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吉林品牌 讲述吉林故事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gerg454h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月6日至10日,由吉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中国记协国际部协办的第二届“国际友人看吉林”主题采风暨“外国驻华记者吉林行”集中采访活动成功举行。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巴基斯坦、英国、韩国、肯尼亚、蒙古国、日本、匈牙利、越南、乌干达等11个国家的30余位外国驻华记者和国际友人在吉林省进行了为期5天的采访采风活动,特约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日语部、朝鲜语部和中国新闻社记者随团进行采访报道。活动期间,中外媒体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多种平台,以英语、日语、韩语、朝鲜语、越南语、乌尔都语、匈牙利语和中文等多语种对吉林进行了大量报道,向世界生动地讲述了吉林故事,传播了吉林声音。
  精心策划让吉林故事鲜活起来
  “国际友人感知吉林”系列活动自去年开展以来,得到了20多个国家的150余位国际友人的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已经成为吉林省对外宣传的一个品牌活动。今年,吉林省政府新闻办对“国际友人感知吉林”系列活动进行了大胆创新和精心策划。
  精心研究“讲什么”,做好内容策划。从采访点、采访线和采访内容着手策划,既凸显吉林品牌,又围绕吉林特色,既强调突出重点,又做到丰富鲜活,力求为外国媒体及国际友人讲好吉林故事提供充分的报道素材。五天里,外国记者及国际友人一行先后参观采访了一汽、长客、长影等经济文化名片,净月雪世界、吉林雾凇、冬季长白山等独特的冰雪景观和冰雪文化,冬季农博会暨净月潭新春大集、乌拉街古镇等独具特色的节庆活动和春节习俗。采访重点突出、范围广泛。既体验了城市,也感受了农村;既采访了工业,也采访了农业;既体验了吉林冬天的寒冷和冰雪特色,也感受了吉林人的热情和温暖。所到之处让外国记者和国际友人一行深切地了解了真实的吉林,全面地感受了吉林的品牌和特色。
  精心研究“谁来讲”,选好参与人员。既精心安排吉林省参与人员,也认真选好外国参与者;既邀请征文获奖的国际友人,又邀请外国驻华记者,在以往“国际友人看吉林”主题采风活动参与对象的基础上实现了创新性突破。请中国记协国际部协助,邀请了来自7个国家的16名外国驻华记者参与活动、采访报道。他们很多都是第一次来吉林,第一次系统了解吉林的冰雪文化和春节习俗,采访热情很高。
  精心研究“怎么讲”,用好多种形式。既安排情况介绍,又提供系统资料;既接触相关领导,也走近寻常百姓;既注重我们主动讲,更注重让记者在互动体验中感知。在互动中突出吉林特色,着力让记者的文章、图片充满真情实感。在吉林市韩屯村,专门为外国记者和国际友人一行设计了学习包饺子的环节,让大家在学习揉面、擀皮、拌馅、包饺子的过程中了解中国文化、体验中国文化。来自巴基斯坦《每日新闻报》的阿里说:“中国的饺子是节日的食物,充满‘年味儿’,在这里包饺子让我体验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而且能吃到自己做的食物,也让我觉得特别开心。”
  突出重点让吉林品牌靓丽起来
  为打造吉林形象名片,讲好吉林品牌故事,此次活动首日,我们就安排外国记者和国际友人一行采访了长客股份公司、长影旧址博物馆和一汽轿车红旗文化馆及二厂总装生产线。
  打造“中国制造”品牌。在长春轨道客车有限公司,先后观看了宣传片,听取了最新发展情况介绍,并在总装车间参观采访。来自巴基斯坦独立新闻社的记者亚克莎说:“长客工厂的规模让我很惊讶,听到介绍者说这里生产的一些动车出口到了巴基斯坦,我将重点报道这一内容,希望我们两国在未来有更多的合作,共同加快我们两国的发展。”匈牙利记者藤贝龙说:“‘中国制造’已扬名海外,像长客这样的吉林品牌故事很值得讲给世界。”
  展示“红旗汽车”文化。在一汽红旗文化展览馆,一辆辆承载国产汽车历史发展的红旗轿车,让30余位外国驻华记者及国际友人深入了解了红旗轿车的品牌故事,了解了中国的汽车文化,切身感受了长春“汽车城”的独特魅力。他们一致表示,将通过所属媒体平台和多种形式向世界讲述吉林的品牌故事。
  推介吉林“文化名片”。长影旧址博物馆为外国记者和国际友人们呈现了长影那些精彩的幕后故事和历史资料,全景式地展示了长影的光辉历程和艺术成就。匈牙利记者藤贝龙说:“中西文化有一定的差异性,了解中国的电影历史,更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的文化,我们会用相关的报道,推动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聚焦冰雪让吉林特色凸显出来
  冰雪是吉林冬天最具特色的主题。活动期间,外国记者及国际友人一行全面采访了独具特色的吉林冰雪景观和冰雪文化。同时,也参观采访了吉林省浓厚的春节氛围和独具特色的东北春节习俗。
  在净月雪世界、吉林雾凇岛和长白山,采访采风团一行不仅欣赏了独具特色的雪雕,更亲眼目睹了神奇的吉林雾凇,也领略了水墨画般的长白山的冬天。记者和国际友人们纷纷表示,吉林的冬天很冷,但是很有特色,让他们很难忘,这次冬天的吉林之行将成为非常美好的记忆。来自美国的年近七旬的海尔老夫妇在活动结束后,特意给吉林省新闻办写来感谢信,信中说:“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吉林的美丽景色,诸如松花江畔的雾凇。我们也很享受吉林的美食。回家后,我们花费了六个小时的时间来整理此行的照片和记忆。”
  记者们还采访了净月潭新春大集和乌拉街集市,并亲自学习了包饺子。在乌拉街镇采访时,正值中国传统“小年”前当地最后一个大集,集市上火爆热烈,到处都是火红的对联和东北特产等年货。越南通讯社驻华记者何氏祥秋说:“越南也过春节,所以越南民众对东北春节习俗很感兴趣,这次我们采访拍摄了很多,我们要送越南民众一份新鲜的新年礼物。”集市上,一位卖冻梨的大妈塞给记者们两个梨,说这是东北的特产,一定要尝尝,不要钱。不会中文的藤贝龙询问过陪同人员后,对大妈说:“谢谢,很甜!”
  立体传播让吉林声音响亮起来
  采访采风过程中,不仅吉林品牌企业的实力让外国记者及国际友人惊叹,美丽的雪景、雪雕、可口的吉菜更是让他们流连忘返。相机、手机都不停地闪动,一到有wifi的地方,大家就赶紧上网把自己所见所拍所感第一时间发到朋友圈、微博、博客,把吉林的品牌故事、美景、美食、风俗传递给家人和朋友。
  五天里,记者们做了大量报道,有的每天晚上到12点多还在发稿,有的现场就进行连线报道,有的当场就通过社交媒体发布新闻,以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及社交新媒体等立体传播形式,生动鲜活地向世界讲述了吉林故事。
  此次活动日程紧凑、内容丰富,得到了国际友人和外国记者们的一致好评,收到了较好的对外宣传效果。总结此次活动,有以下三点启示。
  一是讲好吉林故事应先找好吉林故事。城市有故事,农村有故事;企业有故事,校园有故事;单位有故事,家庭有故事。吉林省在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改革发展进步中都有故事,然而好故事究竟在哪里,应该如何提炼打造,如何策划包装,如何讲述表现,这是应该进一步深入调研的课题。只有把好故事都找出来了,才能言之有物地讲出来,才能转变空话套话的话语方式,才能讲好吉林故事。二是讲好吉林故事应有效借助国际友人桥梁。从传播学的角度讲,二次传播是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去年首届“国际友人感知吉林”系列活动,我们已经与30余位国际友人建立了很好的联系,由于经常性的接触、交流、沟通,他们在持续对外宣传推介吉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参与此次活动的国外记者在对外介绍吉林方面也做了大量报道。随着在吉林省常住和来吉林短期交流的外国人逐渐增多,应该通过更多的活动和渠道抓住国际友人群体,借助国际友好使者的力量,有效实现吉林的对外传播。三是讲好吉林故事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与中国人喜欢整体思维、更关注整体概貌相比,西方人更容易相信细节的真实陈述。今后应结合外国受众思维方式和外宣重点策划活动,精心选择切入点,精心策划故事表达方式,从细节入手,从小故事着眼,“润物细无声”地讲好吉林故事。不同题材的故事应该进行不同形式的包装,选择不同的表述方式,增加情节性和细节性内容,提高“故事”的可读性和真实感。同时,既要注重主动讲,也要注意互动体验环节的设计,多一些具体细节、典型事例,多一些思想交流、情感互动,拉近与国外受众的距离,把吉林故事讲得生动形象、丰富鲜活。
其他文献
1加1等于2。但这并不总是事实,尤其是当你在讨论中国的地方和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计算时。  国家统计局周一公布了2013年的经济数据后,最受关注的不只是7.7%的年增长数据,还有一个多少有点奇怪的数学问题。  中国2013年全国的GDP为56.9万亿元。然而,独立核发的各省GDP之和却比全国的数据多出两万亿元,要知道这还不包括三个尚未公布GDP的省份。  这在中国网民中间引发了质疑,他们怀
期刊
近年来,中国与欧洲政府间的关系日益密切,但欧洲人的中国观则呈现出一种不相匹配的发展态势。对于中国形象的认知,欧洲人释放出的情绪是悲观的、消极的,在过去十年中,呈现出消极情绪增长而积极情绪下降的态势。①官方与民间中国观的相互对立冲突形成了对华认知的欧洲悖论,而在作为中欧关系“领跑者”的中德关系之中,这一悖论体现得尤为明显。本文从“官热民冷”的中德关系这一个案入手,考察对华认知欧洲悖论的根由,希望能够
期刊
以文化的溝通促进理解  《对外传播》:您在西藏生活近30年,对它有很深的了解,那么我们对外介绍西藏,应着重介绍它的哪一方面?  刘伟:我认为西藏的文化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它独特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宗教信仰,独特的生活习惯,都造就了西藏文化鲜明的个性和特点,比如西藏的建筑、绘画、民间文学等等,都是西藏文化的多种元素,同时也是它的特色元素。只要你在西藏,你就处在西藏文化的氛围中。比如说八角街,古老的拉萨
期刊
4月3日至30日,“丝路起点美丽西安”大型图片展在韩国庆州艺术殿堂隆重举办,中韩共同庆祝西安、庆州缔结友城20周年,两市各界代表2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本次图片展原定展期为4月3日至10日,由于其特色鲜明、角度新颖、内容丰富,每天都会吸引大量当地市民和外地游客驻足观赏、热烈交流,从而刮起一股强劲的“美丽西安风”,应庆州市政府之邀,展期延至4月底。  西安与庆州有着很深的历史文化渊源,自1994年结
期刊
今年8月初,中国几家中央媒体同时“起底”郭美美,对其从事“赌博”、“性交易”等非法活动给以曝光,引起普遍关注。但是,我们必须同时看到,这次宣传“攻势”也在某种程度上引起了舆论反冲,而这种反冲经过外媒报道,在国际上形成了于我不利的舆论。  法新社在8月5日的报道中开篇说:“在电视台播放了一位曾让中国红十字会卷入丑闻的女子承认性交易和赌博的新闻后,中国网民怒不可遏。”但是,文章话锋一转,继续说到:“不
期刊
2012年以来,传统媒体面临着越来越深刻的危机,其在渠道、分发及传播效果的反馈和评估方面相较于新媒体存在巨大的劣势,人才也大量向新媒体流失。多数传统党媒的移动终端应用在用户数量及内容互通模式上也远不及新型媒体,要在短时间内赶上甚至“弯道超车”,自建平台(造船)不切实际,实施收购(买船)成本太高,借其网络平台进行内容生产与传播(借船)便成了明智之选。提出“借船”模式的人民日报副总编辑马利认为,该模式
期刊
“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在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伴着熟悉的广场舞背景音乐,细心的观众发现除了健身的大爷大妈,广场舞队伍中还多出了不少肤色不同的“老外”。他们虽然还把握不准节奏,但这丝毫不妨碍他们向中国大爷大妈学习的热情。这些老外共17名,分别来自美国、尼泊尔、肯尼亚、泰国、韩国、日本、白俄罗斯、拉脱维亚等国家,正作为“国际友人写吉林”主题征文活动的获奖代表参加“国际友人看吉林”主题采风活动。  随
期刊
2015年1月27日,首届世界媒体峰会全球新闻奖颁奖仪式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和获奖者济济一堂。新华社社长蔡名照、美联社高级副总裁戴茜薇在仪式上致辞,今日俄罗斯国际新闻通讯社社长基谢廖夫、印度教徒报公司董事会主席兼发行人拉姆、半岛媒体集团副总裁萨拉赫丁和南非米瑞德集团、路透社、共同社、特纳集团等有关媒体负责人出席颁奖仪式。  作为世界性新闻赛事获得海内外业界肯定  整整五个月前
期刊
“中国网络威胁”是美国近年来不断炒作的一个重要涉华议题。2014年以来,美国并没有因为“棱镜”监控项目的曝光而放慢建立网络霸权的步伐,反而倒打一耙,极力炒作“中国网络威胁”,并上升至司法层面。5月19日,美国司法部宣布以所谓“网络间谍”为由起诉5名中国军官,指控他们从事对美国网络的攻击活动,帮助中国企业获取美国公司的商业机密。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还发出附带照片的“通缉令”。此事是美国政府有史以
期刊
3月26日至29日,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这是今年中国“两会”后的首场重大主场外交,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参会国家领导人规模超过往届,吸引千余名境内外媒体人,舆论高度关注。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仍是海外舆论关注的焦点。今年博鳌亚洲论坛平台上,中国最高领导人向外界释放哪些新的政策理念和信号,各界精英如何看待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意义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