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教学与情感教育

来源 :金色年华·学校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sl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物教学作为一种艺术,它必须使教与学、主导与主体之间形成一种激励机制,形成一种和谐的情感交流。在生物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创设积极健康的情感环境,可以促进学生的认识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学生全身心的发展。
  关键词:生物教学 提高 情感教育
  
  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明确提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生物教学作为一种艺术,它必须使教与学、主导与主体之间形成一种激励机制,形成一种和谐的情感交流。
  人的情感是极其丰富的,如高兴、悲伤、愉快、欢喜、厌恶等。积极健康的情感促进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消极的情感则会把人的认识实践引向不正确的方向,甚至起阻碍作用。学生的情感是构成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总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丰富、独特的色彩,渲染出这段青春活动的人生历程的生动画卷。在生物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创设积极健康的情感环境,可以促进学生的认识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学生全身心的发展。
  
  一、用积极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内部因素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积极的情感调整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学生的内部因素,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产生学习的内动力。其中除了应用直观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方法以外,还要用启发思维的指导思想缠住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多提具有启发性问题,多问为什么,把“鱼的呼吸器官是什么?”改为“鱼在水中是如何呼吸的?”或者“鱼的鳃为什么适应水下呼吸?”这样的变换问题
  可以使学生始终处在求知渴望中。教学过程通过感受惊奇、活动、诧异、迷恋、喜悦、困惑等情感,使学生不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深切的感受,获得新的动力和高涨的情绪。
  
  二、丰富的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情感源泉
  
  人的情感与实践活动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个人的实践活动越丰富,他的情感也越丰富。学生在生物中的实验、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中,可以直接体会到各种复杂情感。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中开展各种实验活动,例如教学中尽量创造条件做演示实验和简单的解剖观察实验;合理利用图示、标本及生物等直观手段;成立课外活动小组开展环境测量实验的种植、养殖实验结合当地特点组织学生参观有关的工农业生产单位和专业户;举办生物学科普知识讲座;进行自然资源调查等。这些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经历艰难、曲折、乏累、收获、成功等体会,产生兴奋、自信、振奋、沮丧、厌烦、轻松、愉悦以及合理的骄傲等情感。通过教师积极引导可以充分利用积极情感,转化消极情绪,既培养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品质,又提高了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丰富和加深对学习生物学的情感。情感体验既是一种接受,又是一种移植,一种“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的感染。
  
  三、融洽的师生情感关系是优化教学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除了知识信息的传递以外,还有情感的交流。教师通过口头和形体的语言、情绪、态度、表情等传递情感信息,学生则是通过对教学活动的关心程度对教师的尊敬态度反馈情感的信息。融洽的情感可以鼓舞师生双方的情绪,焕发教师教的热情和学生学的激情,营造出和谐的学习氛围,为创设优化的教学环境奠定基础。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师生情感交融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学生信任教师才能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再加上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自主的学习,甚至会由不感兴趣变为喜欢、热爱,发生情感转移。建立融洽的师生情感的关键是教师充分的热爱学生,它决定着师生情感的各个方面。这种爱超凡脱俗的爱,它无需来源于血缘和亲情的关系,没有任何私利的目的,而是由教师的责任和事业心产生的一种博大无私和崇高精神境界的美和情感。学生在感受到这种融入教师真情的爱的同时,也得到了心灵的愉悦。
  所以尊师爱生的和谐情感会形成融洽的感情交流渠道,为知识信息的交流创设优美的环境,为学生高效率地学习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四、理性认识与情感教育的协调统一,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教学中,教师如果注重情感,单纯传授知识,往往会把生物变成“死”物,知识僵化,不仅使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会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如果教师一味的追求表面“热闹”、“有趣”的教,忽视了智力开发和知识传授,也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目标和严重后果。情感教育可以促进认知过程发展,但不能取代教学中的理性认识,舍本求末。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通常先用激发学生兴趣、质疑等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然后结合观察或实验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对事物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进行深入的分析、比较、归纳、总结,通过讲座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形成概念,上升到更改认识,完成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在这个过程中,和谐的情感基础为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随着对知识的题解和内化,可把原来表面和兴趣转化为深刻和更高层次的兴趣。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应多提出类似结构与功能关系的比较、个体与群体关系、生态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等引人深思的问题,通过知识内在的联系辩证地理解和掌握有关生物学知识,引导学生用正确的逻辑思维方法,就可以从理性角度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感情交流使人产生情怀,互相受到感染,使人互相接近、依恋,从而协调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用情感影响学生的行为,使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课堂教学正经历着一场重大的变革。作为初中新课程课堂教学有机组成部分的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也同样面临着通过改革以适应新课程教学要求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 思想政治    随着初中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许多地方的有序展开,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课堂教学正经历着一场重大的变革。作为初中新课程课堂教学有机组成部分的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也同样面临着通过改革以适应新课程教学要求的问题。本文结
期刊
创新,创新技能,21世纪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中明确指出创新技能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现代创造理论表明,以创造思维为核心的创新技能不是靠传授而得到的,也不是手把手教出来的,它往往是创造者经过心理的“烘热期”和“脑风暴”后的“顿悟”。因而,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技能必须依靠潜移默化的熏陶方法,让学生在不断经历的学习过程中,感悟到创新思维的技巧。  一、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勇气和信心。在教学中,
期刊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应方式。表现为:或高兴、欢乐,或忧愁、悲伤,或赞叹、喜爱,或惊恐、厌恶。初中生由于年龄小、知识根底浅、活泼好奇,偏爱形象思维,乐于接受教师的富于情趣的教学方式。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倾注情感的感化、熏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以情激学    与其它学科相比,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两难:其一,概念、
期刊
在语文活动课的组织实施中,我始终把学生的自主性摆在第一位。让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参与,动口动脑,培养内在的动机,激发智慧的潜力,发展个性特长,推进个体的主动、和谐、全面的发展。“动”是活动课最大的特点,我将“动”贯穿于活动课组织实施的全过程。    一、放手指导,让学生“真正动”    l. 放手让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开始时,教师可就活动的设计和内容征询同学的建议。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可将一部分内容
期刊
摘 要:现行高职院校管理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作为学院管理的中枢部门党委办公室和学院办公室实行了合署办公,旨在落实中共中央教育政策,精简机构,提高效率,加强参谋统筹协调职能,做好窗口。但也会造成管理强度和难度增大,对“两办”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要求更高。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两办 合署办公 利弊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近十几年来发展迅速,据统计,全国普通高职高专院校数、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分别占普
期刊
我在教学中发现,初中学生在学习物理理论时,通常在获得结论后就终止学习,并不对获得结论的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致使物理活动停留在经验水平上,事倍功半;在解决问题方面,学生往往只热衷于大量做题,甚至有的学生只善于做“结构良”的题目,而不善于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不会分析、评价和判断自己的思考方法的优劣,也不善于找出和纠正自己的错误,更缺乏对解题中所反映出的物理思想的反思,致使知识系统性弱、结构性差,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实现现代化的需要,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义务教育的任务是让全体受教育者都成为合格的公民。所以,教师应及时调整学习的难度,因材施教,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分不同类型对学生施以不同层次的教育和指导。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在他原有的基础水平上尽可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和提高,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获得成功的乐趣,立足于“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小学数学是一
期刊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传播、创新和应用离不开创造性人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也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英语教育还存在未清除的遗留问题:一是还未彻底改变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二是“翻译式”、“灌输式”教学方式仍然存在;三是外语实践的量少、内容死、面窄,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当今的科技日新月异,经济发展迅速,这就给我们提
期刊
一、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体育教师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提出的要求,即是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无论是体育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所以,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树立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其次要端正教学思想,从适应社会需要,培养人才的素质出发,树立以育人为目标的现代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树立学校体育为健身、益智
期刊
摘 要:中学阶段,数学后进生不断增多,如何转化和培养这部分学生,使他们尽快地迈入先进行列,已成为中学教师的一大课题。本文围绕转化与培养数学后进生进行研讨,从中给大家点点启迪。  关键词:数学 后进生 形成 转化 培养    随着目前教育体制的改革,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已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