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建议与思考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机械化是发展农业生产力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现代化农业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农业机械化发展正处于新的战略机遇期,农机化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在农机化发展理念,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发展模式等方面进一步加大理论探讨和实践力度,努力做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一、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机装备水平较低,结构性矛盾突出
  主要体现在:小农机制农机化发展我省的多数农村家庭都采用小型农机操作,不仅暴露出大机械和小地块生产方式的矛盾,而且成为我省农机化水平提高和规模化发展的障碍,同时大农机数量少,配套率低,科技含量不高,技术状态差这种现状亟待更新。在政府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引导下,农民购买农业机械呈现出了三多的显着特点,即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农具多,插秧机、收割机多,高质量、高性能机械多,农机装备结构日益优化。但从总体看,仍存在小型拖拉机多、高性能动力机械少,主机多、配套机具少,农机作业项目单一,缺少高性能复式作业机具,养殖业、林果业、经济作物和农产品加工等机械化程度较低。
  2.农业装备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研制能力落后于市场需求
  现有的农机企业生产规模较小,农机工业明显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大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等农机产品有效供给不足,而引进农业机械的地区适应性问题矛盾突出。少量农机工业产品由于技术含量低,存在质量和性能问题,主要体现在技术性障碍多,“瓶颈”环节的关键机具产品质量和可靠性较差。
  3.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长效发展机制不健全,服务水平跟不上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现有的农机服务组织多采取传统的管理模式,农机农田作业组织发展较快,但组织化程度低,管理散乱,具有现代经营意识和管理模式的经营性农机合作服务组织还处在起步阶段,农机大户联合形成的合作组织还比较少。
  造成上诉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民认识不高,投入力不足。由于更新大型农机具投入很大,农民家庭的购买力不足。并且农民对新技术,新机具往往要看到效益后才肯接受,从而造成新技术,新机具推广不快。二是农机利用机制问题。先进的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无用武之地,影响大型农业机械作用的发挥。三是农机科研、开发、制造能力弱,满足不了农业生产的需求。另外,由于在过去相当长时期国家对农民购买大型农机缺少资金支持、政府扶持,导致大型机具更新缓慢,家家户户争相购买经济使用的小型农机具。
  二、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建议与对策
  1.优化农业机械化区域布局,促进农业机械装备结构优化
  根据农业生产实际情况,以地貌形态、农业气候、土地利用结构、区域生产专业化为主要指标,依据发展农业的自然经济条件的相对类似性、现代化农业发展方向的相对一致性,坚持农业区划原则,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经济有效、保护环境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积极转变农业机械增长方式,坚持农机装备结构调整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以增量调整带动存量优化,以存量优化促进结构升级,走数量、质量和效益并重、协调发展的道路。坚持在发展中调整优化结构,在结构调整中保持快速发展。在确保农业机械总量稳步增长的前提下,着力调整大中型机械与小型机械、动力机械与配套机械、种植业机械与农村其他各业所需机械的比例。
  2.加快农机科技研究的步伐,促进新机具研发和推广,提高农机科技贡献率
  根据不同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需求,研究开发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采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和先进材料,提高农业机械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供系列化、标准化、多功能和质量优良、节约能源、价格合理的农业机械产品;要积极支持引进、利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关键零配件和技术;引导、支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自主选择具有先进性和地區适用性的农业机械,提高农机科技贡献率。
  3.依法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机制
  随着2004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进入法制化轨道,其核心是依法加大投入,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政府应协调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加强农机化的组织领导和宏观管理,加大执法力度,落实法定的各项制度和措施。市县两级财政都要不断加大对农业机械化基础建设的投入,逐步改善市级农机科研、基层农机推广、农机培训和安全监理的基础条件;像农业发展资金、扶贫和其他农业扶持资金一样,也应设立农机专项资金以扶持和鼓励发展农机科技示范大户、农机股份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农业机械服务组织。
  4.实施农民培训工程,提高农民群体科技素质
  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必须提高农民群体科技素质。实施农民培训工程是新技术、新机具推广的重要基础。政府职能部门要积极倡导涉农单位为农村、农业提供公益性服务,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群体科技素质,使他们能够尽快掌握新技术、新装备,为推进本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提供智力与技术支持。
  总之,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这项事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
其他文献
一、检修标准及要求  1.以CA1040底盘为例,转向器主要零件配合间隙如下表  2.齿条与齿扇之间啮合间隙必须合适,反映到方向盘上就是方向盘的自由行程(也叫做游动间隙)。一般要求方向自由转动量不超过10°~15°。  3.钢球与滚道间隙不得超过0.08mm。  二、检修  1.拆卸  (1)先放出润滑油。  (2)将方向盘转到居中,即将转向垂臂轴转到中间位置;拆下侧盖螺钉,用软质锤轻轻敲打转向垂
期刊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战略措施。发展现代农业,土地规模化是重要基础,农业机械化是重要支撑。规模化是机械化的前提,机械化是规模化的条件,二者相互制约,也相互促进。如何加快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以机械化促进土地规模经营,是农村发展的前途方向。  一、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的必要性和主要作用  首先,成立農机专业合作
期刊
83岁的林丛训患癌已有27年,但从外表丝毫看不出他曾在死亡线上挣扎过。相反,他比同龄的老人更显得年轻,有朝气。林丛训曾担任沈阳市癌症康复协会首任秘书长,在与癌症的长期斗争中,从精神方面到治疗方案,再到日常的饮食,他都总结出了一套经验。  不想在家里等死  1989年,在沈阳市小型压缩机厂任厂长的林丛训,正带着大伙儿努力工作,想将这个亏损严重的厂子扭亏为盈。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他出现了经常拉肚子的现象
期刊
螺栓是机械设备中的必不可少成员之一,起重机中起升机构的卷筒与减速机是通过螺栓把卷筒法兰与减速机连接起来的.连接螺栓承担把驱动装置的输出扭矩传递给卷筒,同时,卷筒上钢
本文对于吉林省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的可行性研究,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对于吉林省医疗保险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整合,根据吉林省目前发展现状,借鉴其他省份在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建设
中心镇是城乡之间联系的纽带.对于广大农民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农民来说,城市的距离比较远,门槛比较高,一步迈进城市有困难;而中心镇在就业门槛、经济成本、心理距离等方面都较
依旧是繁花盛开的时节,2011年5月10-12日,第三届“宗教对话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大学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兰州大学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办,香港文化更新研究中心、《兰
大数据时代,社会经济活动的开展需要大量数据的支持.国家利用统计数据实现战略调整,企业利用统计数据进行经济改革,个人利用统计模式做出就业选择.由此可见,研究大数据时代中
前不久看到一篇文章,揭露北方某省一些乡镇因为搞形式主义,在公路两侧修建“路边政绩”而遭批评,从图虚名始,以得实祸终的问题(见《人民日报》2004年7月12日4版).文章写的很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要带好一个班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有许多管理之术需要我们去探讨和实践.我没有像别的班主任那样有自己的带班“绝招”,我想起了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