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持久兴趣,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z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其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活动最容易从兴趣出发,最容易被兴趣所左右。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学生和物理知识的特点,有效的保持学生持久的学习物理的兴趣,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这不仅是教学大纲规定的四大目的之一,也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现结合自己的教学谈几点体会与老师们共同探讨。
  1. 加强实验教学能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一试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可以说实验是该学科的一大特色,而初中学生对实验又特别喜欢。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特征和习惯,组织好实验教学,不断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验中进一步理解概念,掌握规律。
  1.1 教师要做好演示试验。成功的演示试验不仅能使学生清晰地了解物理现象,形成物理概念,初步掌握物理规律,同时他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越学越爱学。
  1.2 创造条件开展边学边试验。大多数学生往往下满足看老师表演,更希望自己动手做一做这些演示实验,他们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因此,教师应创造条件,将一些演示实验改为边学边实验,给学生更多的操作机会。实践表明,边学边实验的方法倍受学生欢迎。这样不仅更好地掌握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1.3 教师要组织好学生的分组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可以极大地满足学生的动手愿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努力克服困难,创造条件,保证学生实验的正常开展。
  1.4 创造条件让学生做教材中介绍的小实验和小制作。教材中的小实验和小制作大都是简便易做的。教师要指导学生按要求完成这些小实验和小制作。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而且通过对器材的摆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知识的应用能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知识和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现象,分析实际问题,使学生总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了汽化让学生分析为什么“开水不响,响水不开”,学了电学可以让学生检验一下自家的电表走的是否正确等等。
  3. 创设融恰的师生关系能巩固稳定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感融恰是思维共鸣的前提,也是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教师在教学中创设融恰和谐的师生关系,应注意以下几点:
  3.1 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初中学生正处在走向成熟时期,他们对别人的评价态度都是很敏感,而且有很强的自尊心。教师真心实意地爱学生,尊重学生,学生会心领神会的。教师对学生在语言上,举止上的任何不友好、不亲切,学生都会作出敏感的反应。表现在教学中会出现他们跟教师感情时,学的积极主动。反之,教师讲的课再好,他们也听不进去。
  3.2 要注意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成功会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愉悦,愉悦的情绪最易造成师生情感的接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课堂提问,设计课内外练习、布置作业、进行达标测试等活动,都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交给学生的问题,应该是他们经过努力能完成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喜悦。
  3.3 要经常给学生以鼓励的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尤其在课堂教学中要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使所有学生都能有愉快的心理体验。这种不断积累的愉快感,会使学生对物理产生持久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要求,还可用其它方法,如用生动的语言,传神的手势、贴切而幽默的比喻、形象的电化教学手段。简练有条理的板书等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主动,这不仅对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收稿日期:2008-12-26
其他文献
【摘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语言运用得如何,对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对教学语言的掌握,教学语言的选用以及教学语言的作用,谈了一些浅肤的看法。  【关键词】教学语言;掌握;选用;作用    Value teaching language, exaltation teaching quality  Zai Rong-ming  【Abstract】In the educat
期刊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主体性教育的角度看,课堂教学应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1. 实现教学指导思想的真正转变,体现主体性教育的指导思想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沿袭的是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学生总是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人们在思想观念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思维
期刊
【摘要】新课程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就是要求我们运用生活化的数学语言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通过生活味十足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施教中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心理倾向,在不影响知识严密性的前提下,对数学概念、语言等进行加工、修饰,破解抽象的数学概念,使数学语言生活化;要把身边的实例融入到数学,使数学问题生活化;把数学
期刊
在当前的语文课程改革中,以探究问题为基础来展开学习和教学已经成为一条基本的改革思路。这条思路已经将探究性学习延伸到了日常的课堂教学之中,形成了“问题教学”思维。这就是目前最时髦的“问题教学”。  “问题”要求之一:所提问题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假如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不感兴趣,即使这个问题设计的再完善,也不能发挥“问题教学”的作用。正如前面提到的,问题太难或太易,都不能激发学
期刊
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常遇到家长这样说:我的孩子,小学成绩很优秀,为啥到了初中特别是初二开设物理后,就老是回家说:“好难学”。这种学生在小学阶段是个优秀生,对学习功课感到比较轻松,可是进入初中后,尤其是从初二年级开设物理课开始,情况就逐渐不同了,“难”的感觉开始产生,学生普遍觉得学习功课越来越有压力。这种现象的产生有许多方面的原因。例如对物理语言的认识和熟练过程快慢、小学的教学方法和初中物理的教学
期刊
【摘要】英语教学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还要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搞好英语教学。  【关键词】英语教学;学生;主体作用    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如果教师仍不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就可能产生厌学情绪,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尤其,英语教学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教师是教学的主体,
期刊
语文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理念,已深入到教师队伍当中,许多教师已在阅读教学中践行这一理念,并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聚。那么写作教学是否也应该贯彻这一理念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据了解,在写作教学当中,真正贯彻“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老师并不多,许多语文老师在写作教学的全程中,演的是主要角色,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未得到体现,因而,作文教学事倍功半,收不到很好的效果,作文教学要想得到
期刊
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就是构建民主科学的课程体系,课程环境就必须是民主的。以学生发展的课程,是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的课程,它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改革的着眼点和归宿。  新课程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审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帮助学生寻找、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学习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
期刊
语文课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值得我们再三斟酌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提问发挥有效作用,迅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将其转化为内在学习的“自我需要”,是当今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关键环节。对此,我颇有感触,现在谈谈一己之见。  1. 改变方式,激活思维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有些教师的提问,总使学生感到学习的被动性,缺乏学习的乐趣和动力。针对这一现象,我努力改变自己的提
期刊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使用最普遍、也最简单适用的教学方法了。然而据我了解,很多教师对“提问”的运用却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提问过于简单,学生随口便答;提问过于复杂,学生启而不发;提问过于集中,学生置若罔闻……如此种种,不一而足。说到底,是提问缺乏有效性的表现。因此,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当务之急的。  1. 难易适度,深题浅问 提问前教师既要熟悉教材,又要熟悉学生。提的问题应难易适度,如果问题过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