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acmis4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12月25日,“2008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揭晓,杭州、宁波、昆明、天津等城市位居前列。其评选依据涉及自然环境、交通状况、发展速度、文明程度、就业环境等指标。如果按此标准去计算中国人的幸福,那么,今天普遍存在的住房危机、安全感缺失、教育致贫、人际疏离、生活压力等等现象,是否让幸福感打折?我们还有没有幸福感?我们的幸福感在哪里?
  
  小调查:你给自己的生活幸福程度打多少分?
  (满分100分,投票总数:48440)
  选项名称 投票数 百分比
  及格60—70分
  17011
  35.12%
  比较幸福70—90分
  10774
  22.24%
  比较不幸福30—60分
  10317
  21.30%
  非常不幸福,30分以下
  7886
  16.28%
  非常幸福,90分以上
  2452
  5.06%
  (来源:腾讯网站论坛)
  
  幸福榜单:谁是最幸福的人?
  
  说幸福,谁更幸福?无数不同的调查给了我们不同的结论:越有钱越幸福?城市人比农村人幸福?公务员最幸福?中产阶层最幸福?校园里的大学生最幸福?也有人说,幸福只是一种感受,它属于每一个信奉“平淡是真”的升斗小民……
  
  中国富人:有房有车却无安全感
  ●人物档案:孙鑫,男,36岁,私企老板
  钱越来越多,房子越来越宽敞,车子越来越豪华,衣服越来越新潮,旅游越来越国外,事业越来越亨通,地位越来越高……这些东西都有了,我就幸福吗?事实并非如此。我也是有重重压力的,我们的财富没有暴富的指望,职业没有收工的暂停键,阶层待遇没有确定的法律保障。我们一步一步向上爬,风光的物质享受背后是职业压力,体面的社会地位背后是患得患失的身份焦虑感。可能随时一场病、一个政策调整、一次金融冲击波,我们就会被重新打入赤贫的深渊,重新回到奋斗起点。其实我们也是很脆弱的,有了钱并不一定幸福,神经照样绷得紧紧的。我有一个朋友年收入近10万元,并拥有两套房产和被众人羡慕的家庭。然而因妻子患病住院花了40万元,他不仅用光了所有积蓄,还被迫卖了一套房产,如今生活陷入拮据。
  
  公务员:职业荣耀感与失落感并存
  ●人物档案:赵化宇,男,27岁,教育部门公务员
  从2005年起,公务员考试牢牢占据了“中国第一考”之位。在中国,这个职业的吸引力已不言而喻。我是去年考上我们市教育局的公务员的,之所以考公务员,是这个职业稳定性好,社会地位高。当朋友们听说我考上了公务员,他们都很羡慕我,说我拥有了铁饭碗。这也满足了我的虚荣心,我父母感觉也有面子。可大家也都知道,公务员工资微薄,这个职业在经济上处于撑不死、饿不死的地位。与下岗职工及广大农民相比,幸福无比,但与市场经济的弄潮儿相比,又显得微不足道。如果你问我现在是不是很幸福,我只能回答说不幸福。我觉得在这发展空间很小,我更向往那种无拘无表的生活,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而官场的规则和文化,我也不大适应,我很讨厌各种应酬。
  
  “小市民”:活着不容易
  ●人物档案:晓萌,女,30岁,公司职员
  水电煤气,油盐酱醋,孩子上学,看病吃药,哪一样不在涨?而最令人承受不起的,还是房价,,我和丈夫家都在农村,我们大学毕业后留在城里工作,属于白手起家,我们每个月都还要寄钱给各自的父母。结婚后,我们经济一直比较拮据,先是租房子住,儿子出生后,房子实在太小了,为了让儿子住得舒适一点,两人铆足了劲拼命赚钱,最后用辛苦攒下的积蓄并借了些钱付了新房首付。每月发下工资后,交了房贷手里就没钱了。重要的是孩子的教育经费,还根本没有着落。你问我现在生活得幸福不幸福?幸福当然是有的,每天晚上劳累一天回到家,三口人围在一起吃顿饭,看着儿子的个子越长越高,心里很欣慰,我感觉这是很幸福的。而各种压力也是排除不了的,生活不容易。
  
  农民:幸福感更强的背后
  ●人物档案:管林,男,28岁,农民
  “2008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报告”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强于城镇居民。这样的报告一出,许多人认为现在农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了,农民“翻身做主人”了。但他们没意识到,农民良好的幸福感恰恰反映了农村整体生活水平较低。从人们对生活的期望来说,农民幸福感更强,只能说明农民对前途的消极情绪。幸福感类似于满足感,它实际上是现实的生活状态与心理期望状态的一种比较,两者的落差越大,我们可以认为幸福感越差,农民“知足常乐”逻辑的背后是无力追求更加幸福生活的无奈,试想谁不想过上工作稳定、保障充分、社区便利的生活?谁不想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就说我身边的人吧,大部分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但由于户籍制度等不可逾越的障碍,无法融入城市,加上收入的偏低,其实心里还是没有稳定感的。
  
  大学生:正是幸福感开始减退的时候
  ●人物档案:张铭,男,20岁,大学生
  说起幸福感这个话题,有人说现在的大学生最幸福,生活在改革开放年代,就像“掉进蜜罐里”。可我却不这么认为,其实你到校园里问问,幸福的没有几个,幸福问题,是当代青年最关,心也最感困惑的问题之一。大学时代,是人生的转折点,年轻人离开家庭独立生活,开始个体社会化的真正历程,而目前大学生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整个社会价值观混乱,心理失衡,致使许多大学生有了太多的迷茫:生活的迷茫、目标缺失的迷茫、求职的迷茫……这些迷茫给我们带来了对幸福的迷茫,不知道去哪里寻找幸福。据英国和美国社会学家联合做的研究表明,大学正是幸福感开始减退的时候。研究称,人一生的幸福感呈“U”型曲线,青少年和老年幸福感最强,中年最弱,“谷底”大约在44岁左右,而大学时候正是幸福感开始降低的起点。
  
  谁“偷”了我们的幸福?
  
  GDP崇拜:迷失在物质里的幸福
  一直以来,我们都只推崇GDP增长的神话,认为首要问题是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水平,解除贫困,增强综合国力。“GDP崇拜”成为一种情结,唯效率主义的发展成为主要甚至唯一取向。可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导致了诸多不良后果:国民教育、就业保障、社会福利、医疗卫生、文化建设等与人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社会发展领域当作“经济增长的代价”牺牲掉,人们的幸福感并没有从经济的增长中获得。我们现在手中是有钱了,可我们感觉到幸福了吗?
  
  生存压力:幸福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奢望?
  房子、工作、家庭、人际、面子……这几个名词带着纠缠不清的关系时刻给予每个中国人压力,年轻时以命换钱,年老时以钱换命。职场压力令英才早逝,学业和就业压力令20到35岁的人心理 失调。加上今年物价飞涨、金融动荡、股市低迷、竞争激烈,升学难,就业难,工作难,人际关系处理难,面对越来越多的各种压力的困扰,生活在当今的人们前所未有地感觉到了“累”。睡眠紊乱、记忆力衰退、情绪偏激、易恼易怒,心理负担重如泰山,身体状况江河日下。幸福感从何而来?
  
  安全感缺失:当生存都只是一种可能……
  富人提心吊胆,担心财富给自己带来“不安全感”;而穷人也提心吊胆,担心某一天失业,经济没有来源。杭州市的一个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公务员中,有心理问题的占近17‰公务员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比一般群体强烈。另外,社会治安是必不可少的公共产品。将良好治安作为公共产品提供给公众,最大程度提升市民的“安全感”,进而满足普通大众对“幸福感”的需求,是政府的职责。
  
  人际疏离与情感空白:孤独感与抑郁的源头
  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里,逐渐淡化了情感企图,大家都是及时关系,强调当下的需要,呈现的状态是:过从甚密,但感情稀薄。我们不知道隔壁邻居姓甚名谁、大致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我们也不知道现在工作单位里年轻的张小姐明年是否打算谈婚论嫁,还是准备出国留学;我们不知道常常去理发的美容店为什么换了老板……“人与人之间的远离,也是幸福感消失的原因。”
  
  差距:幸福是“比较出来的”?
  在电影《求求你,表扬我》中,记者(王志文)问:什么是幸福?农民工(范伟)答:幸福就是我饿了,看见别人拿了个肉包子,那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看见别人穿了一件厚棉袄,那他就比我幸福;我上茅房,只有一个坑,你蹲了,你就比我幸福。基尼指数低于0.2是一个国家幸福的指数之一,这表示国民收入分配绝对平均;0.4~0.5表示国民收入的贫富差距较大;中国的基尼指数一度达到了0.47,超过了0.4的国际安全标准线。失衡也是幸福感远离的原因。
  
  你什么时候最幸福?
  
  江苏连云港网友:幸福就是长假带着女儿踏上名山大川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幸福就是和老公牵着手逛街,幸福就是能像孩子那样在父母身边撒娇,幸福就是忙碌地工作了一周,周末了,终于可以睡个懒觉。
  河北秦皇岛网友:付出也是一种幸福,今天在街头遇见一个乞讨的老太太,寒风中她的衣服很单薄。我把自己口袋里的零钱给她了,她不停地道谢。当时我觉得自己很幸福。
  吉林长春网友:幸福是一家人可以住在一起,可以在一个桌子上吃饭。每天一睁开眼睛就可以看到亲人,可以平平淡淡的,平安、健康、快乐地过一辈子就是幸福。其实,我们每天都在幸福中,只是自己没有察觉到而已。
  福建厦门网友:有人觉得幸福的来临是突如其来的重大事件,就像中彩票一样,而我觉得幸福存在于点滴之中,存在于构成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中。一朵小花、一封信、肩膀上的亲昵一拍或一句鼓励的话,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并不是像你想象的那样无足轻重。
  广东佛山网友:幸福就是每天都感到实在并快乐地活着,即使是最平凡;幸福就是你想要的物质与精神都能得到满足,即使是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幸福就是无论何时何地你都觉得你所在的世界充满希望,即使有不如意的逆境。
  山西大同网友:幸福是很具体的,母亲喜欢戏剧《朝阳沟》,但以前她总是特别忙,整日操劳不完,如今终于可以停歇下来了。辗转了许多书店,我买到了《朝阳沟》的碟子,拿回家给母亲播放。看着母亲看得那么安心投入,我是幸福的。
  
  构成幸福的六个要素
  
  英国《独立报》2008年9月11日报道,近期一项研究显示A3%的英国人感到不幸福。究竟哪些因素能为我们带来幸福的体验呢?该报称,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莱亚德认为婚姻、朋友、健康、工作等六个因素对我们的幸福感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婚姻:德国社会经济学家调查发现,人通常在结婚后变得更幸福快乐。在打算结婚的两三年之前,人们会觉得比以前更幸福,而结婚的这一年对他们来说则是最幸福的时光。诺丁汉大学社会与社会规则教授斯蒂芬·约瑟夫说,“当家庭关系满足了人们的归属感,我们就感到自己成功了。”
  工作:专家称,失业不仅仅意味着降低了收入,而且也降低了幸福感。德国学者利利安娜和雷纳·温克尔曼认为,这是因为人们认为失去工作是件丢人的事情。
  信任:理查德·莱亚德说,我们的安全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际交往的质量。在交往中,若有人可以信任,会让我们感到更快乐。
  健康:理查德·莱亚德说,我们往往高估了疾病对幸福感的影响力。上周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精神健康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相对于诸如咽痛和糖尿病等疾病,抑郁对幸福感的影响要更深。
  饮食:大脑中叫做复合胺的化学物质与快乐的感受相关。而香蕉、牛奶、花生等都含有复合胺,多吃这样的食物有助于我们产生快乐情绪。
  自由:瑞士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瑞士如果某地的居民拥有更多的权利和自由,他们就会感到自己更幸福更快乐。
  
  当下,我们如何获得幸福?
  
  北京中医药大学孔军辉教授,对“重压之下”的都市人如何回归幸福提出了建议。
  第一,要明白财富的意义,知道财富是为了什么。比如有人赚了很多钱,但没有时间去消费,又怎么能体现出挣钱成功带给你的快乐感?而且这个钱是用在了什么地方,是把它挥霍了,还是用在了救助别人等慈善事业上。这些钱应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但现在人们的观念或者是素养还没有达到这样的一个层次。
  第二,要明白人生的意义,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其实我们国家现在是一种价值缺失的状态,认为人活着就是为了钱。其实人应该追求的人生是更加有意义的。以前我们光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却忽略了人生的价值观。所以现在要回归到正常的价值观,比如从儒家、道家的思想中去寻找传统的思想。
  第三,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社会是需要各种各样人的社会,不是所有的人都一定能做老板。所以人在这个社会中生存,首先的定位应该是做一个能够适应社会、能自食其力的人,而不是要给自己定一个很高的目标,所以人们必须要懂得心态的平衡。在生活中不能随波逐流,自己要给自己找对定位,否则会凭空添了很多压力。
  第四,从小事做起,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做起。再伟大的事情也是点滴事情积累起来的。但是现在很多人都是眼高手低,只看到了结果,没有看到过程,永远使自己无法满足,自然也就不会感受到幸福。
  第五,在职场中打拼的人,首先要确定你喜欢不喜欢这个职业,给自己的职业是怎么定位的。其次要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比如作为教师,教导学生就是我的快乐,我就会感到幸福。而且每个人在职业的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低潮、不顺甚至枯竭,这些都会改变自己的人生态度。这个时候必须自我调整,这是非常重要的。
其他文献
[美]列斯·派瑞特 庞启帆(编译)    “我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经常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我通常没有当面回答他们,而是邀请他们来听我的讲座。在讲座上,我给他们讲了一些真实的人和真实的事。这些真实的人和事相信能给他们一定的启迪。以下六个特征是每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士所共同拥有的。    责任时刻放心头    一个印刷厂的业务经理在他们承接的一本书即将付印的时候接到了客户的电话,客户想改变书的封
张爱玲,1955年从香港辗转旅居美国。第二年,张爱玲在新罕布什尔州的麦克道威尔文艺营邂逅了美国剧作家赖雅。在赖雅眼中,张爱玲庄重大方,具有东方女子的那种古典美。赖雅对张爱玲的作品也欣赏不已。他们在一起谈论中国的政治、书法、文艺创作,一来二去,彼此好感日益增多。两个多月后,两位不同国籍的老少作家恋爱了。这一年,赖雅65岁,张爱玲36岁。  一天,赖雅深情地盯着张爱玲问:你这个年龄,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
七岁的时候,她很听母亲的话,母亲说“要吃得饱饱的,才能长得很高很高”,为了让自己快快长大,她把自己吃成了一个小胖妞。  十二岁的时候,她已经知道“胖妞”不是一个好的称呼,但是每当面对母亲做的美食,她还是忍不住嘴馋,并用母亲说的话——“胖才身体好啊”为自己的贪吃找借口。  十五岁的时候,正是爱美的年龄,那个夏天,看到别的苗条的女孩子穿着修长的裙子成为一道风景,她开始对自己肉肉的身体感到深恶痛绝,开始
需求简单。食求饱,衣求暖;广厦千间。夜宿五尺;家财万贯,日食三餐:只要自己的劳动所得,不向往不劳而获;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物质之外,心灵之中还有野草闲花,还有清风朗月。  人际关系简单。出门之前不劳父母反复叮嘱不要跟陌生人说话;公共场合不劳警察反复提醒要防备陌生人对你献殷勤;列车上瞌睡无须睁只眼闭只眼;见到对门住了5年的邻居能准确地认出来并友好地打招呼。  购物简单。用不着带着弹簧秤上街,用不着随
华丽的衣服只代表身份,  心灵才能代表美    22岁时,林志玲入行当模特。她身上有着老子《道德经》里所写的“水”的特质。林志玲以“水”一样的姿态立足于娱乐圈,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同和喜爱。其实林志玲并不漂亮,五官不算美,可是在人们的眼里,她总是那样迷人,谈论起她来,人们总会热血沸腾,无比向往。而不喜欢林志玲又大多是女人,或者看不习惯的正是她那种迷倒万千铁汉的“嗲”吧。  外界攻击她那自成一派的
从“芙蓉姐姐”到“90后”炫富士,从火爆的“艳照门”到“上海东楼Kappa士”,近几年许多难登大雅之堂的低俗文化,竟成了人们关注追捧的热点,为这些低俗文化捧臭脚的,是新时代日趋泛滥的“大众窥私欲”。在高科技的包装下,“民族劣根性”的幽灵又开始复活并蔓延    新时代,我们无所遁形  ●岑小晨  在我国,对“无所遁形”的生活最准确最优美的描述,当属上世纪三十年代那句许多人都会背诵的诗“你站在窗口望风
机会只是最快的箭,自信才是最榜的射手    就业市场不景气,找工作打破头,屡次面试不中者被戏称为“面霸”,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如何不让自己成为“面霸”,这中间可是大有讲究。  许多缺乏经验的人面试的时候都很紧张,因此都无果而终,但是太过放松,或者太自以为是的也起反作用。一位人事经理透露,有一个面试的人竟然评论她的化妆好坏,就在那一瞬间,这个人就失去了进一步面谈的机会。  我们都知道,履历表上打错字是
牢记是一种责任,  淡忘是一种智慧    为什么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情,立刻会尝到嗤之以鼻的滋味?追其根,在于对别人做了好事之后,人总是期盼着加倍的回报。因而,我想起了一个词:淡忘。  淡忘,是一种记忆的失落,一种胸怀和境界的开阔,一种风度和勇气的超脱,一种吐故纳新的过程,一种对痛苦和忧愁的嘲讽和傲视,一种人生轻松处世之真谛。  生活的本身就在于不断地吸取、积累和淘汰。吸取有理,积累应该,那么淘汰呢
我常常邀请朋友到我在湖边的房子里,在房前的那棵杏树下,沏一壶龙井茶,悠然聊天。儿子养的一些灰色的白色的小兔子,我养的三只鸽子,还有爱人的那只洁白的狗,自然都会围拢过来,成为我们中间的一员。它们都好像一个个虔诚的听众,静静地在我们周围,听我们津津有味地谈话,如痴如醉。  大家都似乎很羡慕我的生活。我的家距离城市只有一刻钟的车程,依山面水,但是却一如乡村那样与喧嚣的城市生活隔绝。  我的生活是诗意的。
如果你问韩红,你最好的朋友是谁,韩红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张越。并且还真诚地强调说:“这些年,我能有今天,离不开张越姐的帮助,有张越这个朋友是我上辈子修来的福。”在朋友最困难的时候,给她精神上的鼓励  在成名之前,韩红的歌唱之路充满坎坷。唱片公司的评价几乎都是“唱得不错,形象差点”。看着身边一个又一个朋友被娱乐公司选中一举成名,而自己却因为身材和长相的原因难以出头,还在酒吧里唱歌,韩红的心里几乎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