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三兄弟:袁庆曾、袁庆荣、袁庆和 袁家三战将 沙场舞风云

来源 :党史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t_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北河间在民国时期出了“袁氏三雄”——袁庆曾,袁庆荣,袁庆和,这三人都是傅作义手下的战将,有摧城拔寨之功。袁庆曾,袁庆荣都做到中将,袁庆和做到少将。三兄弟能各有建树,并不是靠关系,而是真正在战场上打出来的……
  袁庆曾(1895-1977),河北河间人。是保定军校毕业生,傅作义的同学,在傅作义系统中资格很老,守涿州时候就跟着傅作义做到上校了,是傅作义进攻涿州的先遣团团长,被包围后又担任防守司令。傅作义守涿州守出了名,袁庆曾功不可没。
  北伐胜利后傅作义坐镇天津市,手下将领不免鸡犬升天。这期间,傅的部下中只有袁庆曾清廉自守,因此为傅所看重。从这份廉洁上,傅作义发现袁庆曾不但善于治军,而且能够做好地方官,于是培养袁庆曾由军入政。袁果然不负众望,后做到绥远民政厅长,成为傅作义军的后方栋梁。
  但是,袁庆曾没有完全离开军事。“七七事变”后,傅作义率部南下忻口,袁庆曾担任绥远民军总指挥,本来是准备让他负责看家的,但是忻口一战颇为激烈,由不得袁庆曾手下四五个团置身事外,不断增援之下,绥远民军最终都到山西上了前线。退到太原的时候,袁庆曾重操旧业,担任太原城防司令,是和傅作义一起打到最后才撤出的将领之一。傅作义指挥第八战区时,袁庆曾担任八战区中将总参议,此后即从政多于从军,不再一线领兵了。北平起义后,袁担任北京市政府参事等职务,在1977年病逝。
  如果说老大袁庆曾资格老而在军中深孚众望,老二袁庆荣则是因为英勇善战而为傅作义所赏识了。要说傅作义系统的将领中,和日军交过手的不在少数,同时打过日军,又打过美军的,则只有袁庆荣等少数几人。
  三兄弟中袁庆荣官职最高,打的仗也最多,他作战以奋不顾身、身先士卒著称。绥远、太原、包头,傅作义部打过的恶战他屡屡担任战场指挥官。在百灵庙和五原两次和日军的激战中曾经负伤,尤其是五原之战,袁庆荣率32师担任主攻,负伤不下火线,终于全歼日军,克复五原,此战,袁庆荣获云麾勋章。
  袁庆荣能打,但是也有走麦城的时候,他在105军军长任上时,曾随孙岚峰守张家口。35军被歼灭在新保安后,傅作义料大势已去,命令孙岚峰从张家口突围。但105军很快就陷入重围,孙岚峰和袁庆荣发现围攻自己的,不但有华北野战军的杨成武,还有东北野战军的部队。
  这一战,袁庆荣成了俘虏。傅作义起义后,北平协定中点名将袁庆荣从战俘营中送到绥远,作为“东归干部”参加起义,才让袁以此立功,摆脱了困境,从俘虏变成了起义将领。
  袁庆荣1989年去世于河北河间老家,生前长期在河北政协担任常委委员。
  袁庆和是三兄弟中军衔最低的,这应该说是傅作义误他,因为袁庆和是黄埔军校十期生,军事素养很好,但傅作义认为袁庆曾从政,袁庆荣是带兵官,所以有意培养袁庆和成为参谋型军官,以便三兄弟各有所长,又不会因为在同一领域引起其他将领的注目嫉妒。
  袁庆和的确是不错的参谋人才,不负众望做到兵团参谋长,但参谋这个职位局限造成他升官不快,不及大哥庆曾,也不及二哥庆荣。
  不过,袁庆和也有值得骄傲的地方,那就是解放后,他因为军事理论出色,被聘任为南京军事指挥学院的教员(傅部另一员将领,重建35军时的军长朱大纯也一同被聘),担任研究员组组长,想想袁庆和自己的军衔虽然最高只做到少将,教的学生却都是共产党解放军的中将少将,这份能耐和机遇,却不是其他两个兄弟所能望尘的了。
  (据《羊城晚报》)
其他文献
从清朝末年到解放前夕,各路军阀、政客在中国大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在众多短命军阀中,就有这么一位实力派,执掌山西38年,长期屹立不倒,他就是阎锡山。那么,阎锡山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叱咤风云背后,他又有着怎样的家庭环境和独特的教子模式呢?  少壮早发迹  据说,阎家祖上在明末清初定居山西五台县河边村(今山西定襄县河边镇)。阎锡山发迹后,他父亲阎书堂从五台山请来一位举人,摇头晃脑,给阎家修了族谱。 
期刊
“一座桥、一座城和一个人的故事”  改革开放后,郭景兴也进入到“知天命”之年。郭景兴只身来到了卢沟桥筹建卢沟桥文物保管所,展现在他眼前的却只有一座卢沟桥和一座被日军炮轰过的宛平城。  他这个当时只管一个临时工的“所长”成了名副其实的“光杆司令”,“我在卢沟桥畔转了一大圈,也没找到一个立脚的地方,更不要说找间办公室了。”郭景兴犯了难,丰台区文化局领导来之前说得明明白白,编制暂时没有,人员暂时没有,你
期刊
政商的权钱交易  2015年3月31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刊文《千万不能跟党装两面人,耍两面派》,披露王敏案案情。  这篇报道中,一名姓赵的地产商频频现身。“近10年来,在王敏的力挺下,赵某的生意顺风顺水,财源广进……赵某则对王敏‘知恩图报’,先后向其行贿现金、房产、名人字画等钱物累计达人民币1800余万元。”这篇文章中提到的赵某,就是山东诚基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赵晋,其父为已落马的江苏省委
期刊
首提“两岸同属一个中国”  2012年3月22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会见了访问大陆的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这是二人之间的第5次会晤。此次“胡吴会”上,吴伯雄首提“一国两区”的概念,明确“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并大声说出“自己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吴伯雄的此番言论,在两岸间激起无限波澜。  吴伯雄所说的“一国两区”,即指一个国家两个地区(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他还强调了“一国两
期刊
杨尚昆曾说:“我们家在共产党处于地下状态时就有6个共产党员,这在当时是很少有的。”杨尚昆一家,父子兄弟姐妹13人均参加革命,曾被称为“当代杨家将”。而杨尚昆与杨白冰两兄弟,更是开创了“兄弟”掌军的先例……  杨闇公:“为国为民、壮怀激烈”  杨闇公,名尚述、尚达、字闇公,1898年出生,四川潼南县人(今属重庆市),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者之一、四川党团组织主要创建者和四川大革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
期刊
陈毅是享誉中外的新中国开国元帅,他有两位哥哥却鲜为人知,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人各有志,选择了不同的人生之路,但兄弟情谊甚笃。  同赴法国勤工俭学  陈毅有堂兄弟三人:陈修和、陈世泽、陈世亨。亲兄弟三人,陈毅是老二,兄陈世禄,字孟熙;弟陈世勋,字季让。还有四个亲妹妹。  由于年纪相近,陈毅与陈修和、陈孟熙接触较多,感情也深,其次就是陈季让了。  1918年3月,陈毅和陈孟熙双双考进中国留学勤工俭学会
期刊
毛家三兄弟在中国历史上是难得一见的,他们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的解放事业。为了中国革命,他们做了许多的伟大的事情,在革命道路上,他们既是手足兄弟,也是亲密的战友……天这个位置,有家庭的影响吗?”他回答:“肯定有,这个是客观事实,这不能回避。”  毛泽民挣钱供毛泽东读书  毛家三兄弟都出生在湖南湘潭县韶山冲,其中毛泽民1896年出生,比毛泽东小3岁,最小的弟弟毛泽覃比毛泽东小12岁。他们家境并不富裕
期刊
在安徽省凤台县的廖家湾,廖氏堂兄弟中出了三个国民党将级军官,他们是廖运泽、廖运周、廖运升。廖运泽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曾为国民党军中将。廖运周是黄埔军校第五期学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廖运升是黄埔军校第四期学员,1949年5月4日在浙江义乌起义……  淮海前线,廖运周高举义旗  国民党第85军110师,前身是冯玉祥西北军的第二师。中共在第二师中设有地下党组织,该组织受山西省汾阳地委的领导。担
期刊
我老家在农村。在儿时的记忆里,红薯就是我家冬季的半边粮。家里就那么几亩薄地,为保证一家老少六七口人能够糊口,父亲总会腾出几垄地种上红薯。红薯好活,种薯冒出的秧藤插进地里就能成活,平常也不需要怎么去打理。迁迁藤蔓,除除杂草,上上农肥,到立冬收获时,地里就会埋着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红薯“宝宝”。  那时我们姐弟三人都还小。秋已深,叶儿黄,阵阵寒风从山坡上的小树林里掠过,顿觉浑身发凉。我们扛着小靶子,提着竹
期刊
2014年热播电视剧《北平无战事》,将人们带回北平和平解放那段历史。其实,当时作为“投诚者”,傅作义步步为营,在每一步中都充满着矛盾和复杂的谋划。虽然傅作义在与中共和谈过程中数次拒绝了国民政府的撤退要求,但这并不表示傅作义就完全断绝了与国民政府的来往。他在和谈前后曾3次打算出逃,都被劝阻或者因时机不对而未成行。  打算去南京向蒋请罪却被秘书否定  1949年1月6日,傅作义曾对其参谋长李世杰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