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垃圾来捣乱

来源 :红领巾·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anz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地球上的人们因工厂垃圾、生活垃圾等环境问题烦心的时候,原本皓月当空、星光闪烁的太空也遇到了垃圾问题。要知道,清除太空垃圾可比清除地球上的垃圾要难得多。
  太空垃圾四处闯祸
  太空垃圾是人类在进行航天活动时遗弃在太空的各种物体和碎片,如“退休”的卫星,运载火箭散落的碎片,宇航员太空作业时留下的航天服、老虎钳、相机、螺母、螺丝刀等。这些东西就如人造卫星一般,按一定的轨道环绕着地球飞行,形成了一条条危险的垃圾带。
  据估计,目前在太空中漂浮的垃圾碎片,数量超过1亿块,总重量达几千吨,最大的碎片甚至有一辆公共汽车那么大。科学家曾经测算过,一块药片大小的太空垃圾就能把人造卫星撞成“残疾”,一块棒球大小的太空垃圾则可能直接撞碎航天器和卫星。这些太空垃圾惹出的祸事可不少呢。
  1965年
  1965年,美国宇航员爱德华在太空作业时,不小心遗失了一只手套,这只手套以时速近2.8万千米的速度在太空飞行。好在,这只“大杀伤力”的手套最终落入大气层,被烧毁了。
  1983年
  1983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太空与一块直径只有0.2毫米的涂料碎片相撞,导致舷窗损坏,只得提前返回地球。
  1986年
  1986年,“阿丽亚娜号”火箭进入轨道后不久便发生爆炸,形成了500多块10厘米大小的残骸和2 000多块小碎片。后来,这些密集的“垃圾炮弹”导致两颗卫星失灵。
  2007年
  2007年,国际空间站宇航员安德森在太空行走时,失手将一个电冰箱大小的有毒氨水罐抛入太空。幸运的是,16个月后,这个罐子坠入了茫茫大海,没有击中过往船只。
  2007年
  2007年,一块太空碎片在“奋进”号航天飞机的散热板上撞出一个洞。
  卫星轨道被垃圾占据
  现代人类的生活已离不开运行在地球上空的各类航天器,像手机通信、天气预报、导航系统等,都要依赖于天上的卫星。
  目前,正在地球上空运行的航天器多达6 500多个。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被送上太空的航天器将越来越多,随之产生的太空垃圾的数量也会增加,估計每年会增加2%~5%。按照这个速度计算,如果人类再不动手清理太空垃圾,卫星运行的轨道在300年后就可能被太空垃圾填满。到那时,别说再发射新卫星了,已经在轨道上运行的卫星都有可能全被太空垃圾给撞废掉。
  清理太空垃圾,人类在行动
  人类为了追求更加清洁、优美的生活环境,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治理地球上的垃圾等有害物质。同样的,人类为了航天事业的发展,也开始想办法来解决太空垃圾问题。
  “太空篱笆”——
  美国曾启用9个陆基雷达阵,组成“太空篱笆”,来监视太空垃圾碎片,目的是让航天飞机、空间站、卫星等对较大的垃圾碎片进行避让。
  机械“手臂”——
  瑞士航天中心研发出了一种仿生手臂,计划将其安装在“清洁空间一号”卫星上,来捕捉并回收太空垃圾。这个机械“手臂”的特点是超快——能在0.05秒内抓住各种不规则形状的目标。按照计划,“清洁空间一号”的发射时间是2018年。
  2016年12月,日本的科学家为一艘国际空间站的补给飞船装配了长达700米的电动“系链”,期望通过电磁效应来降低太空垃圾碎片的速度,从而让太空垃圾掉入大气层,然后燃烧,得以被销毁。
  不过,遗憾的是,2017年2月,这项旨在清理太空垃圾的实验性任务宣告失败。
  激光“射杀”——
  激光“射杀”——日本的科学家们提议为国际空间站安装一个激光系统,用于“射杀”太空垃圾。这个激光系统可利用空间站上的望远镜,搜寻和锁定100千米外的太空垃圾,并向其发射激光。强大的激光脉冲能够将太空垃圾推入地球大气层,让其在大气层中燃烧殆尽。
  事实上,要真正解决太空垃圾这一难题,不仅仅需要清除这些垃圾,还需要国际社会协同合作,制定统一的“太空交规”:比如,飞行器“退休”后,要尽量让其离开地球的轨道;要对已编号的太空垃圾碎片进行全程跟踪;在发射航天器的时候,应尽量少产生太空垃圾……
其他文献
来自银河系的信息  这是一个宁静的周一早上,我在房间里刚开始享用我的早餐牛角包,电视屏幕上就出现了计算机为我准备好的新闻提要……你们也知道,作为一位船长,我需要随时了解宇宙中正在发生的事情!  我逐一浏览《星际新闻》的标题。先是:法弗埃星火山爆发。接着是:多颗小行星从88532号星系移动到22398号星系。还有:在天蝎座附近有多艘小型宇宙飞船发生碰撞。最后一条:在球场星上举办的星际太空足球锦标赛将
狐狸总给人一种有点阴险、坏坏的感觉。可是,当你看到下面这组北极狐的照片,你还会用“阴险”这样的词来形容它们吗?  恐怕不行了吧。因为,此刻盘旋在你脑海里的,估计都是“可爱”“美丽”“优雅”这些词呢,也难怪它们一直被称为“雪地精灵”。  北极狐小档案  别名:白狐、蓝狐(“白狐”因通体雪白而得名,但不是所有的北极狐都是白色的,还有一些会略带蓝色,所以,也有人称它们为“蓝狐”。)  御寒绝技:武装到脚
每年的4月10日是“非洲環境保护日”。  非洲,一个拥有神奇的自然地貌和丰富物种的地方。  很多人以为它只有沙漠。  但其实,非洲位于赤道两侧的地区有茂密的原始森林;非洲的东部和南部有世界上最肥沃(wH)的大草原;这里的野生动物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都多,大猩猩、大象、犀(xU)牛、长颈鹿……  如果你觉得这些动物太普通,那我们就只有请出“三剑客”——“大嘴哥”“平头哥”“活力哥”登场了!
现在的导弹技术越来越先进,差不多是“指哪打哪”了。反舰导弹可以从舰艇、陆地或飞机上发射,命中100千米以外的目标。航母虽有防空武器,但也难以招架从多个方向发射的多种导弹的攻击。虽说航母可以躲开这些导弹的攻击,但是,航母飞行甲板的面积实在太大,而且启动、转弯、掉头所需的时间也较长,所以,它被对方的导弹击中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
关键词:课改;中考;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3-0007-03    九年级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最后一年,学生面临着中考的检验,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在九年级开化学,它又是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启蒙阶段,对这门学科的后续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08年度笔者共听课151节,切实感受到了新课程的实施给化学课堂教学带来的变化,同时也发
1984 年,我从淮安师范学校毕业,毅然放弃留校机会,来到偏远山区——江苏盱眙县王店初级中学任教。因教学业绩突出,得到同志们的认可和领导的肯定,1989 年8月起,我担任王店初级中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当时,我积极探索管理艺术,把目标管理、目标教学引入学校管理与教学中,以人为本,以情育人,使学校教育教学双丰收:多位学生在全国、省、市学科竞赛中获大奖,学生中考成绩一直稳定在全县前列,一半教师获得县以上
嗅嗅:集多种动物于一身  “神奇动物”中的“卖萌高手”绝对要数一出场就闯祸的嗅嗅。这个小家伙见到金币和珠宝就往自己口袋里塞。其实,嗅嗅并不是财迷,只是喜欢收集亮晶晶的东西而已……  乍一看,你是不是觉得它既像鼹鼠,又像鸭嘴兽呢?那么,嗅嗅到底是什么生物呢?我们就针对嗅嗅身上的特征—— 嘴巴、爪子、毛发和肚子上的小口袋—— 来分析分析。  也许有同学已经发现了,嗅嗅的嘴巴像极了鸭嘴兽的嘴巴。鸭嘴兽是
[摘要]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前提是保证不让一个教师掉队。日本和美国在处理掉队教师时都有一套完整的操作程序。我们的中小学在校本管理目标上,应该面向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校本培训内容上,应向掉队教师倾斜;在校本管理文化上,应巧用二八定律,以促进全体教师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校本管理;掉队教师;校本培训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09)03-003
北京市东城区关于尊重教育的研究已有20余年,2017年再次开题,体现了对该项研究的重视与深化。  尊重教育是我们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基本任务和促进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尊重,就是对对象的尊敬和重视。尊重的思想基础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对人的尊重,对个体的人和人所生活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尊重。  范曾先生曾经为杨振宁先生和陈省身先生画过一幅画,并在画上题诗一首,其中一句是“真情妙悟铸文章”。意为
摘要区域教研活动肩负促进一线教师专业成长和引领区域内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重任。本研究基于北京市通州区2198名中小学教师的问卷调查,从教研内容、过程和方法三方面分析中小学区域教研现状,明确区域教研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建议区域教研应基于教师需求,形成具有前沿引领与实践取向的教研内容,建立分层分类的教研供给机制,创新具有交互性与生成性的教研方法。  关键词区域教研;教研供给;教研需求;教师参与度;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