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卫形容词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w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经常被告知要删掉形容词。好的风格,我们听说过的,据说都不需要形容词。名词是坚固的弓,移动的、无处不在的箭一般的动词,有了这两者就够了。但无论如何,一个没有形容词的世界,就如同星期日的外科医院一样悲伤。蓝色的灯光从冰冷的窗口渗出,荧光灯发出安静的咕哝。
  名詞和动词对极权主义国家的士兵与领袖来说是足够了。形容词,则是独立的个人和事物的必不可少的保证人。我看到在一个水果摊上有一堆瓜。对形容词的敌对者来说,要表达它一点也不难:“瓜被堆放在水果摊上。”但就在这同时,我们看到一只瓜灰黄如塔列朗出席维也纳国会时的脸色。另一只绿的,未熟,则充满了年轻人的傲气;还有一只瓜脸颊凹陷,迷失在忧伤沉默的底部,就好像它不能忍受与外省的土地呆在一起。没有同样的两只瓜。有些是椭圆的,有些是矮胖的。硬的或软的。闻起来带着乡村、落日的味道,或者被路途、雨水、陌生的手、巴黎郊区灰色的天空所折磨,干瘪,屈从,精疲力尽。
  形容词对于语言,正如颜色之于绘画。在地铁里站在我身旁的那个上了年纪的人,是形容词的一览表。他假装在打瞌睡,但通过半阖的眼睛,他也在观察其他乘客。他的嘴唇泛起拱形的浅笑,有时候变成了嘲讽的扭曲。我不知道是否有一种冷冷的绝望藏在他的心头,或者是劳累,或者,是对时间的顽强而有耐心的幽默感。
  军人限制了大量的形容词。他们只有一个形容词,那就是“一样”,从那些没有光彩的眼睛里泛出。一样的制服,一样的步枪。任何一个从军队中回来的人,换上平民的衣服,向平民的城镇迈出第一步时就会记住形容词难以置信的爆炸,颜色,色调,形状,大千世界所充满的不可取代的个体存在一起前来向他问候。
  万岁,形容词!大的,小的,被忘却的,现有的。我们需要你,轻轻地依附在事物或人们身上的灵活而狡黠的形容词,让我们看到了那不曾失去的个人的生动的味道。阴郁的城市,被浸没在残忍的灰色阳光下的街道。鸽子翅膀一样颜色的云,充满狂怒的乌黑的云:如果不是因为流淌在你身边的那些多变的形容词,你又会是什么?
  道德又是另一个没有形容词就不能存活一天的领域。善良的,邪恶的,狡诈的,慷慨的,复仇的,激情的,神圣的,这些词就像锋利的铡刀一般发出光亮。
  如果不是因为形容词,我们就不会有记忆。记忆是从形容词中产生的。一条长长的街道,炎热的八月的一天,一道通向花园的荒废的门,就在那里,在覆盖着夏日尘埃的红醋栗树中间,是你那变化多端的手指。(摘自《三种历史:扎加耶夫斯基随笔选》,王家新、郝慧子译,《扬子江诗刊》2014年第1期)
其他文献
隔代教育其实  是无奈之举  笔者虽然生活在小县城,但自己的孩子也正在接受着所谓的隔代教育。对于我这个家庭而言,自己和丈夫除了周末,确实没有时间照看或教育孩子,无奈之下,只能让我母亲到城里来带孩子。而类似于我这样的家庭,在当下社会并不少见。  套用央视《新闻联播》中曾问的问题“你幸福吗”,我会回答,我幸福,因为我有一个和谐完美的家庭;可是,幸福之中也有不幸,那就是自己的孩子并没有得到来自于父母的真
英国诗人在其长诗《天真的预言》中写道:“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即“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传统的佛学中也有“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思想。这两句话的意思都是说每一生命个体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同样,教师身边每位学生也都是一个个绚丽多彩、值得尊重的世界。老師应关注学生的世界,以学生的发展为
一、理念缘起  如何真正以学生绿色学业评价体系为导向,回归育人原点,坚守教育价值?一所定位为“外国语”的小学,如何在“外语热”中保持清醒头脑,始终把牢正确的办学方向?我校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之“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精神,把“为学生终身
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说过一个经典案例:巨人之手。一位数学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手印,学生们看到后都感到惊奇。教师就对学生说: “昨晚有一位巨人访问我们学校,在黑板上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手印。今天晚上他还要来,请大家为巨人设计桌椅、书本的高度和大小。”孩子们眼里闪烁着探索之光,全身心地投入到测量、计算等活动中,他们用自己的手和巨人的手作比较,得出比例,然后把桌椅、书本按比例放大。  案例中,孩
大学毕业后,怀着火热的激情,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支援贫困县。根据统一安排,我被分配到一个既偏僻又贫穷的山村小学。说偏僻,是因为那里连马路都没有,十分闭塞;说贫穷,是因为学校连粉笔都买不起,上课板书只能用手指蘸着水写字。  就这样,不出两个月,我的热情骤降,整天无精打采,只想赶紧找机会回城。  学生们大概看出我没有了刚来时的积极和认真,纷纷围上来,仰起脸问:“老师,你是不是要走了?”  我一惊,问:“
站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系统角度,面对日渐频繁的师资流动,大有“一掌难当四面风”的窘态。某县某年刚提拔了一个县城中学的中层正职担任乡镇学校的正校长,一所地级市的重点中学却马上来了一个通知,让他前去任教,档案重建,弄得当地教育局手忙脚乱,不得已重启校长遴选的程序。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搞结对,结果对方校长一来,自己的师资家底也被摸得一清二楚,那些业务精英就很容易被挖走。某次举行送教下乡活动,就有一乡镇
一  尽管平日里也关注语文教育和阅读推广,但直到2014年年底到浙江温州参加第一届南方阅读论坛,我才第一次听说严凌君其人及其编著的《青春读书课》系列读本。彼时,严凌君受邀作为论坛嘉宾,为与会者作阅读专题讲座。此君口语表达极佳,站在台上无须PPT,只拿一个麦克风便侃侃而谈,滔滔不绝,可以想见他早已熟悉这种舞台,也可看出其平时的课堂组织能力必定非常出色。几年过去了,严凌君当时在论坛上所讲的,有几点我还
最近,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沈林研究员推荐我读了《中国教育问题的哲学解析》一书,顿感醍醐灌顶,心中的困惑茅塞顿开。  《中国教育问题的哲学解析》一书是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汤贞敏院长负责的“教育哲学研究工程”课题成果,汤院长组织了一批广东高校、教育研究院、教科所、重点中学的学者、专家和一线教师潜心研究,历时三年多的思考、调研、研究出来的成果。本书共四篇合计十二章,整合了古今中外的教育哲学思想,从中国的教育实际
走进光明新区高级中学,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正对大门的那块书写有“大家文化”的校园文化石,“大家文化”已成为学校的核心校园文化,成为扎根师生心灵深处的标志性文化。2007年9月,在光明新区高级中学开学典礼暨揭牌仪式上,校长毕国军博士详细解读了“大家文化”的内涵外延,从此,“大家文化”与崭新的“光高”一同起步,共同成长为深圳教育界闪亮的品牌。  核心理念的缘起  2007年,“高中学位不足”成为影响深圳
198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籍波兰诗人切斯瓦夫·米沃什在漫长一生的精神劳作中,曾多次推动中国古代诗歌在西方世界的传播。其中最重要的,是由他编选的诗集《明亮事物之书:国际诗选》,入选的中国古代诗人多达16位,诗歌有50首,占全书的六分之一。而他对中国古代诗歌独特的解读方式,在今天大谈特谈传统文化复兴,但“中国文化失语症”依旧无甚改观的处境下,很值得我们重视。  行文之初,有必要先简单介绍米沃什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