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质流分析的中国减物质化趋势及循环经济成效评价

来源 :自然资源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j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质流分析通过测量经济活动物质投入的数量、强度及其变化即物质化或减物质化趋势,能够反映可耗竭自然资源损耗和环境退化的总体情况,也是评价循环经济发展成效尤其是资源综合利用对物质消耗影响的一个有效工具。论文运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了中国2000—2013年直接物质投入及其与特定经济特征的关系,确定了资源利用强度变化趋势,评价了中国循环经济实践尤其是资源综合利用的成效。发现2000—2013年中国直接物质投入总量持续增加、单位GDP直接物质投入先上升后下降,说明中国已进入了相对的减物质化阶段;第二产业比重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是直接物质投入强度变化的格兰杰原因;中国的资源综合利用总量增加但综合利用率仍很低,未对直接物质投入强度产生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影响;未来中国直接物质投入总量和人均值在很长时间内还将继续增加。
其他文献
为研究980MPa级高强TRIP钢的动态再结晶行为,采用Gleeble-3800型热模拟试验机对试件钢在变形温度950~1150℃、应变速率0.01~5s-1,应变量0.3~0.7,道次间隔保温时间1 min,进行
泛舟是古今人们最喜爱的一项户外娱乐健身活动。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造独木舟的国家之一,其远古人们的实践,给商代制造出木船奠定了良好基础。随后,由于船桨、锚和舵的发明,又给后世人们泛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从先秦典籍中可以看出,当时已有泛舟活动。对古人来说,乘船旅游要比陆地行走舒适多了,而且自我荡桨,欣赏沿途风光山,其乐无比。因此,《诗经·邶风·二子乘舟》就有“二子乘舟,泛泛其景。”真乃快哉!  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