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赏识教育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gl3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学科的特殊性常常会让数学教师认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教师的职责就是把知识点讲清楚,让学生多做练习,掌握数学知识和能力,考试时得高分。美国心理学家丝雷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在教学活动中,采用赏识教育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一、数学教学中赏识教育的必要性
  数学课程由于其独特的知识体系,又稍显枯燥,多数学生普遍感到数学课不好学,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甚至失去学习信心,考试成绩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少去批评学生做的不好,而是尽可能地肯定他们已取得的成绩,挖掘他们在学习中的“闪光点”,暗示他们都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学好数学课,从而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克服畏难情绪,培养出学习的乐趣与激情。
  二、数学教学中赏识教育的方法
  1.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学习氛围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表演者”或主角,他们拥有课堂话语权。但作为教学的另一方面——学生,他们认为参与课堂教学的感觉是非常幸福的。赏识你的学生,教师只有发自内心地去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使学生真正地感到老师是可亲可敬、平等待人的,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师生才会和谐相处,其乐融融,才会有一个宽松、舒适、和谐的数学课堂学习氛围,才会激起学生一种积极向上,愉快的情绪与心境。这样的氛围使师生感到教与学是一种乐趣。一个问题只要学生能说出正确的理由,教师都要鼓励学生,把他们的想法写在黑板上,让大家一起讨论,一起选择,让学生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师生平等,让课堂民主,这种和谐融洽的课堂学习氛围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2.赏识教育过程分层次要求,根据学生成绩的差别,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回答一些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
  比如一节数学课上一些基本概念,直接应用本节课知识这类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选择学习基础较差一些的学生回答。而数学知识综合应用这类较难的问题,则可以让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回答。回答正确的,要毫不吝啬地予以当堂表扬;回答不正确的,也不批评,而是引导其认真分析错误出现的原因,并对其勇于回答问题的表现进行表扬。在提问时,还注意语气亲切,表扬诚恳,发自内心,使学生感到教师是真诚地关心他们。提问的难度也是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以学生通过思考能回答为宜,使他们既不觉得老师是特意挑选容易的問题让他们回答,又使他们通过回答提问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增强自信,更进一步地爱上数学课。
  3.赏识教育应注意场合,坚持长期跟踪
  表扬的场合很重要,学校集体大会上的表扬往往会使学生记一辈子,在学生最敬重的人面前表扬更能激励他们……取得成绩时夸几句谁都能接受。除了公开、共同表扬外,还可以和学生面对面交流,用一些事例去启发、引导他们。老师表扬、提要求时应诚恳,造成与学生心有灵犀的感觉最妙。“今天知道了,明天又忘了,后天再犯错”是初中生的特点,我们应该有相当的耐心,坚持对学生的长期关注、分阶段推进跟踪,特别是“问题学生”,才会取得更大的效果。
  三、“赏识”也要批评
  一位伟人曾经说过,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还应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可见,表扬和批评缺一不可。一味批评,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过多表扬,又会使学生过分“沉于安乐”而乐不思“学”。针对现在某些老师乱用所谓“成功教育”的现象,数学教师应珍惜自己的表扬,表扬过于廉价的话,将失去它的意义。怎样使好“表扬”和“批评”这柄教育的双刃剑呢?日本的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七分鼓励三分法”。当然,在以表扬为主的同时,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事情,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模式化。灵活运用表扬和批评,使其更好地为数学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总之,赏识教学,是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教育,是科学的教学。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因而,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只有用“赏识教学”这把钥匙,才能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帮助他们从失败中找回自信和发展,重建精神世界的大厦。
  赏识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迎合学生,而是不断地唤醒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他们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树立信心,尤其是在学生智慧的火花闪现时,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但鼓励赞赏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发挥“赏识教育”的作用。
  (作者单位 河南省信阳市一中)
其他文献
“真心、爱心都是平常心”,这句话是不久前中央台主持人海霞对一个新闻事件所做的评论的最后一句话。那是一起针扎事件,发生在2009年10月,浙江某幼儿园的老师扎了一名5岁幼儿手背20多针,只因其将衣服甩到了其他同学身上。主持人海霞在发表了一番自己的观点后,用一句“真心、爱心都是一颗平常心”做了总结。  这个事件,只能反映一个事情,就是老师责任心的下降。  全社会都在说老师的责任心下降,老师,却感到很委
摘 要: 中职学校不同于高中学校。首先,没有升学压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普遍较低;其次,中职学校的学生文化课基础较差,基本素质不太高。这就给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本文切合中职学校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就如何做好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工作,使学生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既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又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作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 中职学校 班主任工作 班级管理    中职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通过数字化技术,将各种媒体所记载和表达的信息融为一体,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方法的运用,课堂教学结构和过程的优化等各方面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高中政治课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  1.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体主动性、参与性  传统的教学法手段虽然也可以发挥学生的参与性,但其力量就显得比较单薄,对学生感官刺激比
如何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是老师们在课堂上面临的重大问题。语文课堂的结构不能如“八股文”,分成几个板块,看似严谨,实则呆板,缺少了变化,没有了生气。  语文教学中,怎样设计问题是一门艺术。巧妙的课堂提问,不仅能使学生轻松地把握一堂课的重点、难点,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
一、成人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1.课程建设的重要性是由成人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类型所决定的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生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对不断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成人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为主。  2.课程建设的重要性还在于成人教育的人才观  成人教育要在保证基础理论含量够用
新中国刚成立时,我国的体育事业处于萌芽状态,因此谈不上体育科研。时间过去了10年,我国体育科研开始起步,但那时仅有20余人,设备简陋,条件艰苦;而40年后的今天,我国体育科研队伍已发展到1100余人,并正逐步朝着集约化、产业化的方向迈进,初步形成了科研、人才、市场三大网络。  1958年9月,周恩来总理和当时的国家体委主任贺龙元帅亲自点将,从志愿军队伍和北京体育大学中选拔了近20人,汇同一批归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