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药有多难研制?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loveste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底,来自澳大利亚悉尼文法学校的高中生们成功地在自己学校的实验室里合成了药品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乙嘧啶,并在澳大利亚皇家化学学会举办的新南威尔士州有机化学研讨会上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引起了业内众多人士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乙嘧啶也称为达拉匹林,是一种用于治疗膀胱等孢球虫病、疟疾及弓形体病的药物,与氨苯砜一起使用时,还能够预防艾滋病患者所患的肺孢子虫肺炎,因此又被人們叫做“救命药”。达拉匹林由美国图灵制药公司生产,去年该公司董事长提出将药片的价格从每片13.5美元涨到了750美元,引起了广泛争议和谴责。
  这种救命的药物很难研制吗?它的制作成本真的很高吗?悉尼文法学校的高中生詹姆森提出了一系列的疑问,可是没有人能回答他。在参加学校组织的一次化学讲座时,查尔斯和同学们见到了悉尼大学的化学家爱丽丝·威廉姆森,当他们提出这些疑问时,威廉姆森博士笑着说:“也许没有人知道答案,不过你们为什么不亲自试试呢?”“试一试?”詹姆森吃惊地反问,“我们可以吗?”威廉姆森博士点点头说,“不试一试怎么会知道呢?”
  就这样,詹姆森和几名同学组成了一个研制小组,经过一年多的不断研究和试验,终于在自己学校的实验室里合成了乙嘧啶成分。在市面上高达几百美元的救命药,他们的制作成本仅为每片20美元。
  “救命药有多难研制?这个问题没有答案。”詹姆森充满自信地说,“除非你亲自去试一试,不试怎么会知道呢?”
  【素材点拨】老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几个高中生用他们的行动,近乎完美地践行了这句话。是呀,很多事情能否成功,不在于它的难易,只在于你是否愿意去尝试。而这份敢于尝试的勇气之外,这些孩子对医药巨头的质疑和挑战,以及他们的智慧与良知,更值得我们为之点赞。
  【适用话题】难与易;敢于挑战;勇气;智慧与良知……
  (田宇轩摘自《新青年·朋友》2017年第2期)
其他文献
想必您在当代传媒中见到如下词汇已是司空见惯:“艳照门”、“裸婚族”、“房奴”、“蜗居”、“钓鱼执法”、“偷菜”……  而对于下段文字中带引号和加数字序号的字词,恐怕要加必要的注解您才会理解:  我是一名“宅男”[1],这样的生活方式很“槑”[2],我的样子长得有点“囧”[3],偶尔出来“打酱油”[4],没事练练“叉腰肌”[5],平时只用“山寨”[6]货,你是不是被我“霹雳”[7]到了呢,是不是感觉
语言系统中的意识形态是指一个语言民族共享的假设、信仰和价值体系,反映了一个语言社会体察现实的角度,也不被察觉地影响了社会成员的思维模式。本文简要论证语言意识形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