或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一、真实——根植于生活的沃土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所有的文章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来,反映真实生活的,小学生习作也一样,它真正的本源是现实生活。因此,习作教学要紧紧地与小学生实实在在的生活结合在一起,习作训练要扎扎实实地建立在孩子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的基础之上。首先要引导孩子参与生活,观察生活。要与孩子家庭联系,转变观念,让家长把孩子带进多彩的生活之中,让他们积极参与生活。学校应组织各式各样的活动,借助各种形式体验生活。让孩子们了解人生百态,让孩子尝到生活的酸甜苦辣,感受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痛苦,窥探生活的真实面目,使他们对生活有一定的了解,对人生有一定的认识。这样有了丰厚的生活基础,也就有了丰富的写作材料资源。特别是丰富的生活会给孩子们多姿多彩的精神体验,这都为习作这种精神活动打下情感基础与动力基础。其次要引导孩子们积累真实的生活。一是材料的积累,生活素材的积累;二是思想的积累,情感的积累。怎样帮助他们“抓拍”这些一闪而过的真实“镜头”与“捕捉”瞬息而逝的思想火花呢?让孩子们记日记是一种很好的办法。指导他们尊重事实、客观地记下事实,使这些事实“凝固”下来,储存起来,以备今后习作提供资料。另外在记日记的同时引导孩子进行适当的思维,发表真实的思想及对事物的看法,抒发真情实感。参与生活、体验真情不但能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而且能改变孩子,使孩子的身心得到教育,思想趋向成熟。最后要把习作建立在生活这个坚实的基础上,让真实的生活为习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让孩子们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这样才能摒弃习作上的“拐、作、造、假”甚至“克隆”的歪风,作文才会更充实,思想更真实,才能写出我们期望的实实在在的文章来。
  二、纯真——放飞儿童的天性
  儿童有着非常烂漫的天性,无比纯真的思想,以及非常活跃丰富的想象力。这些都是进行习作教学有利的先决条件和非常宝贵的习作资源。写作是个性化很强的创造性活动,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利用孩子的特点,开发他们的灵性,张扬他们的个性,使习作充满童真、童心、童趣,抒发孩子们纯真的情感。一次指导学生写“我喜欢?摇?摇?摇 ?摇?摇”的作文,在激趣、拓宽思路时同学们争先恐后发言,有讲喜欢长辈的,有讲喜欢小弟弟小表妹的,有讲喜欢宠物的,有讲喜欢小玩意的,也有讲喜欢活动的,内容异彩纷呈。但平时最活泼的文体委员却坐在那儿忸怩不安一言不发。我一问,她竟悄悄地说她不好意思说。我很纳闷就让她悄悄告诉我。她竟说她喜欢她的同桌小楠楠,但说出来又怕让人笑话。我见机采用婉转的方法把这种情况设计了一个议题让大家讨论,引起了同学的共鸣。同学们都大胆地写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尽情地表白自己天真的情感。结果《我喜欢同桌小楠楠》写得非常成功,文章从独特的角度介绍了小男生楠楠惹人可爱的外貌、憨厚幼稚的个性和执著认真的学习精神。小作者情感纯洁真挚,书写时文笔流畅,语言优美,结构也非常巧妙。事实证明,顺应童心,让孩子真诚坦言,就能诱发孩子们藏在内心深处纯真的情感,就能使习作训练焕发出生命的光华,这才真正体现了“习作追求真、善、美”的宗旨。
  三、真情——不拘泥于呆板的事实
  习作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心智活动,作文是孩子们的精神产物。语文习作虽然不能与文学创作完全相提并论,但从生活到作者的意识,再到语言文字的表达乃至形成文章这两者其中的规律是有相通的。这里面有生活的真实及艺术的真实。这艺术的真实即是建立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她来源于生活,经过加工,比生活更高,更能集中表达作者的真情。所以,孩子在习作中,只要表达的情感是真实的,我们对其内容就不必纠缠于呆板的事实。在一次习作中一位学生写了一篇《野炊》,写假日去山上与堂哥野炊。习作表面上写野炊,实际上是利用野炊去祭拜他的太姥姥。其间怎样把自己的烤地瓜等供在太姥姥坟前,怎样请太姥姥“吃”,怎样跟太姥姥“唠叨”,写得非常真切、感人。我知道这个学生的太姥姥刚去世不久,所以就把他的习作作为表达真情实感的范例来讲评。谁知下课了,那个学生悄悄地来到我的办公室,说他写的文章中的野炊等全是假的。他哭了,说他真的很想念太姥姥,真的想去看看她。太姥姥在世的时候,他放学了肚子很饿,老人总会拿麦芽糖给他吃。太姥姥很爱很爱他,他真的很想太姥姥。其情真意切,谁都会为之动容。很显然,故事是假的,但情感是真的。如果对他的作文进行否定,不但是对孩子内心真情——对太姥姥的深切怀念之情的亵渎,而且是对孩子纯洁心灵的伤害。我在安慰后,充分肯定了他的孝心,赞赏了他的文筆,要他好好抄一遍,献给他的太姥姥。从此他的习作兴趣更浓,写作水平不断提高。由此可见,我们在习作教学时,不但要保护孩子的这种纯洁心灵的独白,而且应当加以鼓励,让他们用多种手段表达自己最真实的,心灵里最真切的情感,让他们在习作中具有更广阔的空间,让他们的作品更具灵性。小学习作教学紧紧抓住其灵魂——求真,才能使其步上正轨,才能为以后写出“真文”学做“真人”打下基础。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作为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必须是开放式的,必须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活跃、更为开阔的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广大的语文教学工作者更是努力实践新课程的理念,积极营造开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心灵在语文课堂上放飞,使学生都能走进语文教学的艺术殿堂,亲身感受语文的魅力,从而切实提高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我在初中
18%~75%的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存在营养不良[1].正确的营养摄入、康复锻炼能改善血透患者的蛋白质能量代谢障碍,显著降低死亡率.因此,准确评估营养状况对于血透患者改善预
摘 要: 初中语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作者根据教学实践,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创造性学习能力 四个方面    根据多年的教学和观察,我们认为目前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未彻底改变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二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仍然存在;三是
摘 要: 在全面推行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师要改变教育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做学生的引路人,做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者,努力使语文课堂教学实现“四变”:变“苦学”为“乐学”,变“死学”为“活学”,变“难学”为“易学”,变“学会”为“会学”。  关键词: 新课改 语文课堂教学 “四变”    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发展,民主、科学、开放的课程理念保障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权,求得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有利于增强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插图内容非常广泛,涉及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鸟虫鱼、林海雪原、古今建筑、风土人情、人物故事、童话故
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强调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结合,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而且教学内容按要求可分若干章节。为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分析能力,以为其学习其他课程提供必要的思维知识,也为他们今后更好地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插入法进行教学是不错的选择。插入法教学,即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选择最佳时机插入与课文某些内容要素至为密切相关的信息,使学生不仅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而且见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可见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想象力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
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有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发展个性特长的需要。应试教育只能培养出记忆力好、善于考试和只会模仿的学生,不能培养出富有创造性和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该从基础教育抓起,学校应担负起培养创新型学生的责任。语文作为工具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了在语文教学中
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学生更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他们的体内积蓄着太多磅礴的力量,那就是潜力。结合数年的经验,我认为学生潜力的开发主要来自于学习生活中不同的互动过程,即学生感受亲情和友情、体会大自然的伟大力量,用心真诚与整个世界的人和大自然对话的过程。对话,可以使学生的生活充满活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而读写结合则是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重要途径。  上帝赋予我们每一个人巨大的财富
第十三届亚洲营养大会(Asian Congress of Nutrition,ACN)于8月3-7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大会主题为“Nutrition and Food Innovation for Sustained Well-Being (营养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