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差异 谋求共存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joy_flyin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下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的浪潮中,对于文化的走向,目前存在两种争论,即文化的多元与趋同。如何尊重他种文化、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已成为跨文化对话的重要问题。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继2005年10月举办首届中—非音乐对话后,于2007年11月6日至10日,再次举办了“世界音乐周暨第二届中—非音乐对话”,活动吸引了来自肯尼亚、尼日利亚、加纳、波多黎各、美国、加拿大等国20多位研究非洲音乐的专家以及国内许多知名学者。会议讨论了传统音乐的保护与发展、音乐的跨文化交流、田野工作的经验等共同关心的问题。除了会议、讲座之外,还举办了中国传统音乐与非洲传统音乐的多场音乐会和工作坊。中—非音乐对话为双方在音乐领域的相互吸取、借鉴提供了一个平台并促进了双方的理解和交流,在相互参照中进一步发展和发现了自己。
  
  一、传统音乐的研究、保护与发展
  
  保护与发展始终是各国传统音乐共同面临的难题,如何使传统音乐长期留存于世,而不仅仅充当博物馆中的藏品。“传统是一条河流”,因它汇聚了来自上游的多个活水源头,而生生不息,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传统音乐与其他民间文化的共生性与混元性特点决定了对传统音乐的保护不应是一个乐种、一个歌种、一个舞种的分置保护,对整个传统文化生态的保护才会使传统音乐与其他民间文化沿着传统的河床长期流传。
  世界打击乐委员会主席帕斯克·姚—杨格(Paschal Yao Younge)博士《田野的回声:非洲传统音乐在舞台上的发展和转变》一文,分析了在传统环境下表演的民族音乐,被音乐教育者改用于非传统的表演时传统音乐的特定传统元素与创作技巧是如何被应用和融合到新的改编曲目中。传统音乐的改编类型包括:(1)在创作乐曲的同时兼顾“文化保护”;(2)将各种文化遗产融入到创作乐曲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或新式的传统的类型;(3)创作一些取自民族的且又符合西方审美的音乐。
  美国俄亥俄大学泽尔玛·巴杜—杨格(Zeima Badu-Younge)博士《当代非洲移民舞蹈和教育:全球视野中的保护和发展》的发言,认为非洲舞蹈无论在本土還是在美洲、欧洲、东南亚等其他地区始终在演变着。在非洲内部,非洲传统舞蹈受到非洲各地区、民族和受西方训练的舞蹈教师的影响;海外非洲移民受到非洲之外的环境和文化以及受到西方训练的教师影响,创造了一种古巴式非洲的或美国黑人的舞蹈形式。
  美国威士利安大学艾利克·查理(Eric Charry)博士的文章《文化革命与非洲音乐:几内亚及其文化遗产》审视了文化革命在几内亚的意义并与其他周边国家比较;政府的行为、音乐家和合唱团共同利用本土传统音乐和舞蹈建立独特的几内亚音乐的过程及其保护与发展的现状。《非洲传统音乐的新发展》一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1.肯尼亚的“芭蕾”音乐由村落中传统的民间表演逐渐过渡到舞台合奏,最后发展成为一种独奏乐器。2.随着欧洲出版了大量的非洲音乐唱片,组织非洲音乐家世界巡回演出,在这一过程中相继涌现出许多闻名于世的杰出音乐家,许多年轻人把学习音乐当作改变命运的一种途径,一般以歌唱家居多。之后,由于观众趣味的多样性使得器乐表演得到重视,出现了不同国家的乐器组合形式与合奏作品。3.以美国黑人饶舌音乐对非洲传统音乐的影响为例,指出非洲传统音乐在吸收外来音乐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模仿阶段和本土化阶段。
  中央音乐学院周青青教授在《汉族民歌时调的变体》一文中通过对江苏、河北的《孟姜女哭长城》——基本旋律框架基础上的加花装饰;山西、陕西的《绣荷包》——生存环境所导致的情绪变化;陕西、辽宁北部和山西沁源的《对花》——地域风格标志性的旋律音程导致调式变化等三首时调变体的比较研究,总结了汉族民间歌曲流传变异的方式和特点,并进一步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解答了“到底是什么原因使音乐被熏染到这个地步”的命题。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张伯瑜博士《中国传统音乐发展中的四种转型方法》一文,是在作者走访中国广大地区,学习各地的传统音乐之后,指出:目前中国民间传统音乐一方面在传统的根基上延续着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它适应着新的社会形式。文章提出了四种传统音乐的延传与转型方法:1.延传着的民间传统音乐;2.从生活方式到艺术形式转化着的民间传统音乐;3.从生活方式到文化符号转化着的民间传统音乐;4.完全专业化了的民间传统音乐。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张振涛博士的论文《民间文艺汇演的反思——保护民间音乐的一项措施》概述了民间文艺汇演的历史脉络和涌现出的乐种、剧种、乐人等。作者认为民间文艺汇演已逐渐成为一种文艺制度,在特定年代中许多乐人被赋予了特殊的政治身份。民间文艺汇演还为研究传统艺术起到了积极作用,产生了统揽中国艺术整体的研究视野。但一些乐人脱离了原生态艺术的生存环境,向炫技性方向发展,传承使命也出现了变化。作者提出在中国当代音乐史中应对民间文艺汇演的地位、价值给予相应的历史关照。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项阳博士《亲缘关系与音乐礼俗的承继》一文,提出:随着封建社会的解体,当历史上制度下的礼乐转而以民间礼俗的方式加以继承,由于民间礼俗的社会功能性和实用功能性的用乐方式,构成了当下乡间社会中传统音乐的活态传承与历史用乐形式的相同性,正式为人、为神两条脉的用乐理念维系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传统礼俗依附共生地传承到当下。
  上海音乐学院萧梅博士的文章题为《“乐”蕴于身——中国传统音乐的实践观》,作者认为中国传统音乐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以演奏家为中心,并以奏(唱)操作行为为核心的注重过程、动态、功能的整体性音乐观念。受这种观念影响产生了中国传统音乐的仪式性乐种、记谱体系、传承方式、表达手段等特殊存在方式。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主任姚艺君博士《完整性“活态保存”是传统音乐在未来社会中更具价值的基础》的发言提出:传统音乐常常会依附于某类特定环境,诸如节日、仪式等民俗活动,对于具有活态性质的传统音乐而言应提倡整体性的文化保护,否则很可能会因此而丧失它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
  天津音乐学院明言博士的发言《世纪交响——中国新音乐百年奏鸣如是说》,对20世纪以来中国新音乐若干历史与理论问题从三性、二律、内外、前后、人格和本体等六个关系方面做出了个性化探索,提出当代中国开始进入到注重文化建设、培育艺术精英的时代。
  天津音乐学院图书信息中心主任王建欣博士《以音乐学的视角审视中国传统琴学——琴学的学科建设问题琐谈》一文,比较了现代意义的音乐学研究与传统的琴学研究,在研究观念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相同与相异,从音乐教育和学科建设的角度探讨了对琴学的保护与发展
  
  二、传统音乐的跨文化交流
  
  传统音乐的跨文化交流是否会使各民族音乐文化趋同?文化多元是可能的吗?世界各国文化在“文化趋同”与“文化多元”的悖论中谨慎地探索着。人们试图以一种新的视角来观察当前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一种新型的文化多元的新格局。
  美国加利福尼亚中西部研究所出版社发行人及音乐研究所所长辛西亚·谢—肯伯林(Cynthia Tse Kimberlin)博士在《东西方的结合:优班克音乐与艺术学院》文中,以优班克音乐与艺术学院为例,介绍了非裔美国音乐教育家、作曲家优班克博士如何将中国、朝鲜、越南和印度音乐融入学校音乐教育之中。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阿兹塞太平洋大学的民族音乐学家基马西·布朗(Kimasi Browne)博士《中国和非洲传统移民文化:二胡、阿布和圣诗演唱的跨文化交流》的文章,介绍了中国的二胡与非洲的福音音乐同样作为移民文化在美国相遇后,在保持各自音乐文化特色的同时,增加了二胡的表演形式,也开创了福音音乐新的表演项目,显现了一种具有突破性的跨文化交流结果。
  尼日利亚欧巴弗米阿瓦洛瓦大学菲米·阿迪德基(Femi Adedeji)博士题为《非洲福音音乐中的风格技术:跨文化视野》的文章通过叙述福音音乐不同的创作技巧,体现了福音音乐在融入民族文化时所具有的适应性。
  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约翰·罗宾逊(John Robison)教授在《约翰·麦耶尔(1930—2004)的音乐:印度与西方因素的融合》讲座中,作者选取的对象是出身于印度底层社会,后在英国从事作曲的约翰·麦耶尔,这一独特的研究视角成为本文最大的特点。文章总结了约翰·麦耶尔的创作风格,突出强调了作曲家在作品中将印度-西方文化的相互交融的创作理念。
  肯尼亚大学迪姆西·K·诺亚(Timothy K.Njoora)博士题为《音乐与意义:个人作曲的一些感受》的发言,从音乐创作的角度认为音乐家和作曲家之间,新型音乐作品之间的有效对话应是在各自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建立的。
  中央音乐学院郑祖襄教授的发言《兼容并蓄,推陈出新——隋唐外来乐器“汉化”的历史和文化内因》梳理了隋唐时期的外来乐器琵琶、筚篥、奚琴“汉化”的历史脉络,强调了汉文化本身的博大精深和它所具有的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是乐器“汉化”的主要原因。
  中央音乐学院李昕博士的发言题为《阿金·尤巴“Wakar Duru:非洲钢琴艺术探索”曲——中的“交叉文化”音乐创作现象研究》。作者认为阿金·尤巴的“非洲钢琴艺术”的创作是在“西方”和“非洲”两种文化的复合背景下形成的,在黑人传统音乐的创作中,有大量的表现手法都与西方艺术音乐有着很大的差别。作者认为当黑人的音乐语言与西方的音乐语言交织在一起时,应建立“交叉文化”的研究观。
  三、工作坊、音乐会与采风
  本次活动除了在学者之间的对话外,工作坊和音乐会则为中—非音乐的直接对话提供了展现各自独特文化魅力的平台:泽尔玛·巴杜—杨格博士和帕斯克·姚-杨格博士共同表演了非洲传统和现代舞蹈;河北白洋淀圈头村“音乐会”会头陈小花教唱工尺谱;美国亚利桑那大学麦克·B·威斯里(Michael B.Vercelli)博士表演了加纳木琴;波多黎各维尔金群岛大学德达·戴维斯教授主持了钢鼓乐队的讲座。同时,山西云冈大锣鼓音乐会、非洲合唱及当代创作作品音乐会、中国琴曲、昆曲演唱与鼓吹乐和梆子腔音乐会、非洲鼓和舞蹈音乐会,四场别具特色的音乐会实现了中非音乐的直接对话。最后,部分中外学者赴河北安新圈头村采风,亲身感受了来自中国充满乡土气息的民间音乐文化。
  “世界音乐周暨第二届中—非音乐对话”通过研讨会、讲座、工作坊、音乐会与采风等多层次、多方位的交流,显示出中-非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增进了双方的理解与交流。正如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炤教授在开幕式上的讲话所谈到的,“在世界多元文化共存的全球化趋势下,音乐越来越突破地域的局限,在显示出各自独立的音乐性格中进行着平等的對话,扩大各自的文化视野、丰富各自的音乐样式,国际化的会议模式也将促进世界对中国音乐的深入了解。”
  
  荣英涛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张萌)
其他文献
17年11月3日晚,第三届西溪国际艺术节上演了“王斐南与隐形解剖学(Invisible Anatomy)跨界乐团”(以下简称IA)第三场国内巡演音乐会。①所谓“隐形解剖学”是指剖开失误的表层,探索内部的结构和细节。聆听这些作品好似在一个开放的空间中进行无限探索,诸多细节表现就像一节节纽扣连接着音乐整体走向。②打破规则的跨界乐团在各自的创作中使用了大胆的音乐语言,制造出新奇的声响并加以延展、重复、变
冯兰芳教授是我敬重的长者和前辈。获知她有意将长期从事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积累的成果结集出版,我借近水楼台,得以先读为快,深感这部著作全面记录了我国高等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记载了冯兰芳教授驻足普通高校音乐教育讲坛30年所积淀的丰硕成果和丰富经验,读后引发了一些思考,获得了一些体会。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这本新著是首都师范大学冯兰芳教授从事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
国当代作曲家的历史抉择和创作动向已逐渐成为近年来学术界不断关注与深入的焦点命题。可以说,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萦绕与冲击并没有割裂当代中国作曲家艺术创造中的文化血脉,反而在当今时代语境下形成了一种作曲家与中国人文传统新的互动关系。基于近年来中国当代作曲家的音响策略与文本呈现,中央音乐学院李吉提教授在面对中国当代作曲家的创作局面时提出一种较为深刻的洞见:“他们已经能够面对世界现代文化艺术的风潮迭起而‘处
2015年12月19日晚一场名为“钢琴的独白与对话”的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小剧场举行。音乐会集中呈现了音乐家高平近十多年来在钢琴作品与艺术歌曲创作领域的七部力作,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作为作曲家高平的智性、人性、理性以及游刃有余、炉火纯青的全面才能。音乐会带来的震撼超出想象,它以一种难以言表的神奇感应带给观众一次梦幻又刻骨铭心的体验。  乐曲《舞狂》和《残余的探戈》选自作曲家“探戈三部曲”的第一和第三首
《二泉映月》让国人记住了创作国乐的大师华彦钧(阿炳),也记住了记录国乐的大师杨荫浏。天籁之音已成传统的象征、举世公认的经典和“孤本绝唱”。止此一事就足以见得杨荫浏要把所有值得珍藏的传统保存起来的业绩,所以人们也就把他认为值得保存的东西与他的业绩一起保存起来。人们尊重怀念一位学者,就是因为他发现珍宝的目力。  杨荫浏之前,没有人把民间音乐当作一门正儿八经的学问看待。如同王国维把戏曲当做一门学问看待于
国维是我国近代一位博大精深的学者,他的研究与著述涉及哲学、美学、历史、考古、文学等等领域。在上述方面,历来研究他的后人数不胜数。但要论及王国维对中国近代新音乐的贡献与影响,恐怕知者甚少,更鲜见有人作深入研究了。众所周知,王国维一生并没有从事音乐艺术的经历,有关他对我国社会音乐艺术的直接论述也仅见《论小学校唱歌科之材料》一文;在我国音乐学界,有关王国维研究的论文也不多见,仅有楮灏的《培养完全之人物的
一、音乐剧与电影中的“戏剧性”  当今,随着大众欣赏水平的提高及审美视野的开阔,越来越多的经典著作改编成舞台剧和电影的版本,观众走进电影院或剧场也能欣赏到原著风采。如著名的音乐剧大师安德鲁·韦伯(Andvew Webber)基于加斯通·勒鲁(Caston Leroux)的著作《歌剧幽灵》作曲的《歌剧魅影》是在2006年改编成电影。伯恩斯坦《西区故事》这部在音乐剧“整合表演”史上有着重大里程碑意义的
2020年12月28日,第二届民族童声合唱节在深圳如期举行,作为活动重头戏的多民族童声合唱音乐会也依约唱响。主办方克服新冠疫情影响下的诸多困难,照例邀请了三支少数民族“飞越彩虹”童声合唱团相聚深圳音乐厅。继2019年首场音乐会中令人难忘的纳西族、哈尼族和拉祜族的歌声,今年观众听到了来自傈僳族、蒙古族和彝族的孩子们与民歌手的演唱。  在“松禾成长关爱基金会”的筹建、组织和协助管理下,参与合唱节的少数
众所周知,审美直觉是一切音乐审美活动的始端。在音乐接受层面,聆听者们做出的审美判断、获得的审美意义都与审美直觉有着密切联系。可见,作为弹指一瞬的审美直觉,在音乐意义传递与接纳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面对纯粹审美直觉结果本身,人们却通常持怀疑态度。在音乐评论写作以外,也鲜见人们将审美直觉结果作为直接论据展开论述。  笔者认为,人们之所以对聆听实践“正叙”与写作实践“倒叙”之间的审美直觉产生认知差
一  侗族大歌,于今早已远近闻名……  在1972年,两年一度的“巴黎秋季艺术节”上引起轰动:当时,由中国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女声合唱团演唱的“侗族大歌”——那纯粹东方的,中国朴素的山民无伴奏民歌合唱,超凡脱俗,以银铃般“天籁”之声,令欧洲文化界和音乐界人士大饱耳福,无比惊叹,从此举世瞩目。  2009年,侗族大歌“申遗”成功……  近年来,在一次次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一次次的“春晚”大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