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课堂小组展示技巧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olew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小组课堂展示指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对导学案的内容进行深入探究,并将自己或本组的探究结果用简洁生动的方式展示出来,从而检验其自学的效果。分组教学中小组课堂展示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高潮所在。它是对教师课堂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备课是否充分,学生是否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和课堂教学效果的集中检测。是一个知识输入和输出的过程,课堂展示环节能否能掀起高潮,学生能否享受到学习的快乐,课堂展示方式至关重要。
  课堂展示方式决定于诸多因素,归纳起来有三种。(1)学生的能力,知识储备和爱好。(2)周围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比如:我们这里是山区,没有海滩,没有公共车,没有bus stop,没有博物馆,没有敬老院等设施,展示课的内容和形式会受限;(3)所授课程的内容及课型。新人教版教材每个章节分为Section A,Section B,Self Check三部分。Section A中,1a-2d部分为新语言项目的展示,以听说为主,此部分称作新授课。3a-3c是语法内容和练习。Section B中,1a-1d部分为新语言项目的拓展和提升。2a-2c部分为阅读理解。Self Check部分为复习课。
  针对以上三种因素课堂展示方式大致分为口头对话展示,讨论结果汇报展示,书面展示三种形式,三种形式不一定与课型一一对应,可灵活应用,有时可穿插使用。(1)新授课以听说为主,口头展示较为常用,口头语言简短,灵活,生活化,易于展示,形式灵活,表达内容丰富,容量大,易于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2)语法课常用讨论归纳法,其中有质疑的问题,有一些有共性的问题需要点拨,常用组内小讨论,班级大讨论,教师进行点拨,并补充与此内容相关的和常用的用法。比如:讲be动词的过去式的用法时,必须提到There be句型的过去时态,两个例句即可。There is a big supermarket here now. But there is a big factory ten years ago;(3)阅读课的展示,可根据课文内容设计成表格,组长组织组员准确捕捉课文信息,跟其它组进行交流讨论,教师给予指导之后,再利用表中信息尝试复述课文,既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可以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口头语言组织能力,还可以应对试卷上的某些材料作文,如根据表格信息按要求写作文;有针对性地进行书面写作的训练,检查书写格式和书写质量;(4)复习课常用Brian storm的方式进行展示。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如何激发学生展示的积极性呢?如何让各层次学生都参与展示呢?
  分组教学从形式上奠定了基础,有形式才有内容。学习小组是根据学生的能力,爱好,性格特点分在一起的,有一位能力比较强的组长组织讨论,或组织学生做好充分练习;科学的分组评价策略会激发学生展示的积极性;展示设计要有层次感,有挑战性,有适当的拓展和延伸;小组学习开始时,教师要到学生中间去,认真倾听并加以引导。这样才能调动各个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让各层次学生参与展示享受学习的快乐。
  下面以“Role-play conversation”的展示为例,说说展示课的设计及课堂教学。第一步:展示前小组自学,听录音解决单词读音及语音语调问题,小组内阅读对话,解决翻译的问题并熟悉生词,先由组长组织阅读,解决组员提出的问题,如果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其他组的同学帮助解决,如果再有疑问,老师帮助点拨,并给予准确的解释,不能似是而非;第二步,教师和一位口语较好的同学进行对话(在语音语调方面起到示范作用);第三步,各组抢先展示,其它同学仔细聆听。若能听出语音有问题的地方,给本组加分。(一方面,让学生投入其中,不至于看热闹,另一方面有利于控制课堂。)如果展示的同学是C层的同学,会给本组加两分,而A层同学只能加一分或不得分,为了得分,A层的同学会去教C层的同学朗读,教学相长,互相提高。第四步,听了三四遍展示朗读之后,请一位不看书就能朗读的同学起来,然后给30秒时间,看是否有同学挑战,迎战双方酌情加2分3分不等,就像打擂台一样,依次挑战。这时候应是课堂的高潮。(如果没人迎战,可让这位同学背诵一遍对话。)这给了能力较强的学生一个挑战,会让强者更强。
  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和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为了在展示环节掀起高潮,教师要发挥教师组织者,引导者,管理者的作用。下发学案之后不能站在讲台上等待。小组学习开始前,教师要明确任务,指令要清晰。小组学习开始后,教师应该到学生中去,认真倾听观察,及时纠正其发音,肯定新颖的和学以致用的观点,并给予指导性的意见,或给予词汇方面的帮助。如果遇到没有同伴的同学,可与他/她结对做对话,甚至有的组没理解教师的意图,茫然不知所措,教师应及时给予帮助。这样在展示时教师才能做到心中有数,知道那些有必要展示,那些没必要展示。最大限度展示出有价值的东西,使展示更精彩,更有启发性。展示是提升,绝不是重复讲解或统一答案。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并进行追问,希望有课堂生成,展示应有适当的拓展和延伸。比如,以七年级下册Unit5-Section A-2d为例,Role-play conversation的展示结束后,可以追问,Do you have a pat? Do you want to have a pat? Do you like it? Why?这样的追问,会让学生将学习任务延伸到课外,进一步激发兴趣。
其他文献
(重庆工商大学体育学院,重庆 400067)    摘 要: 运动技能的内隐学习在现象学上主要表现为自动性、强健性和抗干扰性等特征。以基 底神经节、联合区、额叶、海马等部位所组成的自动加工域可能是其产生的生理基础,对人 感宫接受的信息以无意识的形式被阈下知觉所“凝聚和沉淀"是其产生的心理机制。内隐学 习在外显学习系统机能产生之前就已存在,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关键词:运动技能;内隐学习;外技学习;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国运动员在23届至29届奥运会中各项群项 目的表现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认为:中国竞技体育项群项目中,技能类项目中的难美、准确 性、隔网对抗性项目,及体能快速力量项群中的举重、110 m栏项目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 有较大的优势;技能类格斗对抗性项目有较大的进步;田径、游泳、划船项目有一些突破, 但绝大多数体能项目仍毫无起色,成为拖累中国走向世界体育
(太原理工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摘 要: 作为《“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计划》重要内容之一的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按 照国际奥委会及《奥林匹克宪章》的要求,在中国,尤其是北京青少年中普及奥林匹克知识 ,传播奥林匹克主义;并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以实践诠释奥林匹克运动。试图通过对示范校 的奥林匹克教育活动进行归纳,分析其缘由,寻找其价值,探索北京奥林匹克教育对中国基 础教育改革的
研究了射流抛光材料去除面形不呈理想的对称形和重复抛光材料去除量的波动不稳性,分析认为射流抛光过程稳定性和误差因素会影响材料去除的不稳定性。分析了射流系统的误差影
摘 要: 对2008年奥运会男子体操团体决赛前六名成绩展开纵横、总分、内外层系的论析, 归纳出同类国际高水平男子体操团体决赛的综合竞技表现上所映现出的竞赛战术制胜特征, 包括:选手年龄分布特征、项数参与布局特征、单项排名布局特征、单项得分因子特征。以 期为我男团全面积极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提供参考。  关键词:男子体操;团体决赛;战术;制胜特征  中图分类号:G832.019文献标识码:A文章
(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北京 100009)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以中小学生对于体育课的认识为 切入点,对中瑞两国体育教学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中国和瑞典在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教学内容、组织形式、考核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通过比较研究,对 我国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体育教学;中国;瑞典;学生;比较  中图分类号:
(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浙江 杭州 310036)  摘 要: 基于Judge,Bono,Erez & Locke(2005)的核心自我评价模型和目标自我和谐模型 ,构建了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假设模型,并以265名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为被 试,采用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 普通高校体育教师 职业认同是由情感认同、持续认同和规范认同构成的三维结构;2) 核心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