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红:交张越这样的朋友最幸福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qiang1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你问韩红,你最好的朋友是谁,韩红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张越。并且还真诚地强调说:“这些年,我能有今天,离不开张越姐的帮助,有张越这个朋友是我上辈子修来的福。”在朋友最困难的时候,给她精神上的鼓励
  在成名之前,韩红的歌唱之路充满坎坷。唱片公司的评价几乎都是“唱得不错,形象差点”。看着身边一个又一个朋友被娱乐公司选中一举成名,而自己却因为身材和长相的原因难以出头,还在酒吧里唱歌,韩红的心里几乎绝望。在她最艰难最无助的时候,她认识了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张越。那天,韩红在酒吧里为客人唱歌。她唱完一曲后,张越送了一个花篮给她。那时候,韩红很少看电视,不知道给她送花篮的人就是《半边天》的主持人张越。但她感觉这个看起来比她还胖的女子很亲切,很随和。两个人一见如故,都把对方看成自己的知己。韩红把自己内心的苦闷统统地倒了出来。说到伤心处,满眼泪水。听完韩红的倾诉,张越倒上两杯酒,她端起酒杯说:“妹子,姐以前的经历和你差不多。只要你认为你行,你就坚持着,早晚有一天会被认可的。来,我们为明天干杯!”两个人一饮而尽。在韩红看来,她喝下去的是酒,更是一个新认识的朋友送给她的温暖和信心。
  自此以后。韩红和张越成了好朋友。张越知道现在的韩红最需要的是精上的鼓励。只有精神上得到鼓励,振作起米,才不会在这最困难的时候选择放弃。所以,她常常到韩红驻唱的酒吧点韩红唱歌,为韩红加油。同时,张越还在为韩红和许多因为外表而怀才不遇的人策划了一一期节目。很快,韩红出现在《半边天》的一期访谈节目里,主题是“不要为你的相貌发愁”。在演播室里,张越请韩红为观众演唱。韩红的演唱结束后,张越向她竖起了大拇指。这是张越在《半边天》节目中唯一一次用这种方式向嘉宾表示赞扬和钦佩。这一期节目的播出改变了韩红的命运。很快就有娱乐公司和韩红签约,第一张个人专辑《雪域光芒》不久就面世了,其主打歌《家乡》迅速在各流行音乐排行榜上独领风骚,韩红一炮而红。
  
  在朋友骄傲自满时,用适当的方式给予提醒
  来 成名后,很多人的心态会发生微妙的变化,韩红也不例外。总觉得自己是明星了,言谈举止,明星的派头越来越足。接到采访要求,影响力不大的媒体免谈。一些原本和韩红很要好的朋友,对变化后的韩红多是选择疏远。对于韩红的变化,张越也感觉到了。她没有选择疏远韩红,而是选择给予提醒。张越知道韩红是个性格直爽的人,如果自己当面直接提醒她,已经明星气十足的韩红可能会接受不了。所以,张越并没有心急,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机会。有一天,张越邀请韩红去《半边天》做嘉宾。韩红刚坐下,明星派头又表露出来。看到面前的茶杯上有污痕。她说:“这杯子怎么没洗干净?”张越站起来,拿起茶杯说:“好的,我去给你洗洗。”韩红忙站起来,拉着张越问:“怎么你洗呢?工作人员呢?”张越笑了笑说:“工作人员有自己的活,为来这里的客人倒茶的活一直都是我的。”听到这句话。韩红的脸腾的一下就红了,她一把从张越手里夺过茶杯,自己倒上茶水。人家张越这么有名的主持人,在节目现场还亲自做洗茶杯这样的事,自己有什么资格在她面前摆明星架子呢?
  节目录制结束后,张越向韩红讲起了让她感受很深的一件事。有一次张越去路边的一个公厕,因为匆忙,把钱包落在了车里。看厕所的大妈拦着她收费。张越向大妈保证一会把钱送来,可大妈不答应。张越说:“我是张越,不会赖这两毛钱。”大妈说:“我不管张越、李越,都要交费!”后来张越只能回车里取钱。张越说:“经历这件事后,我懂得了人一定要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态,也许你认为你很了不起,但在别人眼里你没有什么特别的。咱们有今天靠什么,靠自己踏踏实实地做人做事。在我们主持界,年轻漂亮、有才华的人很多,你不踏实,很快就有人代替你。你们娱乐圈竞争更残酷,许多歌手不都是昙花一现吗?”张越的一番话,说得韩红心悦诚服。
  有了张越的提醒,韩红开始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说话做事都会考虑到带给别人的感受和影响。因为韩红的改变,那些和她疏远的朋友又和她亲近起来。朋友都亲切地称她为“老韩”。人际关系好了,韩红的事业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歌坛举足轻重的人物。
    在朋友最痛苦的时候,帮她找到走出痛苦的办法
  
  韩红从幼年开始就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她和奶奶的感情很深。在她心里,奶奶是这个世界最疼爱她的人。在奶奶因病去世后,韩红的感觉就像天塌了一样。她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不能自拔,渐渐产生了放弃音乐甚至放弃一切的念头。创作激情和精力都很充沛的韩红沉寂了,不写歌,不唱歌,默默地生活在痛苦中,甚至有抑郁的倾向。作为好朋友,张越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虽说好朋友有痛苦可以分担,但实际上是分担不了的。要想减轻朋友的痛苦,最好的办法是帮助她走出痛苦的包围。张越知道,要让韩红走出痛苦的包围,必须给她找事做,不让她闲下来,静下来,让她重新去开始她无比热爱的歌唱。那段日子,韩红拒绝一切演出邀请,而张越却常常来找她,每次都说是受朋友之托,请韩红出马救场。韩红不好意思驳张越的面子,只能答应。其实,韩红不知道,张越是故意去替她找些演出的活动,她是想让工作、让音乐来冲淡韩红内心的痛苦。
  在奶奶去世一周年那天,韩红一个人悄悄地去陵园祭奠奶奶,然而,她到奶奶的墓前时,张越已经在那里了。张越说:“我也来看看奶奶,我想告诉奶奶你现在很好,想告诉奶奶你会好好活着,会好好唱歌,这样奶奶就放心了。”韩红的泪水夺眶而出,她明白张越这是在劝她啊。祭拜过奶奶之后,韩红和张越就坐在墓前聊天。“我知道你和奶奶的感情很深,接受不了她离开的现实,可是,如果你就这样消沉下去,奶奶在九泉之下能安心吗?如果奶奶活着,她看到你现在的样子,会很伤心。你怎么能让奶奶伤心呢?”韩红哭着说:“我也不想这样,可是我想奶奶啊,我常常在梦里见到她。”“如果你思念奶奶,你可以用唱歌的方式表达出来,你不妨写首歌给奶奶啊。”张越向韩红建议。韩红擦擦眼泪说:“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啊,我应该为奶奶写首歌啊。”
  不久,韩红再次找寻到创作的激情,写了一首《爱的力量》。歌曲中韩红深情地唱出了她的哀伤,唱出了对奶奶的思念,也唱出了坚强。2008年1月26日,韩红在北京举行了演唱会,《爱的力量》这首歌正是她演唱会的第一首歌,深深地打动了歌迷。而这时的韩红已经走出了痛苦的包围,重新开始了新的音乐旅程。在台下,张越像其他歌迷一样,不停地挥舞着手中的荧光棒……
  
  编辑 陈 霖
其他文献
韩红用歌声征服了广大听众,成了最红的歌星。  韩红是怎么红起来的呢?  说实在的,单从形象上看,韩红是不具备成为红歌星条件的。第一次见韩红在电视上演唱时,怎么也不相信她能红起来,因为在演艺界,是最讲究形象的。  命运对韩红是很苛刻的,不到六岁她就永远地失去了父亲,母亲工作繁忙,韩红只好跟着奶奶、叔叔一起生活。奶奶一边在服装店当裁缝,一边在街上卖冰棒,靠这点收入养活全家五六口人,生活的贫困与艰难可想
[美]列斯·派瑞特 庞启帆(编译)    “我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经常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我通常没有当面回答他们,而是邀请他们来听我的讲座。在讲座上,我给他们讲了一些真实的人和真实的事。这些真实的人和事相信能给他们一定的启迪。以下六个特征是每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士所共同拥有的。    责任时刻放心头    一个印刷厂的业务经理在他们承接的一本书即将付印的时候接到了客户的电话,客户想改变书的封
张爱玲,1955年从香港辗转旅居美国。第二年,张爱玲在新罕布什尔州的麦克道威尔文艺营邂逅了美国剧作家赖雅。在赖雅眼中,张爱玲庄重大方,具有东方女子的那种古典美。赖雅对张爱玲的作品也欣赏不已。他们在一起谈论中国的政治、书法、文艺创作,一来二去,彼此好感日益增多。两个多月后,两位不同国籍的老少作家恋爱了。这一年,赖雅65岁,张爱玲36岁。  一天,赖雅深情地盯着张爱玲问:你这个年龄,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
七岁的时候,她很听母亲的话,母亲说“要吃得饱饱的,才能长得很高很高”,为了让自己快快长大,她把自己吃成了一个小胖妞。  十二岁的时候,她已经知道“胖妞”不是一个好的称呼,但是每当面对母亲做的美食,她还是忍不住嘴馋,并用母亲说的话——“胖才身体好啊”为自己的贪吃找借口。  十五岁的时候,正是爱美的年龄,那个夏天,看到别的苗条的女孩子穿着修长的裙子成为一道风景,她开始对自己肉肉的身体感到深恶痛绝,开始
需求简单。食求饱,衣求暖;广厦千间。夜宿五尺;家财万贯,日食三餐:只要自己的劳动所得,不向往不劳而获;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物质之外,心灵之中还有野草闲花,还有清风朗月。  人际关系简单。出门之前不劳父母反复叮嘱不要跟陌生人说话;公共场合不劳警察反复提醒要防备陌生人对你献殷勤;列车上瞌睡无须睁只眼闭只眼;见到对门住了5年的邻居能准确地认出来并友好地打招呼。  购物简单。用不着带着弹簧秤上街,用不着随
华丽的衣服只代表身份,  心灵才能代表美    22岁时,林志玲入行当模特。她身上有着老子《道德经》里所写的“水”的特质。林志玲以“水”一样的姿态立足于娱乐圈,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同和喜爱。其实林志玲并不漂亮,五官不算美,可是在人们的眼里,她总是那样迷人,谈论起她来,人们总会热血沸腾,无比向往。而不喜欢林志玲又大多是女人,或者看不习惯的正是她那种迷倒万千铁汉的“嗲”吧。  外界攻击她那自成一派的
从“芙蓉姐姐”到“90后”炫富士,从火爆的“艳照门”到“上海东楼Kappa士”,近几年许多难登大雅之堂的低俗文化,竟成了人们关注追捧的热点,为这些低俗文化捧臭脚的,是新时代日趋泛滥的“大众窥私欲”。在高科技的包装下,“民族劣根性”的幽灵又开始复活并蔓延    新时代,我们无所遁形  ●岑小晨  在我国,对“无所遁形”的生活最准确最优美的描述,当属上世纪三十年代那句许多人都会背诵的诗“你站在窗口望风
机会只是最快的箭,自信才是最榜的射手    就业市场不景气,找工作打破头,屡次面试不中者被戏称为“面霸”,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如何不让自己成为“面霸”,这中间可是大有讲究。  许多缺乏经验的人面试的时候都很紧张,因此都无果而终,但是太过放松,或者太自以为是的也起反作用。一位人事经理透露,有一个面试的人竟然评论她的化妆好坏,就在那一瞬间,这个人就失去了进一步面谈的机会。  我们都知道,履历表上打错字是
牢记是一种责任,  淡忘是一种智慧    为什么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情,立刻会尝到嗤之以鼻的滋味?追其根,在于对别人做了好事之后,人总是期盼着加倍的回报。因而,我想起了一个词:淡忘。  淡忘,是一种记忆的失落,一种胸怀和境界的开阔,一种风度和勇气的超脱,一种吐故纳新的过程,一种对痛苦和忧愁的嘲讽和傲视,一种人生轻松处世之真谛。  生活的本身就在于不断地吸取、积累和淘汰。吸取有理,积累应该,那么淘汰呢
我常常邀请朋友到我在湖边的房子里,在房前的那棵杏树下,沏一壶龙井茶,悠然聊天。儿子养的一些灰色的白色的小兔子,我养的三只鸽子,还有爱人的那只洁白的狗,自然都会围拢过来,成为我们中间的一员。它们都好像一个个虔诚的听众,静静地在我们周围,听我们津津有味地谈话,如痴如醉。  大家都似乎很羡慕我的生活。我的家距离城市只有一刻钟的车程,依山面水,但是却一如乡村那样与喧嚣的城市生活隔绝。  我的生活是诗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