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五利用”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kemar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注意创新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学会情感渗透,落实练习和英语听力教学,让学生在课本中真正发现高考知识点,做到自主学习,提高英语水平。
  关键词:创新教学法 情感渗透 讲练总结 听力风暴
  新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探索、思考,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为此,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从五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一,利用创新教学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课上活跃的对象,英语教师要学会引导课堂。对此我利用连排课,尝试了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讲单词(words)。因为学习英语必须有一定的输入才会有一定的输出。英语教师在上课之前应该做到对重点、难点、考点准确把握,看课堂效果,做到两手准备。首先,让学生分组,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准备Words Revision;其次让学生自己讲,同时作出相应的要求:(1)讲时声音要洪亮,其他学生必须保证quiet;(2)即使讲错或者有疑问要及时纠正或者提出,不窃窃私语;(3)教师下达指令后,半分钟时间小组讨论分工,马上进入状态。7分钟后,小组讨论重点讲解的词、略讲的词、一带而过的词,以便合理安排时间;(4)教师补充全班学生不会的地方,都说不完整的需要深层次理解的内容。比如讲gather时,教师可以补充考点along with和together with用法。这样上课,让学生查字典、自己讲,给了学生充分动手动脑的机会。
  第二,利用学科语言优势,在教学中学会情感渗透。最近听某位教师的习题课,其中有这样一道题:The other parents tried to pull the heartbroken father off was left of the school,saying “It was too late to dig! They are all dead。”此题考查的是名词性从句,难度不大,学生也较容易填出正确答案。此题温情动人,可是从教师的讲解语气和语调中听不出半点的悲悯之情。尽管教师语法分析得很到位,很清楚,可自始至终一本正经,面无表情。似乎语法就是语法,是一个个毫无情感的文字符号。学生也只是像一个个与世无关的木偶一样漠然地听着。我不禁扼腕而问:“英语是什么?”英语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情感的传递。语言的终极目标是传播信息,表达情感,引发共鸣,使人思考。作为教授语言的教师,我们更应该精神饱满,用言语传情,让语言教学真的成为情感教学,让学生在真善美的氛围中去感知、去领悟、去欣赏,而不是在课堂上急功近利地把语言文字一层层地分解。英语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面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和体态语言(body language),还要有深情的解释(explanation),这样的英语课堂才会精彩无比,激情飞扬。
  第三,利用好平时读练,重视早读,用好平时限时练。在平时限时练中,我侧重考查学生的改错题。因为在第二卷中,此题是拉开学生距离和档次的题。所以要把成绩的提高放到平时,做到稳中有升。做题多了,学生自然就会发现改错题的规律。学生发现,改错题基本上都是记叙文,那么他们在早读时就会有意识地把记叙文作为朗读的重点,教师要防止学生整个早读一直只是简单地读单词。学生还会把最近两天的限时练拿出来在诵读中再巩固。学生还在多次训练的基础上归纳总结错去类型:名词的单复数形式,形容词与副词的转化,连词乱用,介词搭配,动词时态语态错误,固定句式、固定结构的误用等。
  第四,利用好书本知识。高三以后很多学生认为反正高考题也不会从书本上出,对课本的复习持怀疑态度,不跟教师步伐,自成套路,认为大量做题就行了。结果他们旧知识掌握不牢固,在做题过程中成绩难有大的突破,每次考试后压力很大,找教师诉苦,询问教师有没有简便而又能迅速提高英语成绩的方法。实际上,课本的每一点每一滴中都蕴含着高考题的身影。学生只有先融进课本,才能走出自己的高考思路。那么怎样让学生知道课本的重要性?英语教师应该站在高考的高度,审视课本内容,讲课内的知识点与高考考点紧密结合。在考试训练中让学生从课本中找出自己做高考题的问题所在,让学生在课本中真正发现高考考点的影子。只有学生自己体会到解决和高考考点的根源就在书本中,他们才会利用书本,而不是在教师的带领下对教材知识点做简单的重复。把课本和考纲紧密结合,对课本知识做筛选,该舍弃的就舍弃,该补充的就补充,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就会意识到课本知识的重要性。
  第五,利用好听力教学。高考有三十分的听力测试,听力处于英语考试的开头,如果听力部分学生没有做好,很可能会影响后面的笔试部分。很多学生因为一开始没有做好,以致听不下去,甚至干脆就不听了,面对选项直接去蒙答案。糟糕的心情又影响了后面的单选,这样形成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做不到耐心作答、细心谨慎,使很多可以拿到手得分就这样白白溜走了。因为我们没有处于说英语的环境中,英语听力相比较而言有一定难度,所以这需要长期的坚持,在听力方面我们不能“临时抱佛脚”,要杜绝“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想法。听力训练要早,争取做到每天听每天练,如果有学校广播的话,要尽量利用学校广播站,在课外活动之余可以放一些英语小幽默、小故事,娱乐身心的同时又提高了英语听力。
  英语教学和其他课程相比,有其独特的方面。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多去探索,多去创新,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寻找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多向优秀教师学习,多与同仁交流,汲取更切实可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
  (责编 张亚欣)
其他文献
服饰是人们离不开的生活元素,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同时,服饰也是人类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特色。作为中国的传统服饰,旗袍所蕴含的美让全世界的女性都着迷,而其折射出来的中国传统的审美心理和文化特色,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旗袍的由来与发展  旗袍是中华女性的传统服装,也是标志性的服装,它以独特的美受到了广大女性的广泛欢迎,其魅力经久不衰。  (一)旗袍的来源和历史发展  旗袍最早来源于
<正>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取英语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听说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英语学习必须重视提高学生的
摘要: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发展不平衡,出现数学学习畏难情绪,究其心理原因,有来自校外世界的诱惑,如游戏、网络,也有来自学校家庭对他们过高的期望所带来的压力,还有当代中学生缺乏恒心和耐心的性格特点,以及青春期的诱惑。面对这些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改变教学模式、教学理念,转变教师角色,培养学生自信心,贯穿德育教育于整个教学过程,真正把握素质教育的核心。  关键词:中学生 数学学习 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