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联合维生素及氯雷他定治疗感染性小儿急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选取因感染导致的急性荨麻疹患儿9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治疗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观察组治疗方案为口服维生素C+氯雷他定;治疗组治疗方案为口服维生素C+氯雷他定+孟鲁司特,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对照组复发率为17.9%,治疗组复发率为6.81%,复发率比较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维生素及氯雷他定治疗感染性小儿急性荨麻疹疗效确切,且能降低复发率,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急性荨麻疹;孟鲁司特;维生素;氯雷他定
小儿急性荨麻疹是常见的小儿皮肤病,其病因、发病机制多元化。据相关文献报道[1],90%以上的小儿急性荨麻疹是由机体前驱性感染导致的。本文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采用不同治疗方案治疗的90例感染性急性荨麻疹患儿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90例感染性小儿急性荨麻疹患儿,其中男性53例,女性37例;年龄1~12岁。发病原因:扁桃体炎31例,上呼吸道感染24例,败血症15例,肺炎11例,软组织脓肿4例,外伤继发感染3例,化脓性中耳炎2例。病程6h~11d,平均3.3d。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9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两组患儿在性别组成、平均年龄、平均病程、致病原因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90例患者均有风团和瘙痒表现,其中风团多为红色,水肿明显,大小不等,累及头面部、四肢、躯干。食欲减退82例,伴有发热79例,咽喉疼痛44例,精神萎靡43例,腹泻20例,全身酸痛及关节疼痛11例。90例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荨麻疹诊疗指南》[2]的诊断标准,且病情不超过6周[3],排除严重的全身症状[4],就诊前2周内未服用过相关抗过敏药物。
1.3 治疗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对照组,口服维生素C+氯雷他定[5],剂量为维生素C每次50mg,每天3次;氯雷他定2mg/kg,每天1次,口服。治疗组,口服维生素C+氯雷他定+孟鲁司特[6],在观察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每次5mg,每晚1次,口服,连续治疗1周。观察对比相关指标,停药14d记录复发例数。
1.4 疗效评价标准[7] 显效:体表风团消失,皮肤瘙痒感消失。有效:体表风团数量<初诊数量的50%,皮肤瘙痒感明显消失。无效:风团数量无明显减少或增多,皮肤瘙痒感无缓解。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
2 结 果
经过积极的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复发7例,复发率为1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7.8%;复发3例,复发率为6.81%。具体数据见表1和表2。
3 讨 论
荨麻疹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的皮肤黏膜血管暂时性、炎性充血和体液渗出症状,可发生在身体大部分的皮肤黏膜,一般表现为瘙痒、针刺感和灼热感。
孟鲁司特作为一种选择性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能够特异性地抑制半胱酰胺白三烯受体,能有效地抑制LTE4、Cys-LT1受体结合所产生的生理效应[8],降低荨麻疹速发相的组胺及迟发相的白三烯水平,减少小血管炎性反应,改善血管通透性,从而减轻水肿程度,减轻荨麻疹的临床症状。因此,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有利于荨麻疹患儿症状的控制。从此次统计来看,加用孟鲁司特的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能够降低复发率。
总之,孟鲁司特联合维生素C和氯雷他定治疗小儿急性荨麻疹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淑青.清热利肺口服液治疗小儿荨麻疹5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11):211-213.
[2]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荨麻疹诊疗指南2007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7,40(10):591-593.
[3] 高向伟,王宝林.儿童急性荨麻疹伴发腹腔淋巴结炎3例[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0,26(6):122-124.
[4] 张颖,刘积平,张涵亮.开瑞坦和雷尼替丁联合治疗急性荨麻疹60例报告[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2001,27(3):123-125.
[5] 涂宏伟.以感染诱发的急性荨麻疹85例临床分析[J].皮肤病与性病,2005,27(2):78-79.
[6] 桑荣.不同静脉给药方法治疗急性荨麻疹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21):771-773.
[7] 李平卫,袁定芬.氯雷他定治疗76例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07,23(7):290-291.
[8] 李莉.咪唑斯汀联合雷尼替丁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J].疑难病杂志,2011,10(4):433-435.
【关键词】 急性荨麻疹;孟鲁司特;维生素;氯雷他定
小儿急性荨麻疹是常见的小儿皮肤病,其病因、发病机制多元化。据相关文献报道[1],90%以上的小儿急性荨麻疹是由机体前驱性感染导致的。本文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采用不同治疗方案治疗的90例感染性急性荨麻疹患儿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90例感染性小儿急性荨麻疹患儿,其中男性53例,女性37例;年龄1~12岁。发病原因:扁桃体炎31例,上呼吸道感染24例,败血症15例,肺炎11例,软组织脓肿4例,外伤继发感染3例,化脓性中耳炎2例。病程6h~11d,平均3.3d。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9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两组患儿在性别组成、平均年龄、平均病程、致病原因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90例患者均有风团和瘙痒表现,其中风团多为红色,水肿明显,大小不等,累及头面部、四肢、躯干。食欲减退82例,伴有发热79例,咽喉疼痛44例,精神萎靡43例,腹泻20例,全身酸痛及关节疼痛11例。90例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荨麻疹诊疗指南》[2]的诊断标准,且病情不超过6周[3],排除严重的全身症状[4],就诊前2周内未服用过相关抗过敏药物。
1.3 治疗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对照组,口服维生素C+氯雷他定[5],剂量为维生素C每次50mg,每天3次;氯雷他定2mg/kg,每天1次,口服。治疗组,口服维生素C+氯雷他定+孟鲁司特[6],在观察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每次5mg,每晚1次,口服,连续治疗1周。观察对比相关指标,停药14d记录复发例数。
1.4 疗效评价标准[7] 显效:体表风团消失,皮肤瘙痒感消失。有效:体表风团数量<初诊数量的50%,皮肤瘙痒感明显消失。无效:风团数量无明显减少或增多,皮肤瘙痒感无缓解。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
2 结 果
经过积极的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复发7例,复发率为1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7.8%;复发3例,复发率为6.81%。具体数据见表1和表2。
3 讨 论
荨麻疹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的皮肤黏膜血管暂时性、炎性充血和体液渗出症状,可发生在身体大部分的皮肤黏膜,一般表现为瘙痒、针刺感和灼热感。
孟鲁司特作为一种选择性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能够特异性地抑制半胱酰胺白三烯受体,能有效地抑制LTE4、Cys-LT1受体结合所产生的生理效应[8],降低荨麻疹速发相的组胺及迟发相的白三烯水平,减少小血管炎性反应,改善血管通透性,从而减轻水肿程度,减轻荨麻疹的临床症状。因此,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有利于荨麻疹患儿症状的控制。从此次统计来看,加用孟鲁司特的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能够降低复发率。
总之,孟鲁司特联合维生素C和氯雷他定治疗小儿急性荨麻疹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淑青.清热利肺口服液治疗小儿荨麻疹5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11):211-213.
[2]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荨麻疹诊疗指南2007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7,40(10):591-593.
[3] 高向伟,王宝林.儿童急性荨麻疹伴发腹腔淋巴结炎3例[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0,26(6):122-124.
[4] 张颖,刘积平,张涵亮.开瑞坦和雷尼替丁联合治疗急性荨麻疹60例报告[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2001,27(3):123-125.
[5] 涂宏伟.以感染诱发的急性荨麻疹85例临床分析[J].皮肤病与性病,2005,27(2):78-79.
[6] 桑荣.不同静脉给药方法治疗急性荨麻疹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21):771-773.
[7] 李平卫,袁定芬.氯雷他定治疗76例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07,23(7):290-291.
[8] 李莉.咪唑斯汀联合雷尼替丁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J].疑难病杂志,2011,10(4):43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