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测定元阳梯田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特征。【方法】在元阳梯田核心区域选取6种植被类型(鼠麹草、撑绿竹、野牡丹、杉木、旱冬瓜和樟木),按0~20 cm和20~40 cm土层进行取样,测定各土层土壤的理化性质(pH、有机碳、总氮、碱解氮、总磷、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和土壤酶活性(蔗糖酶、脲酶、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分析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间的相关性。【结果】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养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6301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测定元阳梯田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特征。【方法】在元阳梯田核心区域选取6种植被类型(鼠麹草、撑绿竹、野牡丹、杉木、旱冬瓜和樟木),按0~20 cm和20~40 cm土层进行取样,测定各土层土壤的理化性质(pH、有机碳、总氮、碱解氮、总磷、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和土壤酶活性(蔗糖酶、脲酶、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分析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间的相关性。【结果】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出降低的趋势,土壤养分表聚现象明显;土壤酶活性间呈现出极显著相关关系,土壤养分间呈现出显著相关和极显著相关关系;土壤碱解氮与蛋白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间呈极显著相关关系,与脲酶呈显著相关关系;在各植被类型0~40 cm土壤中,土壤蔗糖酶和脲酶均在杉木土壤中最高,分别为58.42、58.21 mg/g·24h,蛋白酶在旱冬瓜土壤中最高,为247.79 mg/g·h,过氧化氢酶在撑绿竹土壤中最高,为3.76 mg/g·24h。土壤有机碳含量在野牡丹土壤中最高,为24.35 g/kg,总氮和碱解氮在杉木和旱冬瓜土壤中最高,分别为2.24 g/kg和112.46 mg/kg,总磷和有效磷在旱冬瓜和鼠麹草土壤中最高,分别为0.82 g/kg和75.10 mg/kg。【结论】不同植被类型影响着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且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呈现垂直分布特征。
其他文献
嗜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是一种引起军团菌病的主要感染性革兰氏阴性胞内致病菌。感染期间,嗜肺军团菌干扰宿主细胞的膜泡运输,募集宿主线粒体、核糖体及内置网膜泡,形成嗜肺军团菌特异性吞噬泡,随后在吞噬泡内复制增殖。嗜肺军团菌通过其Ⅳ型分泌系统分泌近三百个效应蛋白至宿主细胞。嗜肺军团菌的致病性及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完全依赖于其分泌的效应蛋白。尽管目前已有大量关于嗜肺军团菌效
幼儿园后勤工作是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园保教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与实施的基础保障,岗位虽然平凡却十分关键、不是中心却关系全局。只有以“精细化管理”为方法,认真梳理幼儿园后勤工作内容、流程及隐藏风险,建立以环境和流程控制为核心的后勤管理机制,从“规范、细致、精确、深入”入手,促使传统的“事后补救”的被动管理向“事先防控”主动管理转变,有效实现“可控、能控、在控”的安全管理模式,提高后勤管理工作
本文对既有工业建筑类城市更新项目在建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在利用BIM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从源头出发使用三维正向设计的工作方法;从打造可视化、可溯源的BIM体系角度深入探讨BIM技术在工业建筑改造设计阶段的整体应用框架。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 induced breakwonm spectrocopy,简称LIBS)技术,是一种采用激光激发的原子发射光谱技术,其工作原理是采用高能量激光烧蚀样品表面使其瞬间气化产生等离子体,然后对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进行采集分析,从而得到待测物质中的元素成分信息。近年来LIBS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土壤快速检测、钢铁检测、太空探索以及食品快检等各个领域。然而,目前LIBS技术主要应用于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可以为很多领域提供帮助,像建筑行业充分利用BIM技术的优势来发挥出这项技术的价值,来解决在建筑工程之中有关给排水中的一些难题。在整个给排水系统之中使用BIM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给排水管道间的碰撞问题,传统的二维表达方式更适用于简单的给排水系统,但是现在的住宅是非常复杂的,并且其中的管道是很多的,对于这种复杂的给排水系统的话,我们就要利用BIM技术来进行高效的解决
文章致力于在业主主导下,工程建设全寿命周期BIM应用价值的最大化,包括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全过程BIM应用。深入研究可执行的BIM实施方案,有针对性的BIM标准研究,信息化标准研究,有执行力的BIM应用管理,BIM新技术的研究和落地等。
目的 探究艾拉莫德治疗干燥综合征(SS)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86例S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甲泼尼龙片+硫酸羟氯喹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采用艾拉莫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组(76.74%)(P+细胞百分比均高于治疗前,
颗粒物质是人类日常生产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类物质之一。力学上颗粒物质是由离散固体组成的宏观体系,由于其自身的高度离散性、接触本构非线性等特点,其动力响应具有丰富的非线性特性。随着离散单元法等分析方法的飞速进步,颗粒力学相关研究也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颗粒材料的独特非线性特性可调可控可利用,相应研究成果也逐渐被转化应用到机械工程、岩土工程等诸多领域。特别地,颗粒材料在缓冲、耗能吸振、冲击波控制等
目的:骨肉瘤作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恶性肿瘤,患者肿瘤转移早且临床预后差。目前对于骨肉瘤的临床治疗多采取手术治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法,虽然近年来骨肉瘤患者五年生存率较之前有所提高,但是其临床治疗疗效仍不满意。大剂量的化疗可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副反应以及多药耐药等问题,导致骨肉瘤治疗难以完全治愈。基因治疗作为目前研究的重点,可能给患者带来新的希望,成为未来有效的治疗手段。研究显示,肿瘤细胞恶性增殖、死
2020年8月3日上午,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齐鲁书社联合主办的"礼俗传统与中国社会建构"论坛暨《田野中国·当代民俗学术文库》学术研讨会在线上召开。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王加华教授、民俗学研究所所长张士闪教授的主持下,多位学者从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民族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出发,谈礼论俗,畅所欲言,对当前礼俗研究动态进行反思,并预估其未来趋向。本期选刊的一组笔谈,由各位学者在现场演讲录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