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护理创优为先导,促进整体护理深入发展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t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1月马晓伟副部长在全国护理工作会议上指出:应动员全国医疗系统积极行动起来,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全面加强护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让病人满意、社会满意。近年来,临床普遍强调专科护理和“高精尖”技术的护理配合,轻视基础护理,简化基础护理、依赖家属和护工从事基础护理的现象比较普遍,不仅为护理安全埋下了隐患,影响了人民群众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也制约了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1]。为了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马晓伟副部长讲话和卫生部加强临床护理工作要求,我们把以创优为先导,深化整体化护理内涵,提升专业服务形象作为切入点,促进医患和谐,保障医疗安全,促进护理事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2010年3月以来我院选定原整体化护理模式病区、临床路径试点病区骨外科、内分泌两个科室为优质护理试点病区,通过近一年开拓性工作赢得了广大患者及家属的好评,收到患者送的多面锦旗,表扬信、花篮数不胜数,病人满意度为99%;新闻媒体给予多方面的报道,许多病人慕名而来,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于今年10月成功举办了省继续教育项目《优质护理与临床路径》学习班,获得了各界人士的好评。更重要的是,我们护理人员专业价值感得到了升华,护理专业得到了发展,我们的体会是:
  1 领导重视与支持是开展优质护理深化整体护理的重要保证
  我院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开展优质护理使整体化护理深入持久发展符合病人利益,并发展了护理专业,因此从人、财、物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如:人员调配按科室需要给予积极支持,使之床护比、人员职称结构合理。重视观念的转变和业务能力培养,先后派护理院长、护理部主任、试点病区护士长,责任护士到北京、天津、江苏、山东等地参加优质护理与护理临床路径培训班。转变观念、统一行动。同时“优质护理服务工程”是一项涉及医院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举全院之力才能办好[2]由此院方加大支助中心的力量及强化机关职能保证后勤、药剂、人力资源、财务部门的积极参与,医院把时间留给了护士、护士把时间留给了患者。
  2 严密组织,精心筹划,提供科学、有效的整体护理
  经过调查研究,我们改革排班模式、分工方式、绩效考核、优化护理流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2.1 优化排班模式,调整岗位职责是保证基础护理落实深化整体护理的基础。深化整体护理,变功能制护理为责任护士包干制,充分利用现有护理人力资源,将责任组长加辅助护士模式,改为责任组长加责任护士的排班模式,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排班制度[3]。护士长本着病房的专科特点、现有的人力资源状况、力求保证高峰时间段、减少交接班环节,既体现护理连续性,有体现对护士的人文关怀,病房实行“APN三班制”。实现24小时双人双资三班制,减少了交接班频率,缓解单人值班的心理压力,更好地保障了病人的安全。
  2.2 优化交接班模式,护理查房制使责任制包干护理更富连续性。可行性:晨间交班:全科交班后,护理组单独交班,由责任护士按“戈登的11个功能型态”从患者的生理、心理、精神、文化整体评估汇报新病人,危重病人、手术病人的详细评估资料:护理问题、护理计划,教育计划;夜班护士针对性汇报病人夜间病情,护理,以及夜间出现问题及解决方法;责任组长、护士长,给予评价。这种形式使各班护士必须走进病人,与病人充分沟通交流,保证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计划,健康教育计划准确的落实,从而使护理程序更富连续性,可行性。
  坚持责任组长每日护理大查房2次。晨间由责任组长带领组员查看自己所负责病人10~20分钟,下午查房30~60分钟责任护士汇报病人的病情变化、各种检查结果、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落实情况并给予指导,护士长在下班之前30分钟进行针对性查房,并作现场讲评,这样从时间上保证护士与病人沟通,密切护患关系,及时发现病人的问题,为病人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护士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2.2 优化护理绩效考核体系,是保证基础护理落实深化整体护理的助动器。绩效奖金的合理分配可以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服务质量,提高病人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4]
  护士长积极探索绩效考核方案从护士职称系数,岗位系数,护理病人工作量,病人满意度,质量考评五个方面综合考评。在确定记分权重时,遵循同工同酬,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和最低保障4大原则。打破科室多年奖金分配平均主义,使护理人员考核更加科学、合理、透明、公开,极大地激发了护士工作热情,体现脏、累、苦、技术含量高、岗位责任大的护理人员服务含金量。有力地提升了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足感,价值感。
  2.3 护理理念的树立是整体化护理的精神支柱,护理价值的体现是护理专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赵曙光、李晓予[5]在护理管理实践中用护理理念引导护理人员转变观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凝练了护理人员的职业精神;构筑了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内在素质、规范了护士工作的行为标准。临床护理工作者张利霞等在文献中也提出:在临床实践中,护理管理应体现护理的价值观及理念,组织并领导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活动[6]。 职业价值观的进一步发展和内化需要教育和医疗服务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只有把职业价值观和护理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护理质量,体现模范的、高级的护理服务[7~8]。而有学者认为在医疗服务部门内,该组织的服务哲理和相关文件中都应有有关护士职业价值观的清楚描述,并反映在护理的行为准则中[8~9]。 我们的服务理念是“病人至上,服务至诚” ,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解决问题这是我科每一位医护人员的精神追求。这种服务理念已扎根在我科每一位医务人员的心田,护士们成为每一位病人的知心朋友,成为病人的生命守护神,成为医生最得力的助手,在我科你经常可以看到护士和医生在一起,护士与护士长在一起,护士与病人及其家属在一起探讨病情,护理问题,制定诊疗护理计划,一切围绕着减轻患者的痛苦,满足病人的需要。
  一位患晚期肝癌33岁年轻男性患者,慕名住进我科,面对这位充满着焦虑,愤怒,痛苦绝望的年轻人,所有的医护人员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尽量满足病人及家属的要求,减轻痛苦,做好临终关怀,让病人安宁平静的度过人生最后的旅程。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病人心理更加恐惧,夜班护士为了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轮流陪护在病人身边,度过了数个无眠之夜,责任护师与医生沟通并翻阅书籍查阅文献为病人制定护理问题有12个之多,从生理,营养,心理到家属的心理支持。制定周密护理计划及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责任护师几乎一有空就来到病人身边进行细致入微全方面的护理,护士长为此特意举办了一次癌症病人专业讲座,使护士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癌症病人的痛苦,更加全面的为病人服务。短暂的41天这位年轻人安详地走了,但他承载病人对生命的向往,家属对病人的祈祷及全科医护人员对病人所有的爱和付出。责任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得到了病人及家属的信赖、尊敬、赞许,护士得到了一种专业的价值观和职业的幸福感。工作满意度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或工作经历的评价所产生的正向和愉快的情绪[10]。工作满意度来源于个人对工作实践的感受。护士工作满意度的高低可反映出医院护理工作的管理情况、护理工作受重视的程度,也可用做医院政策和护理改革成功与否的判断指标[11]
  参考文献
  [1] 吴欣娟.夯实基础护理,深化以病人为中心整体护理工作[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3):12
  [2] 张洪君,杨美玲,苏春燕,等,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实施意义与落实方案的思考.中国护理管理,2010,10(4):22~23
  [3] 陈丽萍,夏淳和.新形势下护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5,20(2):60~62
  [4] 张悦,丁玉兰,护士绩效考核与奖金分配初探.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7A):69~70
  [5] 赵曙光,李晓予.用理念指导护理实践、从实践中升华护理理念[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6):66~67
  [6] 张利霞.护理管理者领导行为和方式对护理质量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4):489~490
  [7] Deremo DE.Integrating professional values,quality,practice,productivity,and reimbursement for nursing[J].Nurs Adm Q,1989,14(1):9~23
  [8] Hoffart N,Woods C.Elements of a nursing professional practicemodel[J].Journal of Professional Nursing,1996,12(6):354~364
  [9] Schank MJ,Weis D,Ancona J.Reflecting professional values in the philosophy of nursing[J].Journal of Nursing Administration,1996,26(7/8):55~60
  [10] Cavanagh S J.Job satisfaction ofnursing staff working in hospitals[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1992,22:158
  [11] Larson E,Lee P C,Brown M A et al.Job satisfaction:Assumptions and complexities[J].Journal of Nursing Administration,1984,14(1):389~397
  作者单位:430000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
其他文献
【关键词】妇科;腹腔镜护理  【中图分类号】R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1-0077-01    随着医学发展,微创手术逐步运用于临床,妇科腹腔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无碍美观的手术切口,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越来越受广大医护人员及患者的青睐。2006年8月~2008年12月我院应用腹腔镜行妇科手术76例,均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
期刊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患糖尿病这种人们称之为富贵病的人也越来越多,患者及其家属们也想多了解一下与糖尿病有关的信息,以便指导糖尿病人的日常生活,从而更好的控制血糖水平,能过上近似正常人的生活。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也主要靠病人自己,医生只是给予合理性的指导。这就需要医务工作者们经常举办讲座,宣传相关的科普知识,提高并普及人们对糖尿病的了解从而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因此在这里笔者介绍一下和糖尿病人日常生活密切
期刊
【关键词】创伤;急救;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3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1-0091-01    创伤是人类机体受到物理、化学或者生物因素作用后所造成的体表及内部组织结构紊乱和破坏,以及同时或相继出现的组织器官功能障碍。对创伤的急救目标是建立通畅的气道,保持心血管系统的稳定,控制出血,患者保温[1],通过采取积极准确的急救措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伤残率,
期刊
【摘要】对1例甲磺酸培氟沙星静滴后出现全身性震颤,通过停药、静脉推注地塞米松针、葡萄糖酸钙加维生素c, 肌内注射扑尔敏、安定、复方氨基比林,吸氧等措施,使患者恢复正常。提出了护士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的一系列护理环节。  【关键词】甲磺酸培氟沙星;过敏反应;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1-0094-01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交流普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普外科1500例历史病例的护理情况。结果:普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较为复杂繁琐,术后疼痛及相关的不适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与术后恢复。结论:根据普外科手术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增加护患沟通,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有利于患者康复。   【关键词】 普外科;手术患者;护理经验  【中图分类号】R542【文献标识码】A【文
期刊
【关键词】神经外科;座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1-0093-01    坐位术式在1913年由Demurral首先引入神经外[1],科神经外科采取坐位手术,多用于后颅凹及小脑、颈椎等部位的病变,优点是手术视野暴露好,利于静脉回流及脑脊液的引流,从而减少出血、降低颅内压,相应缩短手术时间等。如小脑桥脑角肿瘤、第四脑室肿瘤等,这就要
期刊
【摘要】视网膜母细膜瘤(Ritinoblastoma)的是一种起源于视网膜胚胎性核层细胞的恶性肿瘤,易发生转移,危及生命。视网膜母细膜瘤以婴幼儿占大多数,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偶见于成人。确切原因不明,6%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94%为散发病例。其中25%为遗传突变。常见的首发症状是“白瞳症”,瞳孔区有白色反光,俗称“猫眼”[1]。2009年1月,我院收治1例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患儿,由于发现早通过手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脑外科常见引流管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引流管安全、有效、可行的护理措施。结果:正确标准的引流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和保证。结论:维持有效的引流、严格控制引流量、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感染以及细致认真的临床观察可减少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神经外科;引流管;护理经验  【中图分类号】R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1-0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的护理。方法:手术当日行膀胱冲洗至澄清,术后当天暂不翻身,防止继发性出血和感染,做好留置尿管的护理。结果:本组术后当日膀胱冲洗液澄清,术后2~3天拔除三腔Fioey尿管,患者自排尿45例,术后1~2周内有10例出现尿频,尿急,终末血尿,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只有1例术后第13天发生继发性出血,即重插三腔Fioey尿管,继续冲洗膀胱,抗炎,止血等,症状均消失,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脑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8年2月至2010年7月间收治的85例经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重症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38例完全康复,43例遗留神经功能障碍,4例死亡。结论:通过全面、科学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重症脑出血;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396【文献标识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