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uxci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呈现出了生机勃勃的景象。新课程的实施离不开课堂,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如果从夸美纽斯数起,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因其优越性而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和采用。一方面,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后的必要,因为教师不可能跟原来一样搞题海战,靠磨功取得成绩。另一方面,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学也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对艺术的追求是无止境的。
  [关键词] 数学课堂 高效方法途径
  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倡导让我们的课堂回归生活,属于生活。它要求教育提供给学生顺利成长与发展的土壤,要求教师的教学成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的育人行为,使课堂充满学生情感、智慧、人格成长的阳光雨露,最终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的绿洲。那么,怎样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呢?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了解学生,做到因人而教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了解学生个性。大多数的学生在学习中高兴得到老师的夸奖,因此,经常开展一些小型竞赛活动,可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竞争意识,让学生在竞争中共同前行。在教学中,采用各种方式的竞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的参与热情,让全体学生能够共同进步。 2.了解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任何人在学习新知识时,旧知识总是要参与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含量,也消除了课堂上的无效空间,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教师应尽可能地从实际中引出问题,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实际,从而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二、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是高效课堂的首要条件
  要打造高效课堂首先要转变“发言热闹的教室”为“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倾听学生的发言,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作为教师要擅长接学生投过来的每一个球,特别是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这也是作为教师其自身的专业素质和驾驭课堂能力的最好表现。
  三、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高效课堂的条件
  新课标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其次,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
  四、课堂中优化教学过程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高效地数学学习活动应是在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基础上的更高层次追求。1.课前导入,出示目标。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一进课堂就可以或让学生听听与课文有关的录音或音乐,或講一个与课文有关的小故事,或展开一段与课文有关的精彩对话,或利用视频短片导入等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从而提高课堂效率。2.设置提纲,引导自学。课前写好小黑板,课上通过小黑板让学生看,明确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如何检测等,并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看书,是独立围绕思考题看书、找答案,还是边看书、边讨论、边解决疑难问题等等。而学习目标与自学要求的提出,低年段学生以激励比赛方式最好,因为比赛可以激发小孩子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它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受到大家的青睐。而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发展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
  五、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师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策略
  教师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使之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并提供给学生共享。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感觉对教学很有帮助。1.导入更吸引人。万事开头难,好的课前导入不但能营造轻松的教学气氛。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时应注意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将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再适时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2.兴趣更易激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老师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在讲台下流露出消极厌烦的情绪或自己做别的事。这种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的讲解很难对未亲身经历过的学生产生兴趣。运用电教手段,可以通过声、光、色、形,将数学的教授过程直观地、形象地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课堂改革中,教师应从角色、观念上转变,更要做好课前、课中等方面工作的改变,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其他文献
作者通过对100名正常儿童及50名经筛选的患儿进行骨密度的观察对比分析,研究在儿科领域与骨代谢有关的疾病,搞清钙代谢与佝偻病发病的关系.
颈椎病一般是年老的自然退变或是外伤及其它原因所致的退行性变,特点为关节软骨发生纤维变性、软骨变薄、而在关节出现骨质增生.本文以X线检查诊断颈椎病做一分析、探讨.
在当今社会,人际沟通和交往日益频繁,口语表达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口语表达能力对一个人的学习、生活质量和事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口语表达能力低下的人,生活上会遇到很多麻烦,比如因說话不得体引起争执、吵架;在事业上会遇到各种挫折,比如因口语表达不当而导致求职失利,因说话不当得罪领导和同事;在社会交往上也会受到限制,比如因口语表达不当影响和朋友的关系。生活中矛盾重重,工作上处处碰壁,交往中屡屡失败,既影
[摘 要]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  [关键词]数学 课改 认识  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及传统观念的束缚,数学教育仅侧重于学习现成的知识结论、技巧和方法,而忽视了数学学科的基本精神、数学的基本态度和基本方法的培养与训练,忽视了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摘 要]教育信息化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日益深入和广泛,如何培养和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本文就针对如何提高和培养教师的信息化素养问题进行初探,以求适应现代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素养 教师教育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在先进的教育思想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扩展与深入,它使每个人都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的优越性,现代教育技术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已变得越来越重要。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全面、均衡发展。于是现在的体育课就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在体育课中怎样熟练而适当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一改传统的体育教育方式。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得从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利与弊来谈起
本文总结分析了72例小儿肾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小儿肾母细胞瘤的病因特点,手术治疗方案,化疗方案以及临床诊治措施.
本文通过对82例老年性脊椎骨质疏松症的随机抽查和DR诊断分析,探讨对老年性脊椎骨质疏松症的数字化X线摄影的诊断,分析其投照量和X线征象.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三维目标的确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成为新课标改革的一大亮点。那么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美术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渗透价值观教育进行论述,希望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学习美术的积极性逐渐减退,美术课纪律松懈,不带画具的学生较多,美术课堂管理的难度增加,学生对美术作业不够重视,拖拉和欠交作业现象严重。如
本文通过143通过例Ⅱ型糖尿病人骨密度及骨转移生化指标的测定,探讨Ⅱ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发病机理及其骨量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