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及其风险防控途径分析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_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内银行业竞争愈加激烈,传统的存贷业务已经无法满足竞争的需要,因此银行金融产品必须进行创新。但金融产品的创新一方面使给银行提高了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带来巨大的金融风险。因此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及其风险防控途经分析就变得很有必要,金融产品创新与风险防控邮寄的结合起来,才能使中国银行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立于不败的低位。
  关键词:金融产品创新;风险防控
  银行金融发展的核心就是金融产品的创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金融产品的创新既能满足对融资证券化发展需要,又能及时解决银行的坏账问题,实现银行的可持续良性发展。金融产品对社会发展来讲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分散金融产品的风险,另一方面也会出现金融风险产生以及扩散的现象。金融危机中,一些与抵押担保贷款相关业务的银行和金融机构出现倒闭, 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阻碍。因此,在现今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银行在进行金融产品创新的同时必须考虑到风险防范。
  一.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分析
  所谓银行金融产品创新,是指银行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等银行业务运行中新的思路、方法和技术,以及金融产品服务、交易分析等方面创造性的变革,其核心内容是交易利润的最大化和风险的最小化。
  因此,金融产品创新是银行对其原有产品以及外部成熟金融产品进行分析和定位等,使其金融产品的满足不同阶层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首先,通过对银行盈利进行分析,可以实现金融产品的创新,从而为银行的健康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其次,作為银行发展的核心需求,金融产品的创新是银行风险风险防控及化解的有效途径,他符合金融证券化的发展规律,满足了金融产品多样化的创新发展需求。
  中国银行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创新发展,形成一套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商业银行模式,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已经成为行业间竞争的主要手段。已经从简单的复制和模仿向服务方式和渠道、交易工具和市场方向创新发展。
  服务方式和渠道方面的创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服务方式从大众化服务走向人性化的专业服务。这点在理财服务上的表现最为突出,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为满足不同阶层和年龄段的客户和客户群的金融需求,在理财服务上提供的多层次、专业化个性服务。另一个方面的创新是将信息网络技术在交易通道上的应用。这点主要体现在电子银行和银行卡业务上,利用信息网络技术突破空间与时间的限制,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同样,交易工具和市场的创新也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交易工具越发的精细,体现出个性化与专业化的完美结合。另一方面交易市场的形式不断创新发展,国债、金融债以及离岸金融交易的市场正在不断发展壮大。
  服务方式和渠道与交易工具和市场的创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优质快速的交易通道是专业化优质服务的载体,公平健康的交易市场是金融产品交易的孵化器。反过来看,优质的交易通道和公平健康的交易必须具备优质的交易产品和专业化的服务才能持续健康的发展下去。显而易见,在今后很长的一个时期里,私人理财和电子银行业务是我国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重点领域。
  二.银行金融产品创新风险分析
  金融产品创新在提高银行工作效率、业务盈利能力、专业化服务水平的同时,也会给银行业务的带来各类风险,需要时刻注意防范。这些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业务过度竞争造成信贷风险。金融产品创新的一个显著特点就表外业务的迅速扩张,表外业务主要是由银行的中间业务,对外担保以及创新的交易工具的产生银行负债表外的业务。表外业务的迅速扩张,导致银行各项业务间急剧交叉、同质化加强。由于自由度大且透明度差,表外业务间的竞争的威胁到金融体系的安全和运行效率。
  第二,金融监管失控风险。金融监管体制跟不上金融产品创新的步伐,常常出现监管空白地带,难以规范存量资金的使用,造成金融秩序管理混乱,危害金融体系的安全。
  第三,泡沫经济风险。金融产品的创新导致了金融资产的多元化,替代货币的产品增多,扩大了货币范围,这两个因素加上金融产品自身固有的趋利性,加剧发生泡沫经济的风险。
  第四,创新工具风险。这部分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创新失败的风险,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最终新工具不符合需要。二是政策风险,创新工具违反政策法规。三是创新唯一性风险,面世后失去其独一性的盈利区间。
  三.处理好银行金融产品创新与风险防控之间的关系
  树立银行金融产品创新是化解金融风险的最佳方式的理念。银行通过金融产品创新,一是可以提高资金的盈利性和流动性,达到银行总资产最大利用率,另一方面规避银行资产单一,降低风险。
  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可以增加收益,但必须进行风险控制。银行金融产品创新与风险防控是一个有机体,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必须将业务发展速度与效益、风险防控统一考虑。做到速度、效益和安全三统一。
  四.银行金融产品创新中风险防控的举措。
  尽管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复杂多样,其风险防控的侧重点也各有不同,但风险防控必须体现在各项金融产品当中,突出风险的内部控制和预测。
  风险的内部控制需要对银行本身的风险防范加强。
  第一,要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意识。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趋势是多样化和复杂化。针对这种趋势,要获得高效益,就必须树立风险管理的意识。银行要把风险防控作为工作中不可或缺一部分,把风险防控工作做在平时,对风险要做到早发现、早规避、早化解,早补救。并要提高银行各部门间的业务透明度,加强部门间的监督和制约。
  第二,要建立完备的风险管理体系。结合银行自身特点和其他金融部门联动,制定统一风险防范制度和风险预测评估体系,对金融系统的风险进行监测和判断。建立动态风险通报制度,及时对风险隐患进行全行业的通报,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   第三,完善风险管理内控制度。通过完善的内控制度,是各部门共同协作,共担风险。首先,全员树立安全就是最大的收益的理念,,在银行金融产品创新时要考虑风险管理内控制度的配套,对现行制度与新产品不匹配之处进行改进和完善。其次,加强银行内部监察部门监察力度。监察部门对员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定期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警钟长鸣,及时将风险的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
  第四,对驻海外分支机构的要加强管理。驻海外分支机构的资金管理、规定业务范围、业务规模和审批权限要严格按照总部规执行,要严格服从总部的统一调配,严禁出现“将在外,有所不受”的情况
  银行的监管力量要从预测的角度加强。
  第一,监管法規完善,监管的实施方式要依靠制度,而不是依靠领导安排。设立专业法律程序,制定金融交易的唯一标准,使金融交易都有法可依。金融系统全行业都要进行金融风险的防范,保证投资的透明、安全、合法。
  第二.要提高监管效率和水平,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监管制度。基层监管部门要和银行之间加强信息沟通,对市场信息和业务创新的动态要及时掌握。监管工作必须主动出击,及时对银行金融产品创新进行引导和约束。
  第三,加强监管队伍建设。监管者必须对监管的主体熟悉,掌握他们运作规律和操作流程,还要能够指导业务人员避免风险的发生,这要求监管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专业素养。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内银行业竞争愈加激烈,传统的存贷业务已经无法满足竞争的需要,因此银行金融产品必须进行创新。但金融产品的创新一方面使给银行提高了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带来巨大的金融风险。因此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及其风险防控途经分析就变得很有必要,金融产品创新与风险防控邮寄的结合起来,才能使中国银行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立于不败的低位。
  处理好银行金融产品创新与风险防控之间的关系是一项长期工程,任务艰巨,需要在长期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必须要在能够做好风险防控的前提下进行创新。同时,在面对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带来的不可控的风险时,我们也不能因此动摇创新的决心。
  参考文献:
  [1] 周毓炜懈析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管理模式【j】中国经贸导刊,2016,(23):32—33.
  [2] 曲英,刘越,白涛.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模式的风险控制研究——基于A行融资产品的分析与启示Ⅱ].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4,(06):491—502.
  [3] 祝广成:《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商场现代化》2007年第3期
其他文献
丹尼尔.卡尔曼在其研究过程中提出了心理账户的概念。心理账户是指:某一个结果只是从动作直接结果的角度来描述(称之为简单账户),还是需要综合考虑这一动作与其他行为的先前关系(简称为综合账户)。  丹尼尔卡尔曼曾经做过一项调查,问题一:如果你看一场电影,门票是10美元。当走到门口时发现自己掉了10美元,你还会继续看电影吗?88%的调查对象会选择继续买票看电影。  问题二:如果你想看一场电影,并花了10美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为了适应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需要,我国发展出了ST制度,该制度是中国股票市场退市制度的过渡制度。被特别处理的公司就是ST公司,ST公司为了尽快实现摘帽,往往选用资产重组的方式。资产重组的方式有很多种,总体上来说,主要有收购兼并、股权转让、债务重组、资产剥离等方式。  关键词:资产重组;ST公司;关联交易  一、资产重组的内容  目前在国内所使用的“资产重组”的概念
期刊
摘 要:众所周知,沟通是人们进行交流的主要方式,同时沟通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手段,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只有实现良好的沟通,才能保证企业各部门和员工之间信息有效的分享,才能创造和谐企业氛围。本文首先阐述了沟通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沟通问题,最后提出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掌握的沟通技巧。
期刊
摘 要:目前从多角度分析世界经济逐步显现出复苏势头,世界各国,包括以美国、日本、欧元区国家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以中国、巴西、南非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国内需求、工业生产、货币和金融条件、国际贸易以及国际资本的等都呈现积极发展的势头。但是也应该明确目前经济复苏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主要包括各主要经济体的宏观经济政策可能出现变化,部分经济体的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显现,某些经济体的货币金融政策可能会发生变化
期刊
摘 要:在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房地产金融也逐渐扩大了发展规模,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重点对房地产金融的特征内涵进行了阐述,并且分析了我国房地产金融存在的各项问题,并且在监管体制、完善发展、信贷规模控制、法律法规的健全、开拓融资渠道等方面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希望对相关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房地产;金融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  房地产事业的飞速发展,
期刊
1.Introduction  Since the fall of Iron Curtain fell, states in East Europa started to switch from the model of socialism to that of capitalism. A great drive was people’s enthusiasm and hope about the
期刊
摘 要:本文以中国现阶段影响力较大的16家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采取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其2014年的相关指标进行评价,计算因子得分,对16家研究对象进行分类竞争力研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了作用于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因子包括:银行规模实力、社会责任与规模扩展、创新与稳健、成本与风险控制、银行发展,在针对性地采用了相关的措施后,中国的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会有较大提升。  关键词:银行分类竞争力;商业银
期刊
摘 要:公开招标采购方式是目前各国政府和大型企事业单位采购中普遍使用的方式,有着竞争性强,透明度高、程序规范、采购规模大等优点,缺点是环节多、工作量大、耗时较长,一旦招标失败,将损失大量的招标成本,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会资源浪费。同时也会对购买方的生产进度造成不可挽回的的损失。  关键词:公开招标 成功率 全过程控制  公开招标采购方式是目前各国政府和大型企事业单位采购中普遍使用的方式,有着竞争性强,
期刊
摘 要:为了有效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降低新能源接入对电网的影响。本文研究了新能源接入对电网的影响,在规划阶段考虑新能源的消纳问题,提出了考虑新能源消纳的配电网规划方法。为更好消纳新能源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1引言:  随着化石能源的短缺及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对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也在不断增长,但由于新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以及目前电网结构、输送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新能源的消纳问题日益严重。大量的
期刊
摘 要:精益管理是企业利润增长的重要管理手段,信息化推动着产业分工深化和市场经济结构的调整,日益成为企业的重要生产要素,是冶金企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通过在公司信息化管理工作中积极探索实践,将精益管理与信息化有机结合起来,有效促进了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取得了较好成效。  关键词:精益管理 信息化 两化融合  Improve the level of information m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