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萍的“苦”与“不苦”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d84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说起杨丽萍,都知道她是我国著名的舞蹈艺术家,她的《雀之灵》《孔雀公主》《两棵树》《云南映象》《云南的响声》等享誉世界,成为舞蹈经典之作,是中国第一个举办个人舞蹈晚会的舞蹈家。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杨丽萍成名背后所经历的辛苦,而她对自己的辛苦又另有一番认识。在一次电视采访节目中,杨丽萍为观众展示了她独特的辛苦观。
  杨丽萍的童年是在山村度过的,从小她父母离异,作为家中长女的杨丽萍,开始承担很多家务活儿,还帮大人做繁重的农活儿,放牛、上山打柴、采茶、插秧、捡麦穗、舂年糕、织布,几乎所有的农活儿,童年的杨丽萍都做过。听杨丽萍微笑地谈起童年,主持人诧异地瞪大了眼睛,她不敢相信,眼前这个美丽瘦削的舞蹈家,童年时还做过这么多农活儿。主持人问杨丽萍,那么小,就做这些农活儿,一定觉得很苦吧?杨丽萍笑着回答,不苦啊,这是生活需要啊,认识到这一点,就一点也不觉得苦了。比如你上山打柴,想到将柴打回家,就可以把饭做熟,你就会很快乐的。
  上世纪70年代,杨丽萍被招入一家歌舞团,成了一名舞蹈演员,开始了她美丽的舞蹈事业。从小没有经过任何正规训练的杨丽萍,面临一个严峻的挑战,她的舞蹈基础很薄弱,而一个舞蹈演员,需要身体的软度,压腿、练把杆,这都是最基础,也是最艰苦的训练。杨丽萍每天堅持练功到深夜。当时,生活条件很差,每个月只有7元钱伙食补助,经常吃水煮白菜,上面浮着几滴油星。主持人问杨丽萍,生活条件那么差,练功又那么累,一定觉得很苦吧?杨丽萍笑着回答说,不苦啊,你所做的事情,都是你喜欢做的,是为你的舞蹈事业打基础,这是一个美好的过程,怎么能叫苦呢?
  为了原生态歌舞《藏谜》的创作,杨丽萍带着她的舞蹈演员们,整整磨合排练了一年,在成都,她们终于第一次将这台大型歌舞搬上舞台。到达成都后,距离正式演出只有一个星期了,而节目的整合和走台还没有完成,时间太紧了。为了不让期待已久的观众失望,杨丽萍和她的舞蹈演员们抓紧时间进行走台练习,整整一个星期,杨丽萍全身心地投入最后的排练,每天只睡一两个小时。听到这里,主持人忍不住又问她,每天只睡一两个小时啊,那段日子一定很苦吧?杨丽萍笑着回答,不苦啊,这都是为了自己的作品嘛,你看到了这个事实真相,就不觉得它是一件苦差事了……
  主持人三问苦不苦,杨丽萍都说不苦,并且给出的理由各不相同,但实质都是一样,那就是苦的背后有自己明确的目标。上山砍柴不苦,是因为可以把饭做熟;练功不苦,那是为事业打基础;每天只睡一个小时不苦,那是成功前夜的付出。这些认识足见杨丽萍是一个头脑清醒的人,一个目光长远的人,一个理智又富有激情的人。
  杨丽萍的苦是实在的、有目共睹的,也是她切身体会的;她的不苦是观念中的、经过升华的,也是被自己的意志改变了的。她将苦差事转变成不苦的经历,是源于她认清了事情的面目,要想成功,就必须辛苦,辛苦过后,才能享受成功的喜悦。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实则融入了大胸怀大智慧,令人钦佩。
  (编辑 欣然)
其他文献
目的:静钻根植竹节桩是一种由预制桩和水泥土组成的组合桩基,其桩身具有预制桩-水泥土和水泥土-桩周土体两个接触面。本文以桩土接触面剪切试验、模型试验和现场试验数据为基
将《红楼梦》现成材料变通于“面具”话题作文,行文丝丝入扣。此文材料还可变格用于“善与恶”话题作文:将总起句“园中人悲喜离散,不过缘于一面具耳”变更为“园中人悲喜离
叶青(江西省文联主席,著名评论家):胡辛教授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她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为我们江西文坛不断地带来惊喜,带来荣誉。她的创作,有38本之多,真可以叫做著作等身。
1概述PSKD20/PSKD30型固定式消防炮(见图1)主要部件采用不锈钢材料制造,炮头部分采用压铸铝合金材料制造并经过电泳防腐蚀处理,水炮回转机构和炮头俯仰机构采用蜗轮蜗杆传动
为加强农机监理工作规范化建设,确保文明执法、公正执法,牟平区农机部门在监理稽查工作中实行“五个一”工作制,即:“打一个敬礼,给一声问候,送一张农机法规明白纸,进行一番
长期以来人们对《老子》经义存在着严重曲解。只有以《老子》的经文校笺为基础 ,对《老子》经义重新阐释 ,才能真正把握《老子》一书的思想主旨 For a long time people hav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就绿色建筑建设这一方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政策,标志着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进入一个成熟阶段。建筑材料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物质基础,建筑建设理
儒家伦理精神是传统社会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它虽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却包含许多超越时空的合理成份。在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文化时,应当珍惜这份珍贵的
“首届民族文学研究博士后论坛(2014·北京)”于2014年9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该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主办,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承办。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