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魅力

来源 :河南教育·高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素质修养,帮助他们锻炼健康体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促使学子们走下虚拟的网络,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此外,学校还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学生们创新创业积极性,锻炼他们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积极向上的进取之心。于是,我们邀请了该院四位在校大学生,请他们谈谈素质教育的影响与感受。
  袁利丰(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学校开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原理等课程,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我们的头脑,引导、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此同时,学校还深入开展中国历史教育,基本国情、形势政策教育以及科学发展观教育等,使我们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坚定我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信念。
  郝晓雅(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学校开展了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加强我们的身心素质教育,使我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完善健全的人格;为我们提供了心理咨询服务,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广泛深入地开展谈心活动,通过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心声,帮助我们解决各种心理疑难问题,消除了各种心理障碍;有针对性地帮助我们处理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增强了我们对大学生活的认识与了解,提升了我们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
  王秀丽(管理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素质教育使我挣脱应付性学习的“枷锁”,走向全面健康发展。学校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创新实施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树立新的教学观、学生观,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分制、主辅修制、弹性学制等教学制度不断完善。因此,我们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性。这有利于我们的个性发展,同时激发我们的创新意识,发挥我们的创造潜质,使我们“各取所长,各扬其长”。此外,校企合作,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激发了我们自主学习的热情,使我们乐在其中,动力十足。如今,我深刻地感受到,学习不再是为应付考试,而是在为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和伟大的中国梦刻苦攻读。
  王义凯(建筑工程学院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素质教育提升了我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院依托班级、社团等组织,积极开展各种与专业相关的素质教育活动,搭建起大学生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平台。而加强班级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活动,进一步发挥了班集体在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方面的职能。学校还为学生社团聘请了指导老师,加强对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支持和引导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活动,为我们提供展示才华、锻炼才能的机会。
  袁利丰:诚信教育和法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认真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并组织我们参加志愿活动、素拓活动、法制教育讲座等,促使我们自觉履行公民的权利与义务,遵纪守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正当权益并与违法犯罪做斗争。在实践中教育、培养我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良好品质。学校坚持知行统一,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让我们在这些实践活动中亲力亲为,从身边事情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郝晓雅:校园文化作为校园的精髓和灵魂,是学校的凝聚力之所在。为了丰富校园文化,体现办学特色,学校经常举行了演讲比赛、辩论赛、主持人大赛、大学生学业规划大赛等,营造出规范、有序、文明的校园生活、学习环境。通过参与比赛,强化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了我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青春风采。
  王秀丽:学校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推进创业孵化园建设,扩大我们的就业领域,增强我们的就业能力。激发我们创新意识,发挥我们的创造潜质,满足我们的成长成才需要。比如,管理学院修建了物流管理实践中心和酒店管理模拟训练室,并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校企合作,在培养我们的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鼓励我们创业,加强对我们创新、创业的指导和扶持,为我们创新,创业搭建更好的平台。
  王义凯:“五个一”工程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大特色,即“每学期读一本好书;每个月给学校提一条合理化建议;每周给爸妈打一个电话;每天锻炼一小时;天天学雷锋,每天做一件好事”。通过读书活动,创建书香校园,树立优良学风;通过提合理化建议,锻炼我们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给亲人打电话,培养学生的感恩思想;通过每天锻炼一小时活动,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通过天天学雷锋活动,增强我们学生学习雷锋的意识,激发我们学习雷锋的热情,提升了我们的思想境界。
  责编:秋山
其他文献
高校去行政化的路还有多远——从取消北京大学校长的行政级别说起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在接受记者访问时表示,如果能够把高校行政级别去掉这是最好的。他说:“如果真去掉了,那对去行政化肯定有好处。”  对此,有媒体在进行传播和解读时,称“北京大学校长建议取消自己级别”。无独有偶,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北京大学前校长周其凤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支持取消高校行政级别,我自
期刊
获得感  “获得感”本表示获取某种利益后所产生的满足感。“获得感”一词由此迅速流行,是因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讲到这句话,且使用范围出现固化趋势,多用以指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的幸福感。  熔断机制  熔断机制,就是在期货交易中,当价格波幅触及所规定的点数时交易随之停止一段时间,或交易可以继续进行,但价幅不能超过规定点数之外的一种交易制度。设置熔断机制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交
期刊
——作为官媒的最典型代表,  《人民日报》有其特殊的地位,对很多高校来说,被《人民日报》报道是一件不小的事情。在2015年《人民日报》的报道中,清华大学被报道了490次,北京大学被报道了474次,中国人民大学被报道了361次,前三甲被《人民日报》报道的次数遥遥领先于其他高校,其他高校没有一所被报道次数超过160次。而在2014年《人民日报》报道最多的高校中,前三甲也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人民大学。
期刊
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正从我国矿业安全生产的现实需求出发,创新科研管理模式,提升科研水平;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为开创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建设新局面、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为站在呵护煤矿生产安全最前沿的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一直把保障国家煤炭生产安全、服务经济社会建设作为自己的责任与使命,长期致力于煤矿安全问题系统研究,取
期刊
河南农业大学兽医学学科在引领行业科技进步、行业急需人才的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始终坚持“河南急需、国内一流”的发展目标建立学科、培养人才。  河南农业大学兽医学科建立于1927年,经过长期积淀,1985年为硕士授权点,2003年为博士授权点,2008年为国家一类特色专业,2013年为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4年,中国校友会中国大学兽医学科排名第六,系四星
期刊
河南大学生物学科聚集培养了包括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一支优秀的科技创新团队,取得了突出成绩,构建了先进的研究技术平台,创建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河南大学生物学科始创于1923年,曾先后于1950年和1962年两次中断。1987年重建并开始招生。经过20余年的艰苦创业,在极其困难条件下,本学科从零起步,聚集培养了包括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
期刊
“绘画就是要画那些眼睛看不到的东西,用视觉表现非视觉,让看到的人能够从画中看到‘画外’的东西。”  曲红升自幼爱画画,自河南大学油画专业毕业后一直在尝试不同的画种。除了油画和水彩画,他还曾赴日本学习动漫,“因为每个画种都很有魅力,我想多尝试—下”,曲红升说。  油画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画面表现力让曲红升为之痴迷,水彩画在意境营造与情感表达上的优势也让他爱不释手。在发现水彩画在艺术语言上有流畅明快、清
期刊
对于打院长耳光的青年教师,当然需要依法追究责任,但这不能以简单的师德问题来掩盖。大学必须思考:是什么让教是斯文扫地、让大学斯文扫地?要采取实际行动来推进大学学术自治、教授治校,以此拯救大学的社会形象。  近日,一则“甘阳遭该校‘青椒’掌掴”的消息在网上流传。消息称,2016年1月7日,中山大学博雅学院的年度教职工会议现场,院长甘阳被“该院一名青年教师”打了几记耳光。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官方网站披露
期刊
学科建设是一盘棋,必须要有通盘考虑的战略眼光。学科发展的布局就是在学科发展道路上,要优先发展那些与国家、地方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形成重点学科,再带动一批相互交叉渗透的学科群的发展,从而提高学校知名度。  近年,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按照“差异化竞争”发展战略思路,通过凝练学科方向、会聚培养高层次人才、构建高端平台、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强力推进化学优势学科建设,开创了喜
期刊
安阳师范学院软件学院以软件工程优势学科为基础,以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为重点,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为引导,努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和专业实践教学之中,强化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通过实现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一体化、实习实训一体化、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一体化,来提升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就业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潜力。  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