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内蒙古西部地区荞麦产业基地的构想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adhor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荞麦在内蒙古的种植有悠久的历史。本文通过对荞麦这一内蒙古特色农产品的市场分析研究,提出关于构建内蒙古西部地区荞麦产业基地的构想。
   关键词:荞麦 产业基地 内蒙古西部地区
   一、引言
   荞麦是我国重要的小宗粮豆作物,具有其他作物所不具备的优点和成分。从食用到防病治病,从自然资源利用到养地增产,从农业到畜牧业,从食品加工到轻工业生产,从活跃市场到外贸出口,都有一定作用。中国是世界上的荞麦出口大国,产量占世界荞麦总产量的50%以上。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荞麦生产的重要集中地区,种植面积、产量、出口量均居全国第1。
   荞麦生产在中国北方地区一般划分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年总产量大概在20万吨左右。东部地区是以通辽为中心的赤峰市、通辽市以及黑、吉、辽三省部分地区,主要品种为“大粒温莎荞麦”,年产量约7万吨;西部地区则是包括内蒙古包头市的固阳县、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以下简称达茂旗)、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中后旗、鄂尔多斯市以及陕甘宁边区,年产量大约13万吨。其中,呼包二市管辖的武川县、固阳县、达茂旗3个地区主要生产品种为“大粒茶色荞麦”,年产量大约6万吨;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主要生产品种为“中粒荞麦”,年产量大约3.5-4万吨;陕甘宁及定边、晋边地区荞麦品种繁多,且比较杂乱,多有串种或杂交品种,年产量约在3.5万吨。
   二、内蒙古西部地区荞麦产业的发展情况
   (一)荞麦市场分析
   荞麦是粮食作物中唯一具有“药食同补”特性的作物。据有关资料记载, 荞麦籽粒中, 蛋白质含量14.4%, 粗脂肪2.4%-6.7%, 粗纤维12.9%, 淀粉64.7%-85%。22 种氨基酸中, 荞麦含有17 种, 其中, 精氨酸含量12.7%, 赖氨酸7.9%, 胱氨酸1%, 胱氨酸啶0.59%。荞麦米含有有机酸, 像柠檬酸、马来酸和草酸、烟酸、尼古丁酸、叶酸。同时,含有维生素B1、B2、B6、芸香甙、芦丁、核黄素等。荞麦面有抑病菌、消积化滞、除血、除湿解毒、治胃炎、蚀体内恶肉的功效。 荞麦米粥能治烧心和便秘; 能防脑出血、高血压、腹膜炎、偏头痛、脑膜炎。对血管性浮肿、麻疹等病均有一定疗效。荞麦壳是人们习惯作枕头的填充物, 对人们的健康十分有益,国内外市场前景非常看好。
   近些年来,荞麦以其低糖高蛋白的特性,被视为“保健食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同和青睐,其国内外市场所占份额不断攀升。据统计,2008年我国荞麦出口总量接近10万吨,2009年接近11万吨,2010年由于气候原因内蒙古荞麦歉收,但是出口量依然保持了10万吨左右,市场需求增速飞快。同时,荞麦在国内的销售也在稳定增长,1998年我国荞麦内需量只有大概4万吨,到了2008年,国内需求攀升到8万吨,实现了翻倍跨越, 2010年更是提高到了9万吨左右,可见,荞麦的市场需求在不断扩大,市场前景广阔
   (二)荞麦出口业务现状
   荞麦产业的发展主要是加工出口,做外销,国内内销并不占荞麦产业主要位置。然而进入WTO数年后,我国的荞麦产业并未像电器制造业、服装业、日用品轻工业那样迅速与国际接轨,开始享受WTO为我们带来的利益,一直在原地踏步。虽然出口总额逐年在上升,相对稳定,但是与其他行业的突飞猛进相比,实在难说发展迅速。
   内蒙古的荞麦贸易主要是出口日本、韩国和港澳地区,从2007年以来,对欧盟国家中的法国、英国、比利时也拓展了一定市场,有少量出口。其中,日本是我们最大最主要的出口目的国。日本的饮食文化认为,荞麦是粮食中的极品,日本每年消耗甜荞麦(注:可食用的荞麦一般为甜荞麦,苦荞麦多为药用)大约13万吨,尤其在2006年以后荞麦需求量一直在稳步上升,但是日本国内因为耕地面积小,荞麦年产量只有大概2-3万吨,远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因此从1952年开始,日本就从中国、美国、前苏联、加拿大进口荞麦。2002年日本进口荞麦107939吨,其中来自中国97299吨,占90.1%,而1982年日本从中国进口荞麦只有17525吨,占进口总量的26.2%,这10年间中国向日本出口荞麦的数量有了大幅的增长。在接下来的几年,2007、2008和2009年这3年是中国向日本出口荞麦的高峰期,数量保持在11万吨左右,占日本进口荞麦总量的92%左右。
   在傲人的荞麦出口量背后,我们必须正视一个严峻的问题:由于品种退化,优良品种更新缓慢和没有规范化的生产基地,使得生产中出现了荞麦不成熟粒、异色率高、含杂质多、商品性差等问题,限制了出口价格。我国荞麦出口价格不到美国、加拿大出口价格的一半,不到澳大利亚荞麦出口价格的1/3。这些原因都在制约着荞麦产业的发展。
   (三)产业基地建设情况
   目前,内蒙古不论东部还是西部荞麦产区,还没出现有完整体系的产业基地,已经建设成的荞麦基地都是以种植为导向,扩大种植面积和产量为中心工作的单纯种植基地。现在荞麦出口种植基地已经建设完成的有乌兰察布盟察右前旗大土城、小淖尔、乌拉哈乡1800hm2荞麦种植基地和库伦旗670hm2荞麦种植基地等。2006年,国家工商总局对“库伦荞麦”原产地商标认证,这是通辽市也是内蒙古获得认证注册的农产品首枚原产地证明商标。
   对荞麦产业来讲,单纯的种植基地确实已经不能满足目前荞麦产业的发展要求,现在整个荞麦市场的发展趋势要求必须建立一个集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的优秀荞麦产业基地,以此来带动整个荞麦产业向前稳步发展。
   三、关于构建内蒙古西部地区荞麦产业基地的构想
   (一)关于构建内蒙古西部地区荞麦产业基地的构想框架
   内蒙古西部地区的荞麦主要种植在固阳县、达茂旗和武川县,这3个旗县正好构建成一个荞麦“金三角”种植带。本文认为,基于这个“金三角”荞麦种植带,以武川县为中心,辐射范围包括呼包鄂地区和乌兰察布地区,锡林郭勒市西部地区,建设一个以荞麦种植、生产、粗加工、精细加工、荞麦附属产业及荞麦品种研发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荞麦产业基地。
   短期规划目标(2015年以前)是建设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荞麦产业基地,构建大规模合理化的荞麦产业集群。其中荞麦年产销量的目标为:年加工普通荞麦米3万吨,加工精荞面3万吨,加工荞麦壳5000吨;年出口荞麦原粮4万吨,出口荞麦米2万吨,出口荞麦面粉及深加工产品5000吨。同时,依托科技研发,使甜荞麦亩产突破180KG(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品种一般平均产量是亩产140-150KG)、杂质率、水份率和苦荞率均达到出口要求水平。
   长期规划目标(2020年左右)是能够使西部荞麦种植,加工和出口水平提高超过30%,荞麦深加工产品及新产品增长幅度超过50%(目前约占荞麦出口总量的10%-15%),荞麦产业出口创汇水平增加20%,纳税水平增加20%,年盈利能力超过2015年10%。对当地的荞麦种植农户建立和实行全面的订单合作模式,进行“订单农业”并推广新品种,同时为农闲时的农村劳动力提供进厂进公司的工作机会,既解决农民农闲的生活来源问题,又给基地的工厂提供了劳动力。对已有的荞麦品牌积极申请办理“无公害认证”、“绿色产品认证”、“原产地认证”和“有机食品认证”,力争打造一个中国西部荞麦产业的标志性品牌,统筹整个中国西部荞麦的出口业务。
   (二)对构建内蒙古西部地区荞麦产业基地构想几个问题的解释
   1.为什么要建立荞麦产业基地
   内蒙古荞麦产业历史悠久、发展稳定,荞麦产业作为目前农业中发展速度快、经济价值高、商业附加值高、市场需求明显、出口创汇能力强的一种产业,在当前的发展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由于缺乏资源整合,加之没有开发深加工产品,多年来一直以卖原料为主,且卖原料也是以个体经营,单打独斗,在价格上受制于人,农民及经销商利益没有保障,且荞麦品种混杂品质低、产量低、深加工产品占有量低,等等,这就需要建立一个优秀的产业基地来带动和引导这个优秀的产业快速、稳定地向前发展。这是整个荞麦产业的需要,也完全符合我国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十二五规划中关于内蒙古农业方面的若干指示和要求,是顺应农民需要,顺应市场需要,顺应产业发展需要的。
   2.为什么建立的是内蒙古西部荞麦产业基地,且以武川县为中心
   内蒙古特殊的行政区划范围决定了我们是一个自西向东狭长的地段,如果把内蒙古整个区域连成一体构建一个产业基地,在短时间内很难出现明显的效果,原因有几个方面:
   (1)西部地区的荞麦运送到东部,需要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运输距离远,时间长。且由于东西部地区荞麦品种不同,在加工和深加工过程中,不同品种的荞麦混合在一起会给生产带来麻烦。
   (2)内蒙古西部地区的荞麦产量大于东部,在目前没有一个明显的产业基地带动的情况下,先抓住大产量的地区实行试点,有利于产生明显的帮助效果和带动效果。
   (3)由于在2005年通辽库伦旗出产的三批温莎荞麦被日本海关查出黄曲霉超标,致使日本客商一直对东部荞麦的进口心存芥蒂。温莎荞麦由于特殊的吸水性,使得其口感好的同时黄曲霉超标的可能性大增。而我们西部的大粒茶色荞麦是高比例旱地耕种,吸水性略低一些,并且传统的手工耕作和非化学肥料,西部荞麦在整个世界上的认可程度是非常高的,更适合发挥优势先行拓展新的发展道路。
   至于以武川县为中心,上文叙述,武川县达茂旗和固阳县共同构建成了一个地理位置上的荞麦产业“金三角”由于武川县距离首府呼和浩特距离最短,且位于达茂旗、固阳县和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市西部的中心点上,处于整个内蒙古西部荞麦产业的中心地段,更是整个西部荞麦运输交通路线的枢纽,且武川县本身也是一个产量很大的荞麦种植地区。武川县的行政规划是属呼和浩特管辖,在商品的海关报关、出入境检验检疫等方面也具备一定的方便。武川县距离荞麦主要出境口岸天津港距离相对短,路途好走,货物运输上也有很大便利。综合很多区位因素,选择武川县作为内蒙古西部荞麦产业基地的中心是合适的。
   3.为什么建立的是荞麦产业基地而不是西部地区很突出的马铃薯或油菜籽产业基地
   荞麦、马铃薯和油菜籽都是内蒙古西部地区的重要经济作物,相对于荞麦,马铃薯和油菜籽的产量更高,经济效益更好。但通过近些年的观察我们不难发现,马铃薯的价格忽高忽低,长期不稳定,油菜籽的价格由于山东和河南的炒作团体频繁出现,一样不稳定。但同期的荞麦价格却稳定上涨,原因就是荞麦作为市场需求没有被完全发掘的经济作物,发展潜力高于马铃薯和油菜籽,并且荞麦主要是做出口贸易,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相对来说受炒作影响小一些。2010年,马铃薯价格突然走高,一度让很多种植了荞麦的农民后悔,但是转眼到了2011年,情况急转直下,马铃薯价格一路下跌,市场需求也没有提高,加之土地和天气状况非常好,马铃薯获得了丰收,农民只有看着地里的马铃薯卖不出去,毫无办法。根据相关资料,乌兰察布市有超过700吨的马铃薯急求买家,价格4角钱就可以交易,然而在去年的这个时候,马铃薯出地价格已经超过8角逼近1元钱了。
   同时,马铃薯和油菜籽对土地和天气的要求比荞麦要复杂得多,武川县的农民有这样一句话:“一片地连土豆都种不了,才会种荞麦。”说明荞麦对土地的要求更低一些。一些人认为荞麦的亩产低,经济价值低,但是由于近些年对于荞麦的研究越来越先进,荞麦亩产连年破纪录,已经不是从前的农闲作物或避灾作物,而蜕变成了一种集高产量、高经济性、高附加值的优质产品。
   因此,建立一个荞麦产业基地,相对于不稳定的马铃薯和炒作氛围高涨的油菜籽,是更合适当前市场情况的。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的荞麦拥有广阔的市场。深入开展荞麦的科研工作,发展荞麦生产,加大荞麦出口创汇和开发利用的力度与步伐,是适应我们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的,是符合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十二五规划纲要指示的,是符合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的,是真正能够直接改善农民生活提高农民收入的。
   根据当前荞麦产业的发展情况,构建内蒙古西部地区荞麦产业基地,可以有力地促进西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荞麦产业经济,产生规模效益,对于使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林汝法. 中国荞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
  [2]罗中旺等 .内蒙古自治区荞麦科研、生产、开发现状及发展思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3(4).
  [3]盛晋华等.内蒙古自治区荞麦生产开发现状与对策[J].作物,2009(3).
  [4]王安虎等.中国荞麦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展望[J].作物,2003(3).
其他文献
互联网未来有几个重要的发展方向:首先是移动化,移动不仅是浪潮和最大的发展趋势,也是现在时刻影响我们生活的趋势;其次是视频,视频在2013年成为互联网第一大应用。  数字化对于中国来说是非常让人兴奋的事情,关于数字化,每天都有创意在发生。我们首先看一下数字营销的演化过程,谈到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谈一个问题就是移动互联。过去,你每天睡觉前会跟你的另一半说晚安,但是现在,你最后一个接触到的对象可能是你的手机
摘要:美国是中国纺织品的主要出口国之一,随着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双方贸易摩擦必然加剧。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应努力挖掘自身优势,克服困难,加快优化产业结构的步伐,提高产品质量,充分发挥竞争潜力;政府要在宏观经济上起到控制和引导的作用,为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度过危机创造有利的国际国内环境;企业要调整好心态,把金融危机当成历练中国企业抗击能力的一次机会。  关键词:金融危机 中美贸易 中国纺织品 贸易保护
“现在我很着急,对于我来讲从出口转向内销,要尽快把握好国内市场营销的精髓。”坐在《新营销》记者面前,姚友军无奈地笑了笑。2013年,奥马进入企业发展战略的第三个阶段,开始塑造自有品牌形象,积极寻找新的市场定位和渠道。  时间回到2006年。奥马开始尝试在国内经营自主品牌,它清楚自己的能力和定位,绕开海尔、美的、西门子等主流品牌厮杀的一线阵地,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转战三、四线城市,踩准“家电
中国要用另一种影响力与世界“对话”,中国品牌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日前,第十一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发布,在海外被誉为“中国名片”之一的青岛啤酒以950.16亿元的品牌价值,蝉联中国第一啤酒品牌;青岛啤酒旗下的崂山啤酒品牌价值达到81.72亿元,青岛啤酒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千亿品牌价值的啤酒公司。青岛啤酒用111年坚守的“高品质”雕琢出中国啤酒的品牌王者,但在青啤人眼里,品牌价值其实是为