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今年开始新课标文综试卷分为新课标Ⅰ卷新和课标Ⅱ卷,地理试题选择题和去年相差不大,具有稳定性、规范性、基础性、学科性的特点;非选择题必考题和去年相比难度有所上升,自然地理所占比重较大;选考题则相对平稳。纵观地理试题体现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侧重考查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试卷的总体评价
1、地理学科特点、鲜明
试卷中地理图像丰富,共有9幅地理图。有区域图、柱状图、等值线图、水系图等图表,符合地理学习和地理科学的规律。呈现了丰富的地理信息,体现了鲜明的学科特色——综合性、区域性、地理事象的分布规律和地理变化过程等内容,使地理学科特色更加鲜明,充分考查了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2、从考查内容可以看出:该套地理试题对能力要求较高,强调地理学科的应用性和实际性;加强对地理学基础的考查,同时学会运用地理原理、规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试题中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考查内容比重大。除选择题第3题和7—8题为人文地理考查内容外,其余试题都是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考查内容。同时注重自然地理要素对人类活动影响观念在试题中的渗透。
(二)试卷结构
地理试卷沿袭去年的试卷题型组成,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非选择题又分为必考题和选考题。选择题包括11个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包括36、37两道必考题和42、43、44三道选考题。
选择题44分,形式比较灵活,自然地理比重稍大,其中人文地理占16分(第2题鲜花运输, 第3题农业区位因素,7-8题人口变化),自然地理占了28分(第1题农业区位因素的自然条件,4-6题区域地理自然特征,9—11题风向、天气、季节的判断)。非选择题56分,形式相对稳定,但36题和37题自然地理比重稍大。
(三)典型试题分析
1~3题:农业区位因素
本组题给出的是区域图,包括美国、墨西哥、哥伦比亚三个国家的轮廓和经纬度位置。
第1题:该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当中的自然因素。由图中纬度可看出哥伦比亚位于低纬,有赤道穿过,与美国相比,在情人节(2月14日)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气温较高。选C。
第2题:鲜花对保鲜要求比较高,而且从哥伦比亚运往美国路途较远,宜采用航空运输。选C
第3题: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距离美国更近,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运费低。选A
4~6题:区域地理自然特征判断
本题组给出45?N 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及其文字信息。
第4题:从该题提供的信息可以知道该区域距海约180千米,距海不太远。西侧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降水应较多,东侧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降水较少,中间有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由此可推出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地形。选 B
第5题:该地是45?N 附近某区域,位于西风带内,有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山脉西侧位于迎风坡降水多,东侧位于背风坡降水少,符合这些地理特征的只有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选D
第6题:该区域位于45?N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山脉西坡降水较多,山麓的自然植被不可能是常綠林和草原,应是针阔叶混交林。选C
7~8题:人口变化特点,人口统计柱状图,
本题给出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及总人口数。
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总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但增长速度一直为正值,总人口一直在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国际净迁移为正值,但数值有所降低,国内净迁移为负值且数值有所增加,所以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选D
第8题:从图可以看出,该城市国际净迁移为正值,国际迁入人口较多,应是发达地区,但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符合美国人口变化特征。选A
9~11题:等压线图判读,难度较大。
第9题:图中甲地14日6~9时,图中天气系统东移,但高压始终位于甲地南侧,所以风向为偏南风。选B;
第10题:图中L为低压,该天气系统东移,有可能给甲地带来暴雨。根据图中比列尺可计算出此时(14日6时)L东缘距甲地110km左右,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L向东移到甲地需要13个小时左右,所以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14日19时。选B
第11题:图示为我国某地区,而且气压低,出现低压中心,故应为夏半年,除D选项意外的时间我国及亚欧大陆受蒙古高压控制,气压由南向北升高,基本可以排除ABC项。春季,由于东南丘陵比黄土高原纬度低,气温高,加之3、4月份华北平原受冷空气影响频繁,所以东南丘陵4、5月份更易出现低压中心,D项正确。
36题:四川攀枝花气候、天气、大气污染的考查
本题给出经纬网区域地图,等高线地形图、要求考生从区域图中获取地理位置、地形、等有效信息,运用自然地理要素整体性规律和原理,分析表达地理事象的形成原因,突显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描述与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该题目当中提供的信息比较明显,目的是考察考生对基本地理知识掌握的程度以及考生的分析问题能力。此题该题难度虽不大,但要求学生有较高的综合分析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37题:本题给出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图。本体设问较新颖,没有常规答题模式可依,对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以及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要求较高,难度较大。
42题考查三沙市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及当前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难度不大,较易得分。
43题考查洪涝灾害的成因及措施,有模式可依,难度较小。
44题考查尾矿矿渣库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及应采取的措施,难度相对加大。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考还是重在考察基础知识得掌握以及能力上。要求学生考试时头脑要清晰,细心和耐心。平时则要把基础知识打牢,养成良好得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分析题目、答题的方法。
(四)今后启示
1.教师要尝试研究高考试题,把握高考复习的大方向
新课标高考和前些年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变化之快,甚至让我们老师都觉得没法适应。这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看卷,认真研究高考试题。我们的教学之所以缺少高度,那是因为我们对高考试题的研究不够,不能很好地洞悉命题者意图、把握高考命题趋向。
2.进行课堂模拟图像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综合载体,是获取地理信息的主要来源。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用图兴趣,培养用图习惯,教给学生读图方法,进而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教师要善于抓住地图教学的契机,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探究,深层次挖掘教材插图的隐性信息,形成图像分析的基本过程、方法。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课堂模拟图像思维训练,教给学生各类图像的判读步聚和技巧,培养学生图像信息获取能力和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试卷的总体评价
1、地理学科特点、鲜明
试卷中地理图像丰富,共有9幅地理图。有区域图、柱状图、等值线图、水系图等图表,符合地理学习和地理科学的规律。呈现了丰富的地理信息,体现了鲜明的学科特色——综合性、区域性、地理事象的分布规律和地理变化过程等内容,使地理学科特色更加鲜明,充分考查了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2、从考查内容可以看出:该套地理试题对能力要求较高,强调地理学科的应用性和实际性;加强对地理学基础的考查,同时学会运用地理原理、规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试题中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考查内容比重大。除选择题第3题和7—8题为人文地理考查内容外,其余试题都是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考查内容。同时注重自然地理要素对人类活动影响观念在试题中的渗透。
(二)试卷结构
地理试卷沿袭去年的试卷题型组成,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非选择题又分为必考题和选考题。选择题包括11个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包括36、37两道必考题和42、43、44三道选考题。
选择题44分,形式比较灵活,自然地理比重稍大,其中人文地理占16分(第2题鲜花运输, 第3题农业区位因素,7-8题人口变化),自然地理占了28分(第1题农业区位因素的自然条件,4-6题区域地理自然特征,9—11题风向、天气、季节的判断)。非选择题56分,形式相对稳定,但36题和37题自然地理比重稍大。
(三)典型试题分析
1~3题:农业区位因素
本组题给出的是区域图,包括美国、墨西哥、哥伦比亚三个国家的轮廓和经纬度位置。
第1题:该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当中的自然因素。由图中纬度可看出哥伦比亚位于低纬,有赤道穿过,与美国相比,在情人节(2月14日)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气温较高。选C。
第2题:鲜花对保鲜要求比较高,而且从哥伦比亚运往美国路途较远,宜采用航空运输。选C
第3题: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距离美国更近,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运费低。选A
4~6题:区域地理自然特征判断
本题组给出45?N 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及其文字信息。
第4题:从该题提供的信息可以知道该区域距海约180千米,距海不太远。西侧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降水应较多,东侧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降水较少,中间有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由此可推出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地形。选 B
第5题:该地是45?N 附近某区域,位于西风带内,有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山脉西侧位于迎风坡降水多,东侧位于背风坡降水少,符合这些地理特征的只有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选D
第6题:该区域位于45?N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山脉西坡降水较多,山麓的自然植被不可能是常綠林和草原,应是针阔叶混交林。选C
7~8题:人口变化特点,人口统计柱状图,
本题给出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及总人口数。
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总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但增长速度一直为正值,总人口一直在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国际净迁移为正值,但数值有所降低,国内净迁移为负值且数值有所增加,所以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选D
第8题:从图可以看出,该城市国际净迁移为正值,国际迁入人口较多,应是发达地区,但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符合美国人口变化特征。选A
9~11题:等压线图判读,难度较大。
第9题:图中甲地14日6~9时,图中天气系统东移,但高压始终位于甲地南侧,所以风向为偏南风。选B;
第10题:图中L为低压,该天气系统东移,有可能给甲地带来暴雨。根据图中比列尺可计算出此时(14日6时)L东缘距甲地110km左右,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L向东移到甲地需要13个小时左右,所以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14日19时。选B
第11题:图示为我国某地区,而且气压低,出现低压中心,故应为夏半年,除D选项意外的时间我国及亚欧大陆受蒙古高压控制,气压由南向北升高,基本可以排除ABC项。春季,由于东南丘陵比黄土高原纬度低,气温高,加之3、4月份华北平原受冷空气影响频繁,所以东南丘陵4、5月份更易出现低压中心,D项正确。
36题:四川攀枝花气候、天气、大气污染的考查
本题给出经纬网区域地图,等高线地形图、要求考生从区域图中获取地理位置、地形、等有效信息,运用自然地理要素整体性规律和原理,分析表达地理事象的形成原因,突显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描述与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该题目当中提供的信息比较明显,目的是考察考生对基本地理知识掌握的程度以及考生的分析问题能力。此题该题难度虽不大,但要求学生有较高的综合分析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37题:本题给出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图。本体设问较新颖,没有常规答题模式可依,对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以及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要求较高,难度较大。
42题考查三沙市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及当前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难度不大,较易得分。
43题考查洪涝灾害的成因及措施,有模式可依,难度较小。
44题考查尾矿矿渣库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及应采取的措施,难度相对加大。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考还是重在考察基础知识得掌握以及能力上。要求学生考试时头脑要清晰,细心和耐心。平时则要把基础知识打牢,养成良好得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分析题目、答题的方法。
(四)今后启示
1.教师要尝试研究高考试题,把握高考复习的大方向
新课标高考和前些年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变化之快,甚至让我们老师都觉得没法适应。这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看卷,认真研究高考试题。我们的教学之所以缺少高度,那是因为我们对高考试题的研究不够,不能很好地洞悉命题者意图、把握高考命题趋向。
2.进行课堂模拟图像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综合载体,是获取地理信息的主要来源。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用图兴趣,培养用图习惯,教给学生读图方法,进而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教师要善于抓住地图教学的契机,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探究,深层次挖掘教材插图的隐性信息,形成图像分析的基本过程、方法。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课堂模拟图像思维训练,教给学生各类图像的判读步聚和技巧,培养学生图像信息获取能力和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