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cheng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根据心内科患者特点,寻求规避和化解护理风险策略,以提高护理质量。意义:通过护理风险识别,确定做好健康宣教、科学规范管理、提高护理技能、强化职业意识等风险防范对策,使护理风险发生率降至最低。
  【关键词】风险管理;心内科;护理工作;应用
  【中图分类号】R15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1-0081-02
  
  风险管理是一个管理程序,在医学实践中是指对现有的和潜在的医疗风险的识别、评价及处理,以减少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1]。引申到心内科护理工作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立可靠的管理系统;二是有效地进行风险控制。心脏病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全世界大约30%的人口死亡是因心脏病引起的,全球每年死于心脏病的人约为1500万。心内科的患者有起病急骤、病情变化快、且患者年龄偏高等特点,在护理安全上存在着风险因素。寻求规避和化解护理风险的策略,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是本文所探讨的内容。
  1 护理风险识别
  1.1 因疾病引起的风险因素 心内科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容易被忽视,一旦发病,起病急骤,容易错过最佳的治疗期。如:一些年轻人对出现胸闷、心慌等症状不是很重视,往往认为没什么关系,忍一忍就过去了。正是这些想法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有些患者猝死而亡。
  1.2 因业务水平低造成的风险 不同的专科护理具有其特殊性。由于临床护士大多年资低、专科知识及经验缺乏,专科技术操作不熟练,就会产生技术风险。如急性心梗患者出现大便干燥主诉,护士在监护过程中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对患者大便干燥容易造成的危重病情不了解或了解的不够,因护理指导不到位而造成患者猝死。
  1.3 因用药引起的风险因素 据报道,60 岁以上患者出现用药不良反应为其他年龄组的2.5 倍[2]。心内科患者老年人占多数,由于生理病理因素的影响,往往“服药能力下降”,容易发生错服、漏服、多服等现象。
  1.4 因缺乏有效沟通造成的风险因素 暴喜易怒是心脏病的诱发因素。人的情绪一旦紧张、激动,会使得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增加,结果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亦明显增加,加重冠心病、心衰患者的病情。更严重的是,这些变化有时会导致致死性的心律失常,引起心脏骤停。护士因护理工作繁重,不能有效倾听或态度欠佳,极易引起患者不满,造成护患关系紧张,诱发或加重患者病情。 
  2 防范对策
  2.1 做好健康宣教:患者入院后,要重视健康宣教工作,包括对患者进行饮食、情绪控制、适当活动量、容易忽视的体表征兆等知识的宣教。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护士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及时发现隐患苗头,及时与医生沟通, 做到早预防、早治疗。另外,应将宣教工作入社区、入户。各级医院应根据周边辐射能力,由医护组成宣教小组,定期和不定期地入社区、入户做好居民的健康普及教育,使居民掌握疾病的诱因、症状及紧急急救措施,做到正确判断、提早预防、争取抢救时间,提高生命质量。
  2.2 科学规范管理:加强制度化建设,逐步完善并细化各项奖惩制度,做到不吝奖、不避罚,用制度规范管理,用管理规范行为。在护理实际工作中,强调“慎独”精神,教育各级人员珍视生命,坚持原则,明确自己的职责,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汇报、请教。对于工作中出现的失误,不论问题大小都要及时汇报,不可隐瞒情节或自作主张处理,以赢得补救的时间或措施。护士长、科护士长、护理部等各级管理人员要善于总结工作中发生的工作失误、差错,哪怕是小失误、小差错,不护短,召集不同范围的人员定期总结反馈,达到警示他人,告诫当事人的目的。另外要合理安排人力资源,新老搭配排班。强调团队精神,及时查缺补漏,将不可预见风险发生率降到最低。
  2.3 提高护理技能: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请资质深的老护士每周至少一次向新护士传授经验,对日常护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差错或容易忽视的问题进行总结性地指导。组织全科护士针对现有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分析和讨论,剖析护理存在的风险因素,充分利用预见性护理程序,找出相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院科两级组织的小讲座和指令性培训交替进行,严肃考核。每年医院组织三基培训至少两次。可以通过竞赛的方式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使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护士脱颖而出,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培训,减少护士流动性,充分利用各级各类检查、评比等契机,完善护理管理,强化护理技能。
  2.4 强化职业意识:低年资的护士以夯实基础为目标,高年资的护士由继续教育向职业发展过渡。强化职业意识、强调以人为本,对患者给予充分的人文关怀,将职业意识逐步渗透到行为方式中。将沟通技巧及礼仪知识培训纳入岗前培训内容,岗上的护士也要定期参加有关方面的知识培训。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需要耐心和倾听。如增加巡视病房次数,及时了解患者的想法和要求并尽量帮助解决;要学会“察言观色”,对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了解,有针对性地开导等,使护患关系发展进入良性轨道。
  参考文献
  [1]张红霞1 白如雪2 孙青娟2基层医学论坛2010 年第14 卷1 月中旬刊
  [2] 卢昌懿.风险管理在老年病房护理安全的应用[J]. 护理管理杂志2007,7(2):55
  作者单位:163000 哈医大附属第五医院;大庆市人民医院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总结交流普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普外科1500例历史病例的护理情况。结果:普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较为复杂繁琐,术后疼痛及相关的不适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与术后恢复。结论:根据普外科手术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增加护患沟通,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有利于患者康复。   【关键词】 普外科;手术患者;护理经验  【中图分类号】R542【文献标识码】A【文
期刊
【关键词】神经外科;座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1-0093-01    坐位术式在1913年由Demurral首先引入神经外[1],科神经外科采取坐位手术,多用于后颅凹及小脑、颈椎等部位的病变,优点是手术视野暴露好,利于静脉回流及脑脊液的引流,从而减少出血、降低颅内压,相应缩短手术时间等。如小脑桥脑角肿瘤、第四脑室肿瘤等,这就要
期刊
【摘要】视网膜母细膜瘤(Ritinoblastoma)的是一种起源于视网膜胚胎性核层细胞的恶性肿瘤,易发生转移,危及生命。视网膜母细膜瘤以婴幼儿占大多数,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偶见于成人。确切原因不明,6%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94%为散发病例。其中25%为遗传突变。常见的首发症状是“白瞳症”,瞳孔区有白色反光,俗称“猫眼”[1]。2009年1月,我院收治1例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患儿,由于发现早通过手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脑外科常见引流管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引流管安全、有效、可行的护理措施。结果:正确标准的引流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和保证。结论:维持有效的引流、严格控制引流量、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感染以及细致认真的临床观察可减少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神经外科;引流管;护理经验  【中图分类号】R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1-0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的护理。方法:手术当日行膀胱冲洗至澄清,术后当天暂不翻身,防止继发性出血和感染,做好留置尿管的护理。结果:本组术后当日膀胱冲洗液澄清,术后2~3天拔除三腔Fioey尿管,患者自排尿45例,术后1~2周内有10例出现尿频,尿急,终末血尿,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只有1例术后第13天发生继发性出血,即重插三腔Fioey尿管,继续冲洗膀胱,抗炎,止血等,症状均消失,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脑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8年2月至2010年7月间收治的85例经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重症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38例完全康复,43例遗留神经功能障碍,4例死亡。结论:通过全面、科学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重症脑出血;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396【文献标识码
期刊
2010年1月马晓伟副部长在全国护理工作会议上指出:应动员全国医疗系统积极行动起来,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全面加强护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让病人满意、社会满意。近年来,临床普遍强调专科护理和“高精尖”技术的护理配合,轻视基础护理,简化基础护理、依赖家属和护工从事基础护理的现象比较普遍,不仅为护理安全埋下了隐患,影响了人民群众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也制约了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1]。为了深
期刊
为解决早孕人工流产疼痛问题和减少人工流产术并发症的发生,我院采用丙泊酚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取得优良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孕6~10周内自愿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进行无痛人流术100例,年龄19~45岁,平均年龄29岁,所有患者无心、肺疾患及其他疾患,无药物过敏史、无用药禁忌症、无术前用药,身体状况良好。做好血常规、尿常规、白带常规、B超等检查。严格掌握无痛人流手术的适
期刊
【摘要】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25例脑积水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的早期护理干预。结论护士对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出现颅内压改变,分流管皮下积液,消化道症状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及早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同时保护好切口,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关键词】 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并发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3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
期刊
【摘要】糖尿病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常见的代谢性疾病。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最新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约3.6%,到2010年中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将达到14%;糖耐量减退者约2.5%;1型糖尿病患病率为0.9/100000[1]。随着糖尿病病人的增多,糖尿病病人的心理社会问题将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